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技工在大型盾构机上“技能比武”。中铁装备已成为河南制造业的一张名片。⑤3本报记者王铮摄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计、强国之基。去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未来十年引领制造强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今年2月份,省政府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进一步厘清了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路径。
6月27日上午,由省委组织部和省工信委主办的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专题培训班,在省委党校开班。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分管领导,全省工信系统主要负责人,重点领域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负责人共同参加培训。
河南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又将在哪些领域和行业发力?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王照平对《行动纲要》进行了解读。
制造业大省向强省迈进挑战和机遇并存
发展制造业,我省有良好的基础,目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省。
从总量上讲,201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1.6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1万亿元、利润47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企业43家,全省中小企业数量达43.73万家,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中西部地区第1位;
从质量上讲,2015年,全省高成长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占工业的比重56.3%,装备、食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万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3500亿元,智能手机生产从无到有,2015年生产和维修突破2亿部;汽车整车产量53万辆,涌现出宇通客车、中信重工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从集群上讲,2015年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60.4%,形成超百亿特色产业集群130个、超千亿主导产业集群15个,打造了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一批传统农区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特色集群实现了跨越发展。
但同时,我省制造业正处于转型攻坚、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转型任务重。新常态下,与全国相比,我省作为能源原材料大省,供需错配更为突出、存量调整更为痛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更重、压力更大。
一是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供给不足并存。二是创新能力薄弱与传统路径依赖并存。三是市场需求不足和企业成本上升并存。四是生产方式粗放与环境约束增强并存。
即使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但我省制造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一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特别是制造业转移更加注重贴近消费市场、更加注重向具有人力资源优势和产业配套能力的地区布局,呈现产品找市场、资本找项目、人才找平台、企业找劳动力的局面。我省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且人力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突出,有利于我们发挥优势、乘势而上,集群引进高端产品和终端消费品企业,打造以终端高端产品为主的特色产业链。
二是新技术变革的机遇。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制造业已成为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如果抓住变革机遇、加快行动,完全有可能迎头赶上,抢占发展制高点。
三是宏观政策的机遇。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陆续出台了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化解过剩产能、稳妥处置“僵尸企业”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同时开展降本增效、质量品牌等专项行动,如果抓住政策机遇,就能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解困、焕发活力。
同时,我们还具备载体平台的综合优势。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业集聚区等发展载体功能不断提升,产业配套体系逐步完善,保税区、口岸、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等一批与国际接轨的平台建成投用。与沿海地区相比,我省市场潜力大、要素成本低;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我省载体平台、营商环境优势明显,对产业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显著增强。
在未来发展中,河南要把市场导向与政府支持结合起来,把发挥比较优势与创造竞争优势结合起来,把开放招商引进与本土企业改造结合起来,把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结合起来,在做大规模的同时,切实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我省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的新跨越。
未来10年聚焦12个重点领域发力
王照平说,《中国制造2025》,一个很大特点就是从战略优势、竞争优势、基础民生三个方面,梳理确定了未来产业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对我省来说,建设制造强省不可能面面俱到、全面开花,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河南重点和特色,集中优势资源和优势兵力,找准突破口,着力在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取得突破。
目前,《行动纲要》确定了未来10年我省聚焦的12个重点行业,这里既有对产业现状、培育发展新的接续产业的综合考虑,也有提高区域制造能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客观要求。大体可分为四大领域:
一是智能终端及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冷链与休闲食品等3个重点优势领域。
我省装备和食品产业已达到万亿级,智能终端、电气装备、矿山装备、现代农机、冷链食品等产业具有较好基础,部分环节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甚至达到国际水平,必须高端突破、持续巩固提升。
要充分发挥雁阵效应,以龙头带动、集群配套为抓手,引进更多智能终端生产和配套企业,尽快把液晶面板、智能穿戴等相关产业发展起来,壮大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打造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研发生产基地;要主动顺应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打造国际先进的输变电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农用机械研发生产基地、盾构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冶金矿山及石油成套装备研发生产基地;要以绿色安全、知名品牌为引领,加大品牌营销和创新力度,大力培育自主品牌,打造全国最大的冷链食品研发生产基地,力争到2020年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等3个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万亿级产业。
二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装备等3个战略新兴领域。
这些产业不仅对未来产业发展起导向和引领作用,而且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国家也出台了针对性支持政策,我省在整体实力上虽然与先进水平有差距,但也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只要路子对头、措施得力,完全可以后来居上。
要以技术突破、应用推广为着力点,突破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新能源汽
车商业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突破智能制造关键基础共性技术,提高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以技术工艺装备研发突破推动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化,打造国际先进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国内领先的轴承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新型节能电气研发生产基地,力争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三是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现代家居、品质轻纺等3个民生消费领域。
这些产业不仅需求弹性小,不易产生大的波动,而且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市场前景好,是未来最有可能发展成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而且也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扩大就业,必须加快提质发展。
要以提升研发能力、扩大市场规模为重点,巩固新型疫苗、血液制品优势,积极开发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健康产品,推动生物制药及健康产业规模快速壮大;以产品提质、品牌提升为重点,大力推动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打造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中部最大的现代家居研发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服装服饰生产基地,力争到2020年培育全国重要的万亿级消费品工业基地。
四是冶金新型材料、现代化工材料、新型绿色建材等3个传统优势领域。
原材料工业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也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但这类产业一般具有很强的周期性,易受市场波动影响。在科技研发、新产品开发上下大功夫,在延链补链、降本增效、兼并重组、创新提质上花更大气力。
要以“精品+服务”为导向,推动钢铁企业向综合服务制造商转型,铝加工企业向合金化整体方案提供商转型;以多品种、精细化、高端化为方向,加快发展现代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大力发展先进石化、光电薄膜等新型功能材料;以绿色、环保、节能为方向,推进原材料工业向新材料转型发展,打造全球重要的冶金新型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国际先进的尼龙化工研发生产基地、国内领先的超硬材料和新型耐火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力争到2020年培育国内重要的万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
实施九大重点工程提升制造业整体实力
为加快12个重点行业发展,推动《行动纲要》“落地生根”,我省眼下谋划实施9大工程。
先进制造示范工程。采取“六位一体”发展模式,即建立一个推进机制、组建一批产业创新联盟、设立一批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培育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一批人才实训基地、开发一批标志性产品和重大技术装备,每年滚动实施“百项千亿”重大示范项目,力争到2020年,研制并应用500个首台(套)重大装备,培育10个制造业示范基地。
集群引进和培育工程。未来,我省将培育和打造4种模式产业集群:一是龙头带动型产业集群,二是中小企业集聚型产业集群,三是资源深加工型产业集群,四是新兴业态共生型产业集群。
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制造是一个大系统工程,我省大量的中小企业仍处于机械化甚至手工作坊阶段,面临着工业2.0(电气化)补课、工业3.0(信息化)普及、工业4.0(智能化)并行的复杂局面,需要从产品、生产、模式、基础等4个维度,积极稳妥、科学推进。
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我们将着力构建以平台创新、联盟创新为主的金字塔形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在金字塔顶端,是制造业创新中心。作为金字塔的主体,是制造业创新联盟。作为金字塔的根基,是各类企业创新和“双创”平台。
技改提升工程。我省将从两个层面谋划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一个层面,滚动实施“十百千”技术改造示范项目促升级。抓好10个技改和基础平台类项目、100个创新团队类项目、1000个企业改造提升类项目;另一个层面,实施工业“四基”示范项目强基础。围绕提升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简称“四基”)制造和协作能力,加快对标达标和技术改造。
质量品牌提升工程。我省以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为重点,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培育企业品牌和集群品牌;全面开展“十百千万”网上促销工程,培育“豫货通天下”网上促销品牌,评选表彰以B2B、C2B为特征的“十优”本土电商平台;谋划推出“好品河南”活动,定期组织五大产业链产销对接,发布重点工业品政府采购目录,倡导河南产品河南用,完善工业品牌培育、评价、宣传和保护机制,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河南产品整体形象。
绿色制造工程。开展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等专项行动,从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推动发展绿色金融、强化绿色监管等多个维度,建立全方位的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制造业人才提升工程。要加快由物本主义向人本主义转变,聚人才、集众智、创活力。一要培育新型企业家,二要引进高技术人才,三要培育新型技能人才。
制造业金融扶持工程。一是搭建金融服务平台。二是鼓励金融创新。三是激活民间资本服务实体经济。四是倡导健全省市县三级国有资本主导的担保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