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徐州云龙区精心打好组合拳 全力取胜“十三五”开局年

 

 


  ◎徐州日报记者 季芳

  刚刚过去的2015年,云龙区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扣“迈上新台阶、建设新云龙”发展定位,围绕“一个新突破、三个走在前”,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五年“翻一番”;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五年居全省城区前十强;城市建设成效显著,老城区功能优化,新城区管理呈现新面貌;改革创新形成亮点,成为“全国社区治理服务创新实验区”和“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民生民计持续改善,全年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达79%,云龙的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区委书记韩冬梅:

  打好组合拳,全力取胜“十三五”开局年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决策部署为云龙未来发展指明了精准发力的方向和路径。”韩冬梅告诉记者,云龙区作为徐州唯一承担老城区改造提升和新城建设服务的主城区,新的一年里,将根据市委书记张国华、市长周铁根的指示精神,聚焦“开好局、紧在前”的总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空间优化、服务业强区、可持续发展和民生共建共享“五大战略”,全力打造服务业先导区、新型城市化标志区、科教文旅特色区、平安法治示范区和社会治理领先区,打好一套组合拳,推动云龙经济升级换挡、爬坡过坎,全力取胜“十三五”开局年。

  一是思想先动。韩冬梅说,云龙区目前正在全区开展以“新常态、新状态、新作为”为主题的大讨论,着力破除思维定式和传统发展路径依赖,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正确认识新常态的“大逻辑”,准确把握转型发展的新趋势,促进全区干部把握新常态,彰显新状态,成就新作为。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始终保持经济下行环境下的发展定力,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做到不等不靠,学在前、思在前、干在前、走在前。

  二是创新驱动。牢固树立“向创新要活力”的理念,通过创新激发转型发展的活力和动能,主动策应“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以清华启迪科技城、江苏师大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龙头型产业园区为主阵地,搭建高水平、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金融支持体系,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优化提升徐州大学生创业园等“众创空间”服务功能,建设一批“创新工场”、“创业公寓”,有效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打造云龙转型发展新引擎。

  三是产业带动。牢固树立“产业兴云龙强”的鲜明导向,抢抓首批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机遇,做到“兴产业,两手强”。一手抓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宣武、升辉、淮海综合物流园等专业市场升级改造,促进线上线下互动,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和消费集聚能力,激发商贸、物流等传统优势产业新潜能。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以淮海文博园等10家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万达、宝龙、帝都等近200万平方米商务楼宇为载体,大力发展科技服务、现代商贸、商务服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五大服务业主导产业,推动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培育发现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服务业先导区。

  四是投资拉动。牢牢抓住招商引资“生命线”,把产业投资作为新一年投资增长的主要支撑,努力扩大增量、拓展存量,为稳增长提供强力支撑。突出建好专业招商和项目服务队伍,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重点围绕“三个一批”,即开工建设一批,加快推进南郊中茵城、中央国际广场等58个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签约落地一批,强化精准招商、高效招商,聚焦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招大引强,培育发展新的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谋划储备一批,加快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建立PPP项目储备库,超前谋划储备一批成长性好的大项目。

  五是改革推动。以“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改革为契机,创建具有云龙特色的社会治理工作品牌。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聚焦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大力开展以“弘扬担当创新精神、激励干部干事创业”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活动,完善区纪委归口派驻机构改革,深化“百姓问政四季行”和“四季清风”行动,推进街道、社区(村)党风廉政建设巡查工作,打造一支敢担当、会创新、有作为的云龙干部队伍。

  区长方正华:

  带着使命和梦想起航“十三五”,聚焦产业和民生谋划新发展

  区长方正华在接受采访中说,2016年是“全面”“全体”决胜小康的开局之年,云龙将按照“产业兴区”的发展新思路,聚焦产业、环境、民生三大主题,抢抓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等机遇,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创业创新要活力,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奋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先导区、新型城市化标志区、科教文旅特色区、平安法治示范区、社会治理领先区”。

 围绕产业发展,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今年,云龙把产业引进、产业培育、产业转型作为改革发展的第一引擎、综合考核的第一权重,加法、减法一起做,既做强做大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传统商贸业,又不断加大棚户区改造、老市场外迁力度,腾出更多空间用于发展新产业。抓牢招商引资“生命线”,区领导亲力亲为抓招商,切实加大产业、融资、土地和楼宇招商,加快构建中高端产业新体系。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全力推进年度投资115.6亿元的58个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清华启迪科技城、升辉现代设计产业中心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新载体。积极探索新模式、利用新技术,加快实施淮海食品城等八大重点园区提升工程,扶持宣武市场争创省级“转型升级示范市场”;充分依托师大科技园等“众创空间”和中小企业上市直接融资的引领吸附效应,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新兴产业“生力军”和行业“小巨人”。

  围绕产城融合,着力提升城市承载力和宜居性。全力实施36项城建重点工程,大力推进老城布局优化、东城空间拓展、新城延伸开发。充分发挥高铁商务区、高速道口、地铁沿线等区位交通优势,加紧编制翠屏山等6大重点片区详规,培育发展道口经济、地铁经济,加快构建 “三核联动”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明晰城市管理权力清单,完善“城管+公安”协同执法、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构建科学高效的城市管理新格局,打造环境优美、文明有序的城市形象。

  围绕民生保障,着力提升群众受益面和获得感。围绕“七个更”的目标,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六大体系,切实抓好总投资58亿元的九大类61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坚持每年为老旧小区居民办一批实事,不断提高教育、医疗、养老、出行等服务水平,为群众解难题,为群众谋福祉,让群众享公平,圆好百姓更高水平小康梦,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

 

  方正华认为,在新常态的“大逻辑”下,要千方百计营造发展良好“小气候”。区政府将继续加大“简政”力度,主动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努力实现政企互动畅通、携手发展,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和社会活力的“乘法”。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6-03-02/335161.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