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徐州市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空间新格局

 

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2+6+15”
我市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空间新格局
 
 


徐州日报讯(记者 甘晓妹)“2+6+15”等于多少?上月27日,徐州市规划局在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揭开这道算式之谜,展示了我市新型区域中心城市空间新格局的规划。

整体规划对接“一带一路”战略

近年来,我市紧紧契合“五大发展理念”,在如何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空间新格局方面做了许多研究、探索和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按照市委领导要求,徐州市规划局着手开展了“2+6+15”重要功能片区规划的编制工作。该规划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呼应“两聚一高”精神,使徐州“四化”发展在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在重大产业布局和城镇空间体系上更加协调,助推徐州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强富美高”新徐州。

“规划”确定了双中心、6组团和15个功能集聚区组成“2+6+15”空间布局体系。双中心是老城区中心和新城中心,其中老城区中心功能定位为商务商贸、文化旅游、科技服务,未来致力于优化盘整土地、繁荣现代商贸、发展公共交通、强化科技文化旅游;新城中心功能定位为行政、商务中心区,市级功能转移的接纳地,承担行政办公、金融贸易、会议展示、文化娱乐、旅游服务等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形象集中展现的区域;6组团以自然山体、河流、林地等绿色空间和铁路为自然边界,布局金山桥片区、坝山片区、翟山片区、铜山片区、九里山片区和城东新区6个组团。

15个集聚区各自功能定位不同

同时,结合我市现有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我市科学划定15个功能集聚区,分别为:北三环物流集聚区、徐州铁路物流园集聚区、双楼港物流集聚区、临空产业集聚区、新城金融集聚区、江苏淮海科技城、徐州科技创新谷、中心商圈、新城商务集聚区、中央活力商务区、高铁商务集聚区、云龙湖文化旅游集聚区、户部山历史文化片区、新城颐养集聚区、吕梁颐养集聚区。按行业类别划分分别为现代物流4处、金融服务1处、科技服务2处、现代商贸商务4处、文化旅游2处和健康养老2处。

徐州市规划局还开展了15个集聚区的规划编制及功能定位研究。其中,北三环物流集聚区的功能定位为淮海经济区最大的现代物流中心 ——“公、铁、水”多式联运。

徐州铁路园物流集聚区的功能定位为国家一类陆路(铁路)开放口岸,综合保税区;集“物流+保税贸易+产业”于一体的亚欧铁路的重要商贸平台;以铁路口岸为核心的综合商贸物流基地。双楼港物流集聚区的功能定位为京杭运河一流的港口枢纽型综合物流园区和贾汪区新经济增长引擎。

临空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定位为以通用航空维修、培训业为核心功能的航空产业园区。新城金融集聚区的功能定位为吸引和培育国内外金融服务机构落户新城区,将其打造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江苏淮海科技城的功能定位为徐州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和淮海经济区最具优势的国际性科教创新研发型综合基地。徐州科技创新谷的功能定位为徐州市产业研究院的载体,以推进先进技术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的“优势产业科研平台”、“战略性新兴产业科研平台”、“科技服务平台”。

中心商圈功能定位为面向徐州都市圈、辐射淮海经济区的区域性复合多功能中央商务区。新城商务集聚区功能定位为楼宇经济、总部型企业、服务型企业和商务活动的首选地和聚集区。中央活力商务区功能定位为徐州市新的中央活力商务区,与老城中心和新区中心共同组成徐州中心城区的中心体系。高铁商务集聚区功能定位为徐州市对接京沪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集商务商贸、总部办公、星级酒店等功能于一体的集聚区。

云龙湖文化旅游集聚区功能定位为集科普、观光、游览、休闲、生态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型旅游功能区。户部山历史文化片区功能定位为历史文化旅游核心区,传统文化的城市客厅。新城颐养集聚区功能定位为集健康养生、养老服务、休闲健身为一体的健康服务业集聚区。吕梁颐养集聚区功能定位为集居住、疗养、度假、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环境优美、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太阳城”。

集聚区引领城镇化布局和发展

据徐州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功能集聚区所形成的独占性比较优势已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核心。功能集聚区依托区内资源承担相应的城市功能,通过与核心功能相关的社会资源的密集分布,在相对有限的地域空间中创造巨大的经济产出。同时,功能集聚区积极引导全国优质生产要素向其集聚,高起点面向国际配置产业资源,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功能集聚区,推动全市一体化发展。

“规划”聚焦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强化顶层设计,确定“一城一谷”的产业功能定位与空间发展方向,科学划定科技创新核心区,以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流动促进产业合理分工,引导构建“产业+企业+平台+高校+人才+金融+政策”的区域创新体系,通过创新驱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同时,“规划”遵循城市化与产业化相互推动、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耦合发展的原则,围绕集聚区集群集聚集约发展,以空间集聚为视角,结合徐州现有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将产业需求落实在功能区划上,使各功能区的空间结构更加优化,利用率明显提高,土地利用更趋节约。

规划写入徐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本研究提出的“2+6+15”空间布局体系进入市委重大战略决策,被写入徐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报告指出,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分区规划,构建双中心、6组团和15个功能集聚区组成的“2+6+15”空间布局体系,推动铜山区、贾汪区全面融入主城区,增强城市内部布局合理性,建设“紧凑型城市”。

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和板块发展的特点,功能集聚区的划分为城市功能完善提供载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依托研究城市功能集聚区,有效整合利用资源,有机组合各项城市功能,优化配置城市空间,注重协调各功能要素,增强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显著提升徐州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知名度,扩大徐州城市的影响,为加快形成淮海经济区经济、商贸物流、金融、科教文化“四个中心”作出贡献。勾勒区域中心城市基本框架,为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振兴转型、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奠定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7-01-09/381385.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