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记者 邬政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将要怎样安度余生?是选择居家养老还是住进敬老院?这个问题如果是问贾汪城西一带的老人,得到的答案或许会非常一致:“去敬老院,去我们老矿办城西敬老院,找知冷知热的孔院长……”至于原因,87岁的彭允昌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人老了就是想找人做伴,想有人说说话,想吃口热乎饭,生病的时候有人能嘘寒问暖,因为实在是太孤独了。” 老人们口中的孔院长就是贾汪老矿办城西敬老院的院长——孔令梅,一位外表精明强干、做事雷厉风行的“女汉子”。自2008年她创办这家敬老院以来,凭借着对入住老人真心的付出,细心的照料,暖心的关爱,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医养互动、丰富文化生活,让数十位生活无法自理、晚年孤寂的老人在这里享受到专业的医疗看护和康复训练,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重拾生活的快乐。很多像彭允昌这样的老人,住进敬老院后便主动做起了义务宣传员,逢人就夸孔院长,还喊来很多亲戚朋友一起加入这个新家庭。 院民就是她的亲人 “最棘手的就是照料老年痴呆症患者,他们通常连自己的儿女都不认得,见了人抬手就打,很难接近。但我发现他们总会对一个人印象最深,于是我就每天扮演成这个人。”孔令梅说,自己每天都要不断变换身份和名字,一会儿是“嫂子”,一会儿是“马医生”,坚持跟老人面对面地沟通和聊天,“他们认为我是谁,我就随喊随应,无论打骂都是笑脸相迎,几个月下来,他们熟悉了我这张脸,打着打着也就不打了,我也就方便照顾了。” 要照顾好院里的四十多位老人,需要极大的精力,更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与爱心。老家在邳州的杜户江老人一直生活在新疆,听朋友介绍后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一住就是七八年。他在临终前大量呕吐,满屋腥臭,没人愿意靠近。孔令梅顾不上这些,把老人揽在怀里,让他在温暖中离开。因为长期与这些老人一起生活,孔令梅早就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人,杜老的儿子赶来后没流眼泪,而她却哭成了泪人。84岁的王新伦说起他们的孔院长也是满脸感激,“要不是她细心,我可能已经不在了……2015年7月的一天,孔院长巡查的时候发现我脸色不正常,一量血压,高压到了180,她马上联系医院进行救治。因为抢救及时,才捡回了一条命。” 96岁的肖凤英老人是这家敬老院里年纪最大的院民了,开院的第三天就住了进来,一住就是9年。她说自己已经记不清原来换过多少家养老院了,长的能住上几个月,短的住几天就离开了,能在这里住这么久,就是因为不但可以得到精心照料,还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温暖融洽的氛围,已经让她把这里当做自己真正的家了。 探索敬老院服务新模式 “子女把老人送到我这里,是因为信任,我必须认真负责!”孔令梅用质朴的语言回答了很多外人眼中的不理解。敬老院能让老人吃饱穿暖,生活无忧,已经算是尽到责任了,但孔令梅不满足于此。她随身的包里总是放着血压计、速效救心丸这类常用的医疗用品,坚持每天询问和检查所有老人的身体状况,每月组织读报活动,让老人了解中国梦,了解社会发展,甚至还撮合了两对老人的婚姻,让他们离开敬老院重组家庭……“别人都说我傻,净忙乎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可我觉得心理关爱和健康监护是敬老院里的老人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够保证他们心情愉快,精神富足,晚年生活才是幸福的。”孔令梅说,自己之所以开办敬老院,并且把关爱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理念付诸实践,是源于自己母亲的经历。 孔令梅的母亲原来也在敬老院住过,但换了好几家,都是住上十来天就往家跑,不愿意再去。这时她就注意到敬老院的服务模式存在缺陷,对老人的心理关爱严重缺失。2000年,她下岗后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在参加了专业的护工培训后,她又开始为其他家庭照顾老人,在逐渐了解养老行业并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后,她于2008年投身创业大潮,开办了这家敬老院。创业之初,孔令梅就给自己定下了两个规矩,那就是不但要让院里老人的身体得到最好的护理,更要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于是孔令梅又去自学了康复训练的课程,通过长期坚持的康复训练,帮助四位摔伤后无法行走的老人实现了生活自理。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老年艺术团正在敬老院的院子里进行表演,热闹的锣鼓唢呐声中,孔令梅看着老人们洋溢着幸福笑容的脸庞,倍感欣慰。“能让院里的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孔令梅认为,当前,我国农村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比例越来越高,选择进入机构养老的人数比例也在增加,长期照料、精神慰藉和临终关怀等新的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这将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