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信息 > 正文

解读省政府人才体制改革意见:激活本土力量

 编者按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鲜明提出“两聚一高”,要求切实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关键靠人才。省委于近日出台《关于聚力创新深化改革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发展环境的意见》,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努力打造体现江苏“高度”、形成江苏“标志”、作出江苏“示范”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不断增强人才动能,为实现“两聚一高”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本报今起推出系列解读,梳理其中的亮点和意义所在。

如果说创新是发展的主引擎,那么人才就是创新的点火器。面对国际国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态势,《意见》集全国各地所长,吸收运用近年来省内各家先行先试成果,聚力人才引用、聚焦活力释放、聚合要素保障,精心布局,力求为江苏创新发展集聚强劲动能、增添持久活力。

激活本土力量:

以创新创业为指针

《意见》强调要“高度重视用好本土人才”,更好地发挥本土人才作用,聚焦产业发展,加大产业领军人才培养支持力度。

对本土人才的培养更加突出创新创业导向,强化产学研合作互融。比如,探索推行高校工程技术学科的应用型教学人员晋升高级职称,应有半年以上企业工作或实践经历;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可定期享受带薪学术休假开展专业进修或研发创新活动;支持企业科技人才到高校兼职等。此外,还有“产业教授”“大学生企业工程师”“企业大学”“创客学堂”等新名词,也充分体现了产学融合、产教融合的新型人才教育培训形式,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意见》特别提出培养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在拓宽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提高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等方面,不仅开了“政策口子”,还配置了具体的实现路径。如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有望“贯通”,企业在聘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还可参照本单位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工资福利,推行企业首席技师、特级技师制度,享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待遇,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这些对提高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将起到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要求积极发掘和培养各领域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等乡土人才,加强乡土人才技能培训和技艺传承,引导他们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

作为省人大代表,乱针绣第三代传承人朱军成曾建议加大对乡土人才、传统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形成产业集聚,传承传统文化,让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在以他名字命名的“乱针绣名师工作室”里,仅他本人直接传授辅导的学员就达到1200多人,其中有60多人获得中高级技术职称,多人成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我这个乡土人才这么‘吃香’,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扶持。现在加强乡土人才培养写进了省里的文件,我代表全省扎根基层一线的乡土人才表个态,在‘两聚一高’的新征程中,一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带领民富,共奔小康。”

汇聚全球资源:

人才供需精准对接

“顶尖人才顶级支持”“引进金字塔塔尖人才”“重点引进江苏高端制造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工匠大师”……多个关键词显示,在全球视野中引进各类高端人才,仍是江苏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

省“十三五”人才专家委员会主任张灏翰认为,产业的高度,取决于技术的高度;技术的高度,取决于创新的高度,创新的高度,取决于人才的高度。因此人才的高度,决定了江苏产业的高度和未来创新的高度。“江苏有不少高校科研院所,拥有大批国内的高端人才,这是我们的优势。但是总体来说我们的人才状况还是‘有高原’‘无高峰’,或者说高峰不突出。所以引进高峰人才,形成高层次的创新优势,是我们江苏聚力创新的重中之重。”

破解人才“有高原”“无高峰”问题,《意见》一方面树立全球视野、锁定顶尖人才,另一方面强化精准性,围绕江苏产业特色,着力集聚发展所需的人才——

实施顶尖人才顶级支持计划,对引进世界一流的顶尖人才团队,简化程序、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最高给予1亿元项目资助;

实施“凤还巢”计划,更大范围柔性汇聚江苏出生或曾在江苏学习、工作、生活过的海内外各领域标志性人才;

深化实施“双创计划”,聚焦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园区和其他重要领域,大力引进产业发展最前沿、科技创新最核心的领军型人才;

打造开发区产业和人才融合新高地,引导各类开发区围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聚特色产业人才,打造一批“产业+人才”特色小镇;

研究制定国有企事业单位聘用外国人才的方法和认定标准;

……

《意见》中多项新动作将有力强化人才供需的精准对接。省委党建办副主任朱劲松表示,江苏将建设“江苏人才云”大数据平台,动态掌握人才家底,加强人才需求预测预警,同时,围绕“一中心一基地”建设,绘制全球高层次人才地图,准确掌握各领域海内外领军人才分布。在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引才引智联络机构,聘请引才引智大使。此外,还将依托我省特色优势产业,举办世界物联网大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世界未来网络大会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活动,定期举办海内外江苏人才交流活动,畅通全球江苏人才对接联系渠道。

制度“破冰”:

加大优质人才供给

破除体制、身份、地域障碍,不求所有但为所用,“柔性使用”各路人才,是多年来江苏的成功探索,尤其是一些开发区联合高校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实现了领军人才“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园区”的双赢。

吸收成功经验,《意见》专门提出支持“招院引所”,鼓励开发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究院所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同育才引才,共享科研设备设施。其中,推行人才在高校等事业单位与园区“双落户”制度,为“教在高校、创在园区”提供了制度化破冰,畅通人才在不同体制间的流动渠道。

人才的引进更加市场化、主体化、多元化。

《意见》推广人才举荐制,强化以才引才、以才荐才,提出要加强与国际学术组织和国家相关行业协会、专业学会联系对接,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人才引进,积极培育和引进猎头机构,拓宽寻才引才渠道。引进“一中心、一基地”建设急需、产生重大影响和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顶尖人才或团队的,省财政将给予引才中介50万-100万元奖励。对企事业单位的引才投入、租房补贴、项目资助等,政府将给予补贴。

“《意见》富有江苏特色、契合江苏特点,突出服务‘两聚一高’和江苏‘十三五’发展,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办法有突破。”《群众》杂志社副总编辑、研究员苗成斌认为,《意见》的实施,将大大提高江苏在国际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大力度地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用前沿的科技和信息来引领经济加速转型,提升江苏综合竞争力,创造新优势。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edu/zixun/2017-02-22/385617.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人才  江苏  创新  产业  高度  《意见》  引进  高校
发展  企业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