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侦查 串并打击 大数据研判 徐州警方三拳重击“盗抢骗” |
|
◎徐州日报记者 马国明 特约记者 张鸣阳 通讯员 李文东 去年11月4日晚,徐州市家和园、铁刹小区附近连发多起砸车窗盗窃车内财物案,警方通过侦查,锁定1名外地人员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然而李某此时已乘坐高铁离开徐州。11月22日,警方发现李某在北京某地出现,于是连夜赶往北京,将李某抓获审讯。据李某交代,去年9月份以来,他连续多次在常州、扬州、南京、淮安、徐州、济南、廊坊、天津等地作案20余起,路过徐州时就干了一晚,没想到就“栽”在了徐州警方手里! 去年4月份起,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三年的专项行动,打击整治盗窃、抢夺、诈骗、销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活动。时至年末,侵财类案件高发,为进一步推进专项工作开展,形成打击“盗”“抢”“骗”等多发侵财犯罪高压态势,徐州警方打出了“合成侦查”“串并打击”“大数据研判”的组合拳,着力打击民生类侵财犯罪,护好百姓的“钱袋子”。 多部门合成作战 警务资源向“小案子”倾斜 “由于盗窃、诈骗这类事关民生案件逐年增多,我们把打击大案的资源向侵财类案件倾斜,把打击‘盗抢骗’作为了工作重点。”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杨明说。 2012年,徐州警方整合警务资源,打破警种壁垒,抽调刑警、网警、技侦、巡特警、治安和指挥中心等多家单位精干民警,在江苏率先成立合成侦查大队,针对“盗抢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统一指挥,合成作战。同时,进一步健全合侦机制,制定奖惩办法,在各县分局成立了合侦中队。 此外,警方每年都会进行典型案例的总结分析,通过侦破“2012年张海军抢劫案”“2014年大屯7·11跟踪盗窃案”“2015年5·19系列扒窃案”“2015年盗窃婚纱影楼案”和“2016年三环西路城中村系列入室盗窃案”等典型案件,合侦队伍在实践中提高了合侦能力。 随着合侦机制的不断完善、队伍的不断融合,徐州警方打击侵财类犯罪的整体绩效一年上一个新台阶。去年专项行动中共破获“盗抢骗”案件8000余起,全市“盗抢骗”案件同比下降10.23%,多发性侵财案件得到有效压降。 串并案严厉打击 让徐州成为犯罪分子高风险区 徐州交通便利,地理位置特殊,成为外地流窜犯罪团伙实施侵财性犯罪的多发地,他们在作案后会立即转移到别的城市作案。过去由于技术限制,侦破此类案件的难度很大,而且即使抓到了嫌疑人,也很难追究嫌疑人犯下的全部罪行。 新刑事诉讼法出台后,徐州警方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严格依法办案程序,规范运用各种刑事强制措施,对于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监视居住等刑事强制措施,提高审讯质量,深挖余罪。 审讯质量的提高,为警方收集证据、串并案提供了有力保障。据了解,警方每周都要对已发案件进行会商研判,每天要对前一天的发案进行回访勘察,广泛收集证据,抽丝剥茧,发现每起个案的特征,与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对比分析,进行案件的串并工作。随着一起起串并案件的成功,犯罪嫌疑人受到的刑罚也随之加重。 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徐州警方公诉跨省市侵财串案145串,涉及外省市案件1200余起,全省领先。“我们立足徐州,破全国案件,要让徐州成为犯罪分子的高代价区、高风险区,打得犯罪嫌疑人不敢来,来了不敢干,干了跑不了!”杨明告诉记者。 大数据分析研判 密织天网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目前,徐州警方已实现与社保局、徐运集团等8家单位的数据直连对接、共享应用,搭建了苏鲁豫皖周边10市警务协作信息化平台,汇聚交换800多亿条数据。此外,警方依托全市2.5万个视频监控,每天实时智能化采集各类非结构化数据,全面融入社区“双实管理”、现场勘查和110接处警等各项业务,实现信息采集与业务工作同频同步,推动数据流和业务流的有机融合,编织了一张“打防管控”的天网。 去年6月份,市民胡先生从银行取钱后驾车回家,车辆临时停放在家门口,待胡先生再次准备驾车外出时,发现驾驶位车窗被砸,车内的11万元现金被盗。民警通过侦查发现,嫌疑人在胡先生取钱返家途中,驾驶一辆白色轿车一路尾随。民警查询车牌时发现车牌是假的。随即,办案民警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该白色轿车在徐作案一共使用了5副假车牌,民警再通过这5副假车牌查询车辆轨迹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将其抓获。 “如果没有大数据,我们破案会很困难!”刑警支队民警沈飞说:“随着技术的进步,侵财类犯罪也向着职业化、专业化的趋势发展,各类大数据平台进行案情的分析研判,可以迅速将各类线索进行整合,为侦查破案指明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