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五个城市” 打造“四个中心” 市城乡建设局确保各项工作“干在前、走在前” |
◎徐州日报记者 樊海涛 以总分第一名的佳绩摘下中国人居环境奖,190项城建重点工程建设开工率达91%,市区实施征迁面积579.78万平方米,建筑业全年总产值预计19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将达5.3%……2016年,市城乡建设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突出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这条主线,全力推进“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和“四个中心”“五个城市”建设,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强化行业监督管理,引导建筑业等产业健康发展,为繁荣地区经济,增进民生幸福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十三五”规划实现了良好开局。 全员参战 决胜人居环境创建 2016年初,省委、省政府授予我市江苏人居环境奖。市城乡建设局全体干部职工乘势而上,一鼓作气,当年便申报了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最高奖项——中国人居环境奖。新启用的创建指标多达75项,涉及全市20多家部门,与往年的创建标准相比,新指标更加严格,更加全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 在创建过程中,该局边学习、边改进、边提高。创建考评中,除资料审核、现场核查外,还有第三方机构开展的群众满意度和知晓率测评,这给创建工作取得好成绩增加了不确定因素。通过全局干部职工和市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以总分第一名的佳绩荣膺2016年度中国人居环境奖,为我市夺取了一块金字招牌,为徐州百姓献上了一份新年厚礼! 狠抓项目建设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百姓生活等目标,全力推进8大类190项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截至去年底,开工172项,开工率达91%,各项工程均达到序时进度要求。三环北路高架快速路、骆马湖第二水源地及徐庄水厂建设、徐医附院开发区分院、矿大附中迁建、少华街小学雨润新城分校、徐州旅游服务中心、铜山万达广场、金龙湖水街等76项工程已完工,完成投资约449亿元。 落实“抓开工、促进度、解问题”的工作要求,按照“先急后缓”原则,推进计划项目实施。截至去年底,市区实施征迁面积579.78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对经济困难、补不起差价的实行棚改慈善救助机制,目前已妥善安置困难户265户、投入慈善救助基金4200万元。 实施村庄环境改善提升、农村危房改造、中心镇创建等工作,提升村镇宜居功能、公共服务功能,多措并举促进村镇建设。成功申报省级“美丽村庄”建设示范项目16个,省级“康居村庄”10个,省级“村庄村落”保护项目6个。我市2016年度省级试点“示范村庄”累计达32个,争取省级奖补资金6890万元,试点村庄数量和奖补资金均位于全省前列。 加强监管 力促产业平稳发展 加大对建筑企业扶持力度,通过银企合作、校企合作,加强对我市建筑企业的融资支持和人才培养,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目前,我市已拥有特级企业3家,一级企业147家,总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35家,60亿元以上4家,6家企业入选省百强企业。建筑业全年总产值预计19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将达5.3%。 我市工程项目获2016年度省优质工程奖“扬子杯”16项,全市共评出优质结构工程372项、“古彭杯”优质工程80项。开展全市建筑工地“地条钢”专项检查,杜绝劣质钢材流入建筑工地。加强检测管理,全面推广检测智慧监管系统,实施智慧监管。严厉打击了混凝土“黑站”,市区混凝土企业除搬迁、停产外,已全部完成绿色生产改造。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面介入,工程建设总体受控。因工程建设质量监管有力,市建筑质监站获得“全国先进单位”称号。 完善信用评价标准,落实信用评价制度,加强诚信公示,定期向建筑市场发布红黑名单,实行联合惩戒制度,充分发挥综合监管力量,建筑市场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开展招投标改革试点,依法监管好招投标项目,打击虚假投标和围标串标。电子化招投标走在全省前列。 今年工作继续干在前、走在前 今年大年初七,市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明便带领房改办、重点办等大部分处室工作人员轻车简行,深入到市重大城建项目在建工地,一边督查工作,一面收集问题,现场为企业排忧解难。 杨明认为,我市城乡建设正处在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全国老工业基地振兴示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宜居宜业的民生幸福城市“五个城市”发展定位,全力打造区域经济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科教中心“四个中心”的奋斗目标。为了圆满完成2017年的工作任务,城乡建设系统要干在前、走在前,要弘扬“亮剑”精神;要发挥“三个作用”,增强“四个意识”,牢牢把握机遇,咬住既定目标定位不动摇,对照目标,查找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想方设法加快各项工作的推进,确保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