北京车展过去不久,深港澳车展接踵而至,对于很多观展的朋友们来说,除了看到一些炫酷到不要不要的新车和相关汽车产品,那些亮瞎眼的概念车也让很多人流连忘返,北京车展期间,自主品牌长安汽车发布了一款中大型SUV—CS95,却遭到很多人的吐槽:“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和概念车比起来,没有那么炫酷”,那么也引出一个问题,概念车和量产车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概念车为什么很难被量产?
回答这些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我们都知道,车企在推出一款新车之前,都会先推出一个比较吸引注意力的概念图,很少有车企会将这个概念图做成实车,除非这款车在未来将要量产或者对品牌来说意义非凡,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多国际厂商会在一些正式的场合展示自家的概念车,但是我们很少看到有厂商最终将概念车完全付诸量产,绝大多数产品都会在量产之后,最大限度的向实用性和市场靠拢。
既然绝大多数的概念车都没法变成量产车,那么为什么还有厂商做出概念车打自己的脸,在我们看来,概念车的意义并不在于能不能顺利量产,更多的是向消费者或者市场展示自己的设计能力,所以这些概念车大多都是天马行空,大收大放,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可能在最近一两年内这些车都很难被量产,但是在未来整体技术达到量产要求时,这些天马行空式的设计或许就能引领时尚了,所以概念车的意义更多的是在于体现厂商的研发和设计实力。
其实对于挨骂的长安汽车也是如此,最近两年,长安汽车在自主品牌阵容中的位置越来靠前,尤其是在2014—2015年的车市寒冬中,长安汽车反倒逆势上扬,逸动、悦翔系列、CS75、CS35等产品的销量在自主品牌中位居前列,尤其是逸动和CS75。
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安势必不会甘愿在低级市场低速前行,所以长安的研发部门在前两年搞出了一款很科幻的cs95概念车,受到很多的关注,我想至少证明长安现在的设计能力已经比较成熟,但是量产车完全忠于概念车,要走的路或许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尤其是对长安这种在中国品牌阵营中尚属可以,但是和国际大厂依然差距颇大的品牌!
本田曾经发布过一款霸气十足的SUV概念车Concept D,从这款概念车的造型来看,如若能顺利量产的话,那一定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中大型SUV产品,但是今年北京车展这款车概念车的量产版本冠道发布之后,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完全没有了概念车霸气十足的样子了,完全向实用性和降低生产成本靠拢了,所以很多人对这款新车的评价其实并不高,甚至还不如本田思域获得的赞誉多!
其实对于量产车来说,要考虑的参考因素很多,完全不能像概念车的设计师一样大笔一挥就给做出来了,我们知道量产车最终目标地就是市场,而对于市场和消费者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会喜欢炫酷的造型,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概念车不会考虑产品的空间、实用性乃至安全性,而更多关注的是外形和科技感,所以对于需要将产品推向市场的厂商来说,更多要将注意力放在实用性上,如何在空间上做的更大、配置更实用、开起来更顺手才是重中之重,那么将影响这些初衷的炫酷设计和未来科技裁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另一方面,对于厂商来说,考虑更多的或许就是成本,反映到市场上也就是最终的售价上,其实对于一个有设计和制造能力的厂商来说,将概念车生产出来并不是特别难的事,但是要付出的代价或许将是巨大的,整车钣金、发动机系统、组装系统都需要全新的生产组装线来完成,这样一来,这些巨额成本最终都要分摊到售价上,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厂商举全部之力将概念车完成量产,对于厂商来说,这些车卖给谁?而对于喜欢这些概念车的消费者而言,有几个人能买得起?对比之下,这样“双输”的结果我想厂商和消费者都不愿看到吧!这也是很少有厂商将概念车诉诸量产的原因之一。
对于消费者来说,对于产品的任何评价都是值得采纳的,毕竟产品最终要在消费者手中体现它的价值,但是概念车变成量产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所以即使厂商最终推出的产品和概念车有较大差距,我们也没必要过多苛求,我们认为,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实用性和合适的价格才是最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