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郝孟佳、李依环)近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指导,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西部行暨新一轮推广应用工作培训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60余位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教科研机构部门负责人、成果持有方、成果应用方及学校代表参加会议。
“在西部地区推广优秀教学成果对促进区域均衡、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金种子’和‘加速器’的重要意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陈秋燕表示,新一轮成果推广应用要强化专业支撑,放大示范效应,聚焦成果转化,抓实统筹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健全联动机制,营造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吕玉刚表示,要准确把握“扩优提质”的核心特征,深刻认识深化改革对教育发展的动力作用,高度重视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意义。新一轮成果推广应用要强化政府主责、教研支持、学校主体、教师主角,增强持有方主动,最终要实现让更多优秀成果在更多地区、学校、教师中落地生根,惠及更多学生,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交流发言环节,四川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罗瑜,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廖德斌,中共四川成都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唐敏,四川省南充市五星中学党总支书记刘灵,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教育局局长邓敏围绕主题进行深入分享。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代表成果持有方作深度分享,以小学语文主题教学为例,介绍如何让优秀成果落地生根。
在经验交流环节,来自甘肃省教育厅、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门头沟区教育研修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分享。
当天,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罗滨、北京市房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郭冬红对成果推广应用工作进行培训。与会代表分五组围绕新一轮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思路与行动方案展开深入研讨,为进一步推动成果落地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