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入学第一天起,词典里就只有“拼搏”“奋斗”“成功”这几个可怜的词,不认真思考道德是非、人生意义及社会公正等问题,那么如何真正安身立命?
“不用说别的,单看今日的大学校长们,将官员之做派做足,扫学人之斯文于尘埃,就知道物质繁荣之世未必不是精神贫困之际。”
这不是一个校长的开学典礼讲话,也不是一个批评家的讨伐词,这是清华大学等现实的压力面前,一部分学子早早地“委身于利,听命于势”,在应该怀抱理想的年龄早早地失去了理想与信念。几个月前,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就曾批评道:“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我们的大学生,特别是北大、清华这些名校的天之骄子,从入学第一天起,词典里就只有“拼搏”“奋斗”“成功”这几个可怜的词,不认真思考道德是非、人生意义及社会公正等问题,那么如何真正安身立命?
当然,承担责任,并不是说要绝对脱离现实生活,我们不是要求大学生们不食人间烟火,尤其对那些贫困大学生来说,生存是第一位的,我们只是不想看到大学生完全沉溺于功利世俗中。未来的二三十年,中国将扮演负责任的强国、大国角色,需要一批人担负起这样的责任,而这批人中的绝大部分将从今天的大学生中产生。这些在校的大学生们如何认识社会,如何守望良知,如何坚持公平正义,影响着今后中国的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生们从入学第一天起就应该有长远眼光,一方面要学会好好生活,活出丰盛幸福的人生,另一方面要努力避免功利世俗的影响,践行公平正义,真正以建设国家、改良社会为己任。
在对大学新生寄予厚望的同时,我们更应看到,现在大学本身的功利化倾向正对大学生们的成长产生着不良影响,甚至让一些大学生们更加无助和迷茫。正如许章润在信中所说,“我们的栖身之处原来‘失魂落魄’,或者‘没心没肺’,甚至‘狼心狗肺’。”此话虽有些极端,但也道出了部分实情。“教育需要乌托邦”(教育家刘道玉语),对于这些涉世未深、可塑性还很强的大学新生们来说,我们的大学校长、老师们是不是也应该洁身自好,努力呵护学生们的理想主义情怀,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够坚守理想与信念的“乌托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