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频道 > 信息 > 正文

内陆整车进口口岸“集群效应”渐显

 原标题:内陆整车进口口岸“集群效应”渐显

  业务量成倍攀升、运输时间缩短40多天……近两年来,以重庆为代表的内陆整车进口口岸陆续崛起,业务量持续攀升,开辟了整车内陆进口的先河。专家表示,我国内陆整车进口口岸的崛起,将有助于释放内陆地区的汽车消费市场潜能,促进内陆地区汽车产业升级。

  内陆整车口岸崛起

  近日,52台宝马、奔驰等品牌豪车在德国杜伊斯堡搭乘中欧铁路“渝新欧”班列抵达重庆。这批进口豪车将在重庆整车进口口岸清关报检后,销往西南、西北地区的多个省市。至此,重庆整车进口口岸今年进口的整车成功突破1000台,货值高达2.83亿元,是去年全年总量的4倍。

  2014年7月,重庆整车进口口岸正式运行,这是中国在“既不沿海,也不沿边”的内陆地区设立的首个整车进口口岸,开辟了内陆地区整车进口的先河。在此之前,进口汽车几乎都是先通过海运抵达天津、上海等沿海城市,清关报检后再转运到重庆等内陆地区,运输时间至少两个月。长时间的等待让消费者苦不堪言,也严重阻碍着中国内陆进口汽车市场的发展。

  此次抵达重庆整车口岸的进口汽车,均由“渝新欧”班列从欧洲运输而来,相比海运拥有巨大的时间优势。重庆资深车友吴曦对此深有感触,他说,现在购买进口汽车更加方便,“最快14天就能抵达重庆,加上清关的时间,不到20天就能提车,比海运快了40多天。”

  此外,据重庆铁路口岸物流开发公司总经理黄翔介绍,重庆整车口岸正在打造涵盖整车进出口贸易、汽车体验中心、汽贸城、汽车金融的全产业链,并形成了整车口岸汽车通关、销售、上牌、保险、售后维修的一站式整合服务,目前已吸引宝马、沃尔沃、奔驰、奥迪等多家知名厂商入驻。

  实际上,重庆整车进口口岸正式启动运行后,四川成都、河南郑州、湖南岳阳等内陆整车进口口岸也相继获批。目前,四大内陆整车进口口岸业务量均在持续攀升,“集群效应”正逐渐显现。

  释放内陆汽车消费市场潜能

  专家表示,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整车进口对促进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意义重大。

  首先,释放了内陆汽车消费市场潜能。宝马(中国)政府事务部高级经理关龙泽认为,中国广袤的内陆地区是进口汽车消费的“蓝海”,不断发展壮大的内陆整车口岸无疑是打开这一“蓝海”市场的“金钥匙”,为跨国车企在亚洲乃至全球的供应链中开辟了一条新路。

  其次,破解了中欧班列“回程货困局”。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杨丽琼说,回程货源短缺是中欧班列运行初期普遍面临的难题,进口汽车附加值高,对运输时间比较敏感,非常适合中欧班列。依托重庆整车进口口岸,目前进口汽车已成为“渝新欧”回程货源的主力。

  第三,将成内陆地区汽车产业升级突破口。黄翔说,随着整车进口口岸的不断发展,未来宝马、奔驰等世界知名汽车厂商的零部件、主机生产基地、分拨中心将以口岸为战略支点向重庆集聚,同时以汽车进出口贸易为突破口,逐渐向生产领域延伸,最终将形成辐射内陆地区的进口汽车产业基地,促进我国内陆地区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汽车贸易“陆路规则”亟待建立

  记者调研发现,内陆口岸与沿海口岸有着很大区别,而我国现行汽车贸易规则多诞生于海运时代,诸多“海洋规则”尚未转变成“陆路规则”,无法适应陆路整车进口业务的发展。

一是进口汽车国家标准滞后。重庆终极汽车贸易公司总经理陈忠正反映,内陆整车口岸都是铁路口岸,以欧洲货源为主,但目前我国进口汽车国家标准是20世纪90年代参照美国标准制定的,导致大部分欧洲货源因标准不匹配而无法进口,建议相关部门根据汽车贸易格局的变化,对国家标准予以针对性调整。

  二是进口汽车无法实现转关运输。黄翔说,美洲是进口车的巨大市场,重庆口岸原本想将美洲车源通过海运先运到我国沿海城市,再以转关运输的方式运到重庆口岸清关报检,但根据我国海关现行规定无法实现,导致内陆整车口岸无法涉足美洲市场。

  三是铁路运单无法融资押汇。重庆西部物流园董事长罗书权说,按照国际惯例,海运运单可作为信用凭证在金融机构融资押汇,货主用10%的资金就能提走100%的货物,而铁路运单则无法融资押汇,加之进口整车货值较高,这给企业的资金周转带来很大困扰,建议相关部门推动铁路运单融资押汇等国际物流规则的突破。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auto/qiye/2016-09-29/371917.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