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铜山:2.4万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铜山:2.4万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
 
 

 

◎通讯员 刘昭君 魏朝星 尚庆迎

1月22日16时许,在何桥镇马行村的冷库旁,一辆满载着娃娃菜、苞菜、土豆的货车正启程向上海出发。村党支部书记黄明诗手指冷库告诉记者:“这个长线扶贫项目帮的实在,不仅能增加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还能带动就业,给低收入农户分红。”

据铜山区扶贫办副主任范继刚介绍,2016年是铜山区深入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的第一年,全区共完成马行村冷库等扶贫项目152个。这一年,铜山以推动经济薄弱村加快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为核心,以做实事、解难题为着力点,实现了2.43万低收入人口脱贫,8个经济薄弱村实现年集体经营性收入18万元以上,圆满完成两个增收任务。

压实责任 形成合力

根据省、市部署,铜山区新一轮精准扶贫的主要任务是实现7.6万低收入人口脱贫、30个经济薄弱村达到新“八有”目标,其中省定经济薄弱村17个。2016年要实现2万低收入人口脱贫、8个经济薄弱村达到新“八有”目标。

2016年是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的第一年,为形成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区委选派84家区级机关单位结对帮扶30个经济薄弱村,确保每个经济薄弱村都有3个以上后方单位挂钩帮扶。同时,选派了30名市级、区级帮扶队员挂钩经济薄弱村并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按照“细、实、准”的要求,帮扶队员深入镇村,通过反复调研和多轮协商,立足村情户情,确定60多个后方帮扶项目,到位帮扶资金732万元。

考核是指挥棒。为强化责任,该区实施领导干部包挂制度,严格执行扶贫开发一把手负责制。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关于镇级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成效考核意见》,对低收入人口脱贫率、结对帮扶、帮扶手册发放等重点内容进行考核,并将84家后方帮扶单位帮扶情况列入区级机关争先创优考核内容。

对症下药 靶向治疗

什么样的扶贫项目群众最需要?铜山区扶贫办主任徐军瑞告诉记者,铜山通过产业扶贫,增强了造血功能。

铜山扶贫责任主体和后方帮扶单位通过深入调研,坚持因地制宜,做到精准立项,有针对性打通脱贫致富门路。一年来,铜山实施的扶贫开发项目有三大类:一是村级集体增收项目,主要包括土地股份合作试点、设施大棚、标准厂房、门面房、光伏发电、冷库、蔬菜田头批发市场等项目;二是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主要包括高效养殖、种植、农机、分布式光伏等项目;三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主要包括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农村道路建设、村民广场建设和亮化工程等。这三大类152个项目,总投资达6004.8万元。包括新建冷库5400吨,购置农机59台,种养殖流转土地5465亩,建成高效设施大棚246.32亩、门面房厂房5569.2平方米、分布式光伏639.82千瓦、村综合服务中心4890平方米。

针对经济薄弱村普遍反映出行条件差、交通不便的情况,铜山专门安排1000万元经费,用于实施30个经济薄弱村的群众出行户户通工程,有效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

伊庄镇路山村在相关责任单位的帮扶下,通过土地入股成立土地合作社,大力发展黄桃种植,农户除了可得到每亩800元的保底收入,还能得到劳务收入,村集体也将每年得到不低于18万元的经营性收入。

探索创新 激发活力

在扶贫对象管理方面,铜山做到建档立卡与动态调整相结合,实行动态管理,确保一户不漏、一人不落;在扶贫项目管理方面,全面推行第一书记签字制、专家评审制、区镇村三级公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在扶贫资金管理方面,建立了八项管理制度,确保扶贫资金不留盲区、规范有序、专款专用。

为创新扶贫工作模式,提升扶贫工作水平,铜山鼓励经济薄弱村及低收入农户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等高效农业项目,加快探索具有铜山特色的“一村一品”“一镇多品”特色产业扶贫开发模式,形成了20多个各具特色的专业村。为探索就业扶贫新途径,铜山积极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并大力开发区级公益性岗位和镇村保洁、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安排给当地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就业。铜山还充分利用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等屋顶资源,支持村级集体和低收入农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开辟光伏扶贫新路子。目前,已实施分布式光伏项目23个,扶持带动22个村2600多低收入农户,年总收益超过100万元。

 

为创新扶贫保障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铜山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兜底扶贫新机制,实现了低收入农户家庭的孩子一样接受良好教育,破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把“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落到了实处。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7-02-03/383836.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