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淮网-徐州日报讯(记者 王正喜)
6月2日,记者来到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杨山路80号的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里首期年产5000吨半导体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工,关键设备也已订制完成,所有设备全部按照光滑、钝化要求进行了机械清洗和无尘布擦洗,预计今年年底可完成设备安装,进行开车调试。建成后将改变中国高品质多晶硅依赖进口的局面,成为全球第三大半导体硅材料生产商和国内新材料行业的标杆。令记者惊喜和赞叹的是,这个总投资38亿元的“高大上”项目竟然没有新增一分用地,全部在原厂内腾挪搞定。
近年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把加强土地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突出位置,以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土地集约利用,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倒逼产业升级,在新常态下实现了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的双提升,探索走出了一条转型与发展良性互动、节约集约与结构优化协调并进的新路径,是全市工业项目单位投资强度最高的地区,也是全市利用老厂房上新项目最多的地区,集约发展水平专项评价在全省130多家省级以上开发区排名中居第三位。
“土地是开发区发展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要素。”市委常委、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赴宁说,“优化土地配置、节约集约用地始终是我们牢固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实践中,既要切实保障大项目、好项目的用地需求,又要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资源,努力把增投增效与节约集约有机统一起来,这是我们必须做好的工作。”
6月2日,记者到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采访,从杨山路和高新路交叉路口向西南望去,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的擎天巨臂;走近时,宏伟壮阔的厂房整齐划一。25万平方米的厂房,从下料车间、机加工车间到结构件制造单元、装配单元,多达10跨的厂房连为一体,与东侧13万平方米的起重机调试区域交相呼应,蔚为壮观。谁能想到,这个无论是工艺水平、制造能力还是规模、产量都堪称全球行业之最的徐工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制造基地,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厂区是分布在原煤矿塌陷地上的。像这样利用废地发展起来的重大产业项目在这里还有许多。
科学规划“统起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规划引领、节约集约发展,以徐州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把土地利用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衔接,科学规划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优化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制定了以“两区六基地”为主要内涵的转型升级、集聚发展产业规划。构建了以高铁生态商务区为核心,以徐贾工业走廊、东陇海经济带为两大产业带,以工程机械、中德徐州东方鲁尔、新能源汽车、清洁技术、健康产业、软件服务外包、电商和总部经济、保税物流中心等为八大专业园区的集约发展空间格局,做到依规建设,高效有序利用各类土地资源。
科学规划“统起来”
科技创新“强起来”。支持企业大力引进先进设备、实施技术改造等,千方百计将存量变增量,增项目、增投入、增产能但不增用地,不断推高投资强度。中能硅业2006年3月在开发区投资建厂以来,坚持通过技术创新减少土地消耗,累计投入145亿元人民币相继实施了四期改造工程,多晶硅产能从原设计的6000吨跃升到2015年的7.4万吨,每公斤成本由165美元降到11美元,每亩投资强度达到1115万元,单位土地投资强度达到国家规定的6.2倍,单位面积的多晶硅产能领先世界同行。
2014年以来,徐矿集团面对煤炭行业日益严峻的经营形势,加速向国家扶持的七大新兴产业转型,其中有3个新兴产业公司已经落户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其所属原华东机械厂、原金鑫陶瓷厂闲置厂房。2014年12月份,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美籍博士邓中一及其团队,2015年3月注册了楚汉新能源公司,使用华东机械厂内厂房2.5万平方米。2015年6月份注册威拉里新材料公司,落地原金鑫陶瓷厂,实现50亩用地和6360平方米厂房的全部盘活。新能源汽车项目也计划使用华东机械厂内现有厂房6万平方米。
科技创新“强起来”
加大约束“紧起来”。为加强工业用地门槛管理,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土地节约集约会审和工业项目投资规模用地准入制度,优先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兴产业项目。对投资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项目不再单独供地,每亩土地的实际投资强度不能低于300万元,投资强度达不到的核减其用地面积或不得入园,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严把项目环保关口,避免涉污高耗项目入区占地。去年以来,已有煤化产品、橡胶制品等3个总投资超百亿的重量级项目被拒之门外。
加大约束“紧起来”
盘整资源“活起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土地动态监管和用地评估制度,建立健全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积极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战略。去年以来先后对3个闲置项目用地进行了个性化盘整,利用晶旺光电、常开电器、艾德太阳能等部分厂房,通过转让、租赁、合作等形式上马实施了和光新光源一期、茂迪1GW太阳能电池片等战略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开发区还利用高铁站区绿地之窗商业广场商办楼,打造徐州东部科技产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了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工作空间,40余家科技成长型企业入驻孵化,有力推进了开发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盘整资源“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