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曾经,徐矿集团本部矿区90%以上的煤炭资源枯竭,前所未有的“断炊”危机让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如今,百年徐矿成功冲出发展关口,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发展优势,助力徐州老工业基地转型振兴。 深耕淮海大地 贡献徐矿力量 近年来,徐矿集团始终坚持“扎根徐州、建设徐州、贡献徐州”理念,加快推进转型转移,主动融入地方经济谋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地方税收和企业效益。“十二五”期间,徐矿集团累计生产原煤1.34亿吨,同比增加3994万吨;累计发电39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04亿千瓦时;资产总额期末达519亿元,年均增长率13.71%;累计完成营业收入1572亿元,同比增长717亿元;累计上缴税费117亿元,同比增长37.26亿元;创造就业岗位1.2万个。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认领2000亩荒山造林,复垦土地3万多亩,对外公益捐赠近2000万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在节能减排方面投入7亿元实施了143个项目,徐矿集团被评为全国节能减排先进企业。投入巨资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完成百万平方米棚改工程,累计新增职工住房215万平方米,圆了几代矿工的住房梦,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到实处。 主动去产能增动能 产业迈上中高端 徐矿集团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化解煤炭过剩产能部署,主动关闭衰老矿井,退出落后产能。近3年来,分批关闭江苏、陕西、贵州、新疆地区16对矿井,分流安置职工2.6万人,退出产能1295万吨。其中,徐州矿区2016年关闭6对矿井,退出产能790万吨,全面完成省定去产能任务,职工妥善分流安置,顺利通过省验收和国家督查组核查,去产能做法在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现场会上作交流发言。 徐矿集团积极走出去开辟新的战场,获取异地煤炭资源100亿吨,兼并重组和新建矿井13对,省外煤炭产量占集团总量的2/3以上。注重延伸煤基产业链,合作开发建设大型煤电化一体化项目,现有控、参股电厂19个,权益装机容量877万千瓦,6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建成投产,二期90万吨/年项目开工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华信集团合作建设华信物流产业新城,建成后将成为面向世界 的沿东陇海线经济带核心物流区,项目规划用地1万亩,其中一期3000至5000亩。 传统煤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人才和技术是瓶颈。徐矿集团牢固树立开放的人才观,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成功引进国内外名校硕博士研究生56人、新兴产业高端专业团队6个,在徐州重点打造3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一是动力锂电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引进国际知名的邓中一博士团队发展动力锂电池,楚汉新能源公司一期项目已实现量产,年内启动二期项目,投资30亿元,2017年底建成后年产值可达40亿元。电动汽车项目预计总投资30亿元,从事高端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2017年8月底实现量产,并具备上市销售条件。二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引进中国工程院卢秉恒院士及其研究团队,成立江苏智能装备研究院,重点发展高端数控机床,打造百亿规模产业链。首台MTC2000立卧可转换精密五轴数控机床完成装配,预计2至3年内销售收入可达到30亿元。威拉里新材料公司新增大型设备激光修复市场,模具钢粉和高温合金粉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拓新天机器人公司动力电池模组pack包装自动生产线批量交付客户。三是大数据互联网产业链。与华为集团合作的淮海大数据产业园已开工建设,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600余亩,分四期建设,总投资约100亿元。 百年老矿区 续写新辉煌 “十三五”时期是百年徐矿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徐矿集团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企优先化、战略布局全球化、产业结构现代化、资产运营证券化、企业管控信息化五大战略,重点发展现代能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三大板块,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到2020年营业总收入超过800亿元,实现利税50亿元,煤炭产量达到4000万吨,电力权益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煤制甲醇150万吨,新能源电动汽车30万辆,争取2至3个企业成功上市,促进徐州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今天的徐矿,融入徐州步伐加快,招才引商全面发力,转型升级有序推进,努力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贡献力量。 来源:徐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