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2016年10月09日 01 版
原题:工业用地只减不增 产业布局腾笼换鸟
昆山突破发展“天花板”
一个年产值百亿元、用工以万计、占地上千亩的项目,诚意落户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却被谢绝了。与此同时,张浦镇舍近求远,从欧洲引进一个投资5000万欧元、年销售额仅10亿元的智能制造项目。
“以前招商是项目投资越大越好、销售额越多越好,现在我们更喜欢消耗资源少、产出效益高的项目。”说起这件事,昆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介绍,昆山发展到了新阶段,除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外,工业项目新增建设用地“零增长”。
作为我国县域经济的排头兵,昆山综合经济实力多年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然而,历经20多年高速发展,“昆山之路”遭遇瓶颈,土地、人口、生态、公共服务等均不堪重负:全市土地开发强度越过30%的国际警戒线,远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定的人均建设用地上限;外来人口达175万,是户籍人口的两倍,消纳新市民社会成本需投入3000亿元以上;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1.7万,按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仅教育一项就难以满足需求;生态环境容量也已达上限,林木覆盖率仅18.7%。
破解发展“天花板”,已刻不容缓。昆山设立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领导小组,推出2015年至2020年“六年行动计划”,力争通过精准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造发展“升级版”。
工业项目用地只减不增,倒逼各园区“忍痛割爱”。通过省内园区“南北共建”,昆山近两年外迁上百个劳动密集型工厂(车间)。同时,全市各工业园区招商引资选择具有良好成长性的技术密集型企业。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新技术显示屏,是曾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清华大学科研成果。
劳动密集型产业只出不进,倒逼企业主动转型。近两年来,昆山一手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兼并重组,一手鼓励企业摆脱“生产加工”定位,向产业高端攀升。仁宝电脑凭借智能化制造,订单不降反升;富士康科技集团昆山园区采用自主研发的多功能机械手2000多台,减少一半以上的劳动力。
产业布局“腾笼换鸟”,研发中心让“老树”又“开花”。两年来,已有50多家台资企业主动腾出现有土地,用于建设研发中心。正新橡胶公司增加投资20亿元,用于研发中心二期建设及生产线自动化改造;从信息技术产品代工起家的研华科技,现已成为业界领先的嵌入式电脑、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创新引领新兴产业,成就机器人产业集群。昆山机器人产业园目前已集聚50多个国内外高端机器人项目,累计引进相关领域的国家“千人计划”人才8人,去年机器人及精密装备制造产业产值逾300亿元。
主动作为、爬坡过坎的昆山,巧做产业转型升级“加减法”,重塑发展新空间。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080亿元,同比增长7.5%。
《人民日报》 2016年10月09日 01 版 作者:贺广华、王伟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