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昌
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打通基层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的上升通道,提高他们的待遇水准,进而激励、提升他们的教学积极性,培育、强化他们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精神,让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基层留得住、教得好,这对于缩小城乡教学差距,提升中小学教学育人质量,进一步提升国民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层中小学,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很多人是从师范中专、师范专科毕业的,有的还是高中学历,甚至初中学历。如果职称评定、晋升与学历挂钩,与教学论文、科研成果挂钩,这部分人可能被排除在外,这对长期工作在基层,拿着微薄待遇,仍然兢兢业业坚持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的他们来说,不公平,不公正。非要让他们的学历达到较高的水准,写出多少学术论文、教研理论文章,拿出几项教研成果,恐怕是强人所难。事实上,一些低学历的中小学教师在教育上取得的成绩也很斐然。
中国的教育重心在基层,职称改革理应更加关注基层。因此,在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中,不能“唯学历论”,更不能一味设置论文、成果门槛。应当以教师的教学质量、工作年限、学校的评定,以及学生、家长的口碑为基准。广大中小学教师长期在基层,摸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基层、适合当地孩子的教学经验,他们的经验和成绩值得肯定,应当在职称评定、晋升时予以重视,向他们适当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