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信息 > 正文

向着“新教育”的明亮那方漫溯——贾汪“新教育”实验在行动

 

 
 
 
 
 
 

 

  ◎文/徐州日报记者 郑薇 图/徐州日报记者 傅倩 摄

  ■题记

  教育是个宏大课题,是当前整个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那么,究竟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是最适合孩子们的校园成长方式?素质教育的深化需要何种新举措?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何种新思维?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何种新平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需要何种新渠道?学校办学品位提升需要何种新策略?……太多太多的问题,需要面对,需要破题,需要寻找到恰当的答案与路径。

  近年来,贾汪教育改革与发展,也不能例外地面临着诸如此类的共性问题与相似困惑。路在何方?切入点和落脚点又在哪里?贾汪该怎样走出特质鲜明而又适合自己的教育改革发展之路?

  上下求索 坚定方向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时,全国著名教育改革家朱永新教授,正在大力倡导推进“新教育”实验。

  “没有教室的变革,没有课堂的变革,没有一线教师的成长,一切变革都是空中楼阁。”朱永新教授如是说,他倡导“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的理念,寄望以此为价值标准,创造理想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主体,实现“新教育之梦”。

  在《中国新教育》一书中,朱永新提到:“新教育实验的内涵与素质教育高度契合,新教育实验应当成为有影响力的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素质教育具有充分的理论基础,但需要更大的行动来实现,而新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尝试、一种探索、一种可操作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

  “新教育”崭新的理念、思想和实践,像一道激烈的闪电,给上下求索、苦寻良策的贾汪教育改革发展,照亮了一条全新的路径,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法和蓝本。

  审时度势,区长李淑侠给贾汪教育发展准确把脉,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新教育”贾汪实验区的构想,并亲赴北京,向全国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求教,向朱永新发出到贾汪传递“新教育”思想的邀请。

  2014年10月31日,朱永新教授一行应邀来到贾汪,在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报告厅,亲自作了一场题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通识培训。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陈东强,与贾汪区教育局就实验路径与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探讨,全区500余名教师与校长参加培训。这场培训,犹如一场及时好雨,为正在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径的贾汪教育人打开了新视野,为贾汪加入“新教育”实验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014年11月初,李淑侠作出指示:希望区教育局加快推进“新教育”实验区建设,把“新教育”作为深化贾汪教育改革的推动器,助力贾汪教育不断向前、再向前,打造出植根于本土文化的鲜明的教育品牌。

  而早在2012年起,贾汪区教育局每年都派出校干和教师,到南通海门市交流学习,并借鉴海门“新教育”的实践经验,在书香校园、完美教室、社团活动、课程研发等“新教育”实验项目上进行了大胆的初尝与探索,从而为贾汪“新教育”实验全面开展打下了牢固根基。

  2014年11月,经过慎重思索与全面筹备,贾汪向“新教育”研究院正式提出加入全国“新教育”实验区的申请,从此走上了一条崭新蓬勃、多姿多彩、不同凡响、充满无限潜力与可能的“新教育”发展之路。

  满怀梦想 扬帆起航

  2014年,对于贾汪教育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11月25日,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会议隆重召开,贾汪“新教育”的航船,满载梦想,扬帆起航,向着更加广阔浩瀚的蓝海坚定地驶去。

  贾汪迅即成立“新教育”实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门的研究室,制定实施意见、实施方案、考评细则、调研指导制度、工作交流制度等,并在自主申报的基础上,确定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大吴中学、实验小学、团结小学等17所中小学,为首批实验样本学校。

  区财政专门拨发200万元年度专项经费,添置图书设备、用于人员培训等。共为首批17所实验学校招标采购教室内图书柜360个、学生阅读用书3.2万册;为实验学校的每个教师购买《我的教育理想》等4本“新教育”书籍。先后组织校长、实验负责人、青年骨干教师300余人次,远赴首都北京、南通海门、山东日照、河南管城、新疆奎屯、成都金堂等地学习交流,实地观摩“新教育”最新实验成果;并邀请区外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对试点学校校干和教师进行封闭式培训。

  外面的世界太精彩,贾汪教育的藩篱与壁垒被彻底打开。最前沿的教育信息扑面而来,贾汪教育人深刻地接受着“新教育”的精神洗礼,教育理念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2015年1月,区教育局正式成立“儿童阶梯阅读”、“完美教室”、“课程开发与社团建设”等7个共同体工作室,公开选拔成员,建立工作制度,制定工作计划,研发指导手册,落实活动方案,促进“新教育”实验科学开展。围绕“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每月选定主题、选定学校,组织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各实验学校教师共同参与研讨。如,3月是“构建缤纷社团”开放日、4月有“缔造完美教室”展示交流、5月举办“营造书香校园”现场会、6月开办“家校共育”研讨会、9月有“阅读经典丰富人生”主题论坛、10月是“推进每月一事”,还有11月的“开放周”、12月的“成果展”等主题活动。

  整整1年时间里,贾汪“新教育”实验活动高潮迭起,异彩纷呈,为全面推广“新教育”实验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2015年7月12日,这是一个将载入贾汪教育史册的特殊日子。在由新教育研究院、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主办,成都市金堂县教育局承办的“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五届研讨会”上,贾汪区教育局与新教育研究院郑重签约,贾汪区正式成为全国“新教育”第51个实验区。

  从此,贾汪区在“新教育”的征程上走得更加坚定明朗、步履铿锵,新教育的种子深深扎入贾汪教育的沃土,热烈生长,蓬勃茁壮。

  繁花盛开 一派生机

  正式成为“新教育”实验区之后,贾汪“新教育”实验的队伍迅速壮大,学校增加到30所。跟随全国“新教育”实验的步伐,立足校园文化建设和“十大行动”,贾汪教育顿时充满活力,繁花渐盛,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扮靓环境,让校园文化为学校立魂。

  朱永新教授这样阐释“新教育”理念,他说,“文化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是学校的灵魂”,“有文化自觉的学校,会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该秉承什么,用什么样的理念影响师生生活,因而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在学校中舒展成长,潜力得到发挥、个性得以张扬”。

  为此,贾汪区教育局向“新教育”实验学校明确提出:积极建设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校园文化;结合“新教育”元素,做到“三个结合”,与新教育理念相结合,与书香校园建设相结合,与办学特色相结合。

  如今,走进贾汪任何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都能深深感受到浓郁厚重的文化气息。

  站在开阔整洁、朝气蓬勃的团结小学里,“和”文化特色突出而鲜明。和润的书香校园、和美的完美教室、和真的学讲课堂、和悦的社团课程、和善的养成教育,使校园成为汇聚思想的书园、培养人才的学园、师生幸福成长的乐园。在校园的走廊里、广场上、墙壁上,四处可见修身立德的格言警句,“以德修身恪守师德”、“以德修己弘扬师魂”、“以德育人桃李芬芳”……校长王旭光告诉记者:“我们倡导自主合作、乐学善思的学风,我们的校训就是‘崇德励志、博学健体’。”

  贾汪实验小学的每一个空间,都弥漫着书香。沿校园主干道向西,圆形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形为汉字“书”的大型雕塑,一条曲曲折折的书香长廊蜿蜒在校园里。孔子、屈原、鲁迅、冰心、爱因斯坦等古今中外名人的塑像和他们的名言,传递着无声的教诲;教学楼曲折伸展的玻璃屏风上,镶嵌着《沁园春·雪》、《爱莲说》、《劝学》等古今名篇,橱窗里还展示着孩子们的书法作品、电脑小报……

  江苏师大附校,坚持“每个角落都育人,每面墙壁都说话”的校园建设原则,营造了典雅厚重的人文环境。校园里,古朴盎然的钟楼、意蕴深邃的奇石、绿林环绕的健康步道,给学子们营造了优雅迷人的环境;走廊玻璃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学子们信手涂鸦,图文并茂;教室里,国学黑板报、图书柜、作品展……经典诗文、国学典故随处可见。每一面墙壁、每一条长廊、每一处花圃,都洋溢着古风古韵,“恭、宽、信、敏、惠”触目可及,“仁、义、礼、智、信”信口吟来,含英咀华、唇齿留香,整座校园散发着古典文化的芬芳馥郁。

  大吴中学,汲取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自主学习、民主管理”,确立了“自主、民主”的教育理念,努力打造“行知”文化,推进新教育实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营造书香校园,让读书浸润生命的底蕴。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这是美国诗人狄金森关于阅读的著名诗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讲过,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是他教育信仰的真谛。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无限延展人生的宽度、厚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体验,提升人生的境界与品质。

  阅读,令人的灵魂走向高远,是“新教育”实验项目的基石,也是抵达“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为此,贾汪区教育局专门下发文件,将“营造书香校园”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基础行动、必选动作予以推进,确定每年的4月和10月为全区中小学“读书月”,并将课外阅读量列入学校综合考评体系。

  建设书香校园,让孩子们处于一个催人奋进的环境之中,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推进策略。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

  当前,“营造书香校园”行动,已在贾汪彰显出巨大的生命力。2015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贾汪“营造书香校园”现场会在大吴中学举行,拉开了贾汪首届“读书月”的序幕;10月13日,在江苏师大附校举办了“徐州市暨贾汪区阅读论坛活动”,对阅读策略进行了深度研讨;12月1日,在贾汪“新教育”成果展上,师生们用展示和演出的形式诠释了对阅读的理解和收获,一批书香校园和读书标兵受到嘉奖。

  贾汪区教育局“新教育”研究室主任阚东海介绍说:“如今的贾汪校园里,诵读氛围日渐浓厚,各实验学校纷纷建设校园图书馆、读书吧、图书角,开展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为主题的读书活动,阅读正在成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成为他们汲取知识、力量与智慧的源泉。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因此受益终身,他们的人生也一定会因为阅读而愈加丰盈和精彩。”

  在“书香校园”的打造中,贾汪各实验学校还积极开设读写绘课程、共读共写课程和阅读指导与赏析课程,开展读书节、图书漂流、国学经典诵读、“相约星期三”读书沙龙,开展绘本教学示范课及阅读教学研讨活动,编辑师生共读共写随笔集,将阅读变成师生的自发行动,促进师生逐步进入深度阅读。如紫庄中心小学,着手研发24节气农历课程,开展季节组诗、节日诵诗、读书实践活动,开启春夏秋冬四季诗词的诵读之旅;江苏师大附小,立足读写绘、共读共写,积极推动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读写绘本的研发、实践与推广,让孩子们在读写绘演中领略读书的奇妙风景;塔山中心小学,还通过童诗童画让孩子们亲近诗歌,以诗性的语言描述身边的一事一物,感受诗歌蕴藉的情思、深刻的哲理、精美的声律……

  推进每月一事,用好习惯涵养生命亮色。

  “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之一,开展“每月一事”项目是实现该理念的重要方法。“每月一事”旨在用主题月活动作为养成教育的切入口,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好习惯。为此,贾汪区教育局制定了《贾汪中小学养成教育指南》,确定每月重点培养一个好习惯。成立“每月一事”工作室,每个月制订活动方案,由各实验学校据此开展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展示和主题反思,着力把公民教育、八礼四仪、礼仪教育、养成教育等,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细节之中。

  有位实验学校的老师这样评说:“当我们正为学生的养成教育而‘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时,新教育的‘每月一事’,令我们轻松地找到了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一年多来,贾汪努力推进“每月一事”,立足小事情、播种真善美,关注每一天、收获好习惯。通过资源整合、层次合作、活动呈现、多元评价等一系列组织实施,卓有成效地形成了科学的德育教育新模式,逐步实现着“为孩子们成长奠基”的教育理念。

  2015年10月29日,贾汪区教育局在江苏师大附校隆重举行“每月一事”主题现场会,把“好习惯养成”以节目形式搬上舞台,寓教于乐、新颖活泼,好评如潮。2016年3月10日,还在全区各中小学开展“推进每月一事”行动叙事评比,大吴中学、紫庄中学等结合行知文化和留守儿童教育等特色办学,就“每月一事”与办学特色融合进行了有效探索,收效甚佳。

  “一月让我们学会节俭,二月让我们遵守规则,三月让我们学做公益,四月让我们亲近自然,五月让我们热爱艺术,六月让我们励志学习,九月让我们遵规守纪,十月让我们热爱祖国……”大吴中学的“每月一事”,令人充满了诗意的向往。

  研发卓越课程,让教室与社团孕育英才。

  “教室就是一副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新教育就是开发卓越课程,缔造完美教室,书写生命传奇。”朱永教授如是说。

  自2013年始,贾汪便开始致力缔造完美教室。教室绿化、美化、净化,师生共同打造班级文化。从班名、班徽、班歌、班诗、班训、班级公约,到班级愿景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从班级节目庆典、活动开展,到学生作品、成长足迹的展示……教室再也不是四壁空空、冷冰冰,而是成为一个温馨的家、一段师生共同穿越的生命旅程,在一间间可以“长大”的教室、一间间活着的教室里,知识与生命、灵魂与成长,欢畅地穿行其间,交织齐舞、相融共生。

  开启“新教育”实验后,贾汪又致力研发班本课程,努力令教室里的学生“精神”起来。各实验学校结合办学特色、师资基础和学生实际需求,积极研发校本、班本和社团活动课程,从地方和校本课程中拿出4个课时,以“选课走班”的形式实施,学生参与率达100%。

  “创新的教育成就卓越的你”。江苏师大附校以创新的教育理念,尝试研发出特色课程体系,“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社团课程、班本课程”四位一体,“博雅文化课程、卓越思维课程、国际视野课程、人格修养课程、阳光运动课程”五类并举。在“博雅文化”校本课程中,还开设了“儒家思想探微”、“国学随文积累”、“汉字听写大会”、“乡土文化探究”等校本课程,编写了初一到高三年级的《国学随文积累》序列化校本教材,扩充古典文学,带着学生进行积累,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国学素养的目的。很多班级都开设了与阅读相关的班级课程,如诵读课程、小记者课程、写作课程、课本剧课程等,甚至还出版了班本课程作品集,如八(16)班的学生作文集《四月天》、八(3)班的“小记者学报”月刊。中学部“汉文化研究社”、“诗风词韵社”、“说文解字社”、“燎原文学社”等国学类社团,更是办得如火如荼,受到师生的热烈追捧。

  2015年7月28日,以“两汉文化”为主题的第十七届全国中学生国学夏令营,在江苏师大附校成功举办。来自全国18个省市及香港、台湾等地20多所名校的200余名高中学生,共同品读国学经典,感悟两汉文化,成为贾汪教育界的一次盛事。

  此外,在团结小学杨晓黎老师的“书虫班”里,孩子们每天于经典中行走、在暮省中成长,他们的第一本日记合集《九月》,出版后赢得赞许一片;江苏师大附小王秀丽老师的“明星班”里,孩子们争做“七彩明星少年”,个个都是璀璨的小明星;青山泉中心小学的“向日葵”班里,孩子们如花儿朵朵,奋力绽放……

  教室与社团,正成为孕育卓越与英才的乐土,成为承载着孩子们梦想与精神海拔的灵魂家园。

  鹰击长空 未来可期

  2015年12月1日,贾汪区2015年“新教育”成果展,在江苏师大附属实验学校盛大开幕。首批参加“新教育”实验的17所学校师生,以展台、展牌和舞台表演的形式,精彩诠释了1年来对“新教育”的深刻理解,全面展示了“新教育”实验的斐然成就、丰硕成果。

  展台上,师生们的随笔集、读写绘、书法、绘画、泥塑、电子百拼、手工制作、科技创作等作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舞台上,师生们用器乐演奏、诗词诵读、社团展示、舞蹈演唱、课程叙事,以及情景剧、童话剧、书本剧等形式,向人们奉献出一场陶冶心灵、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和精神大餐。实验小学的《书香千年》,穿越西周、唐宋诗词,一路款款走来;江苏师大附小的《少年中国说》,集朗诵、鼓乐、表演为一体,惊艳全场;团结小学的管弦乐队、跆拳道等精品社团的展示,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成果展上,10家“新教育”实验先进集体和书香校园、30名“新教育”先进个人及读书先进个人,受到表彰与奖励。

  “新教育”的神奇,已是有目共睹。她从最深层的文化根源和精神层面,浇灌着孩子们生命的花蕾,培塑着孩子们生命的高度、深度与厚度,为孩子们更长久而高远的未来,一下又一下,夯实着百年根基。

  “不畏浮云遮望眼”。

  2016年新春伊始,贾汪区委区政府再次作出重大决策,“新教育”实验建设将在全区70多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面铺开,拨发500万元建设经费全力推进新教育实验。同时,与被朱永新教授誉为“新教育实验重镇”的南通海门市,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新教育”合作,将海门“新教育”创造的成功经验辐射到贾汪。重点在区域“新教育”实验推进策略、“新教育”实验学校结对帮扶、校干教师培训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保障贾汪“新教育”实验持续深入推进,形成区域、学校办学特色品牌,实现贾汪教育升学水平和学生素质水平的双提升。让贾汪教育改革发展实现新的大跨越、大发展,借力“新教育”实验的东风,打造风格独特、质量过硬的教育金品牌,培养出一大批富有个性和独立精神的大写的“人”,建立起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新教育。

  区新教育实验研究室主任阚东海告诉记者,今年贾汪将立足16个区级新教育共同体工作室开展实验研究,举行主题研讨、主题展示和现场观摩活动,推动新教育与日常教育、办学特色的深度融合;开办“新教育课程实践班”、“新教育种子教师班”,借助榜样学校、榜样班级和榜样教师的力量,引领其他学校、班级和教师共同成长;以“家校合作共建”为龙头和纽带,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弱势群体,加强家校联系、建好家长学校、推进亲子共读共写、开展家校共育活动,带动其他行动项目的深入推进,将贾汪的新教育实验做出成效、做出品牌、做出特色、做出影响。

  “教育必须具有一种着眼未来的精神。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理想空间。”朱永新教授曾如是说。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向着明亮那方,哪怕烧焦了翅膀;向着明亮那方,汇聚前行的力量。

  从不了解到懂得、从不熟悉到理解、从不情愿到自觉自愿。如今,贾汪的新教育之焰火,愈燃愈炽;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理想、成长梦想,被共同照亮。相信,未来贾汪的“新教育”之花还将更加绚丽地绽放,贾汪教育一定会在“新教育”的明亮那方,收获属于自己的盛大庆典与卓越辉煌。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edu/zixun/2016-03-29/356889.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教育  实验  课程  学校  贾汪  校园  阅读  文化
学生  教室  孩子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