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 聚焦医改 给力“健康徐州” “健康江苏全媒体大讲堂”走进徐州 |
|
||
|
||
|
||
|
||
|
||
|
◎徐州日报记者 周婕 通讯员 谈建荣 作为推动江苏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新载体,2月25日,“健康江苏全媒体大讲堂”在徐州医科大学隆重开讲。 承载健康重任,集聚业界精英,探寻大健康产业发展之道,这次的大讲堂,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被寄予了非同一般的关注和期望。于徐州而言,此次活动不仅为医学交流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对于深入推进“健康徐州”建设,推进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造医疗卫生事业交流平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聚力医改 徐州要交出满意答卷 “全国医改看江苏,江苏医改看徐州”。徐州是全国100个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点城市之一,综合医改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关系城市发展的品质和吸引力。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在抢抓机遇、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并且把“健康徐州”建设作为工程的首要目标,不断提升医疗综合服务水平。徐州医疗卫生系统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一主线,多措并举,从促进行业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入手,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社会效应全面提升,医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医疗卫生事业保持了渐进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市拥有医学类高等院校1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782家,其中三级医院16家,三级甲等7家。医疗服务辐射淮海经济区20多个城市1.2亿人口。 然而,成绩斐然,软肋犹在。对照省委提出的“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李强书记对徐州提出的“三个作用”的殷切希望,我们也应该看到,徐州市优质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整体服务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群众快速增长的健康需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待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机遇与挑战既是压力也是动力,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迎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所吹响的“健康中国”新号角,徐州卫计人正努力成为“健康徐州”的有力参与者和见证者,进一步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理念,注重加强重点学科和人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共同推动我市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把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努力交出一份令人民满意的答卷。 ■建言 健康徐州 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 如何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实现高水平的全面健康呢?打造健康徐州,我们究竟还有多少路要走?在打造区域医疗高地的进程中,徐州的医疗机构又该如何发挥各自的龙头作用?围绕这些问题,医疗界的大咖们各抒己见,共同为建设高水平的健康徐州出谋划策。 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著名医学教育家、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胡大一认为,近年来,急速发展的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在为经济和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为人类健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威胁和严峻挑战。“健康城市”正是基于城市发展带来的系列问题和由此深刻反思后提出的崭新命题。打造健康城市,不仅需要大力推进健康社会环境的建立,更要大力推进健康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向全民宣传健康知识。只有将更多的健康理念根植于民众心中,才能真正实现健康中国的中国梦。 作为徐州卫生事业的“掌门人”,徐州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党委书记吴宪对于打造健康城市、做好“医疗惠民”这篇大文章有着深刻的认识:解决广大群众最急切、最直接、最现实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给广大群众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和实惠,是医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徐州医疗卫生系统正是着眼于这一目标,一方面打基础,通过政府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医疗卫生环境,同时把市级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乡镇,让群众在家门口解决看病问题;另一方面是强队伍,加强名医、名科、名院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让急难重病患者不出徐州市就能得到有效医治。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不断引进和吸收国内外优质的医疗技术资源,这样的“内外兼修”,让徐州百姓在医改中的获得感日益增强。 ■对话 龙头带动 引领区域医疗高地建设 对于徐州医疗界而言,“健康江苏全媒体大讲堂徐州站”活动无疑是一个具有权威性和形象力的医学交流平台。我市各大医疗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围绕如何助推徐州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杜钟祥 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杜钟祥看来,推进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一体化,是夯实医院发展大厦的根基,也是发挥地区强院辐射带动作用的根本保障。多年来,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致力于打造突出特色,管理思路明确清晰,创建肾内科、口腔科等8个科室。医改工作成效显著,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获得国家示范医院奖项和全国医院五星管理创新奖。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建立医疗联合体,开展社会公益事业,包括微笑列车、防盲防聋和两病一体化管理等,2016年成功晋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医院建设方面2015年10月破土动工,到2017年底建成医疗、教学、科研、康复的一体化医院。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徐开林 “作为龙头,更要抢抓改革机遇,推动创新发展。”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徐开林认为,创新是一家医院得以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一家有着120多年历史的省级大院,徐医附院凭借着综合实力在周边百姓心中享受较高的认知度和口碑,接诊患者中,外埠患者的比例近40%。多年来,徐医附院一直致力于推动强身和瘦身改革,拔高人才、学科、科技等优势,实现做强医院的目标。取消一二级手术补贴,增加四级手术奖励,提高二级以下医院不能收治病人的竞争力,慢性、康复期病人,急性期后可下转的病人要求积极下转,严格要求临床科室按照分级诊疗病种目录收治病人。下一步该院将重点打造麻醉科为国家重点专科,擦亮“名医、名科、名院”品牌,为更多的患者撑起健康保护伞。 徐州市中心医院院长张培影 质量管理是医院工作的生命线,是管理的核心内容。徐州市中心医院院长张培影认为,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医院质量管理的基础,强化监督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着力点,完善的组织体系架构是医院质量管理的保障,全员、全部门参与是医院质量管理的关键。近年来,徐州市中心医院“以真诚为患者,永远是朋友”为理念,很抓医院质量管理。利用完善的管理系统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满足患者个性化的临床需求。 徐州市中医院院长王培安 “健康城市的建设需要全民的广泛参与。”对于这一观点,徐州市中医院院长王培安表示非常认同。他说,健康城市的打造不仅仅是医疗卫生系统的事,而是一个全方位、系统化的综合工程。目前,社会上存在着诸多伪科学、假养生的现象,导致人们谈到养生时,不敢轻信。中医,其实入门很容易,因此有的人往往学了几个月的基础常识后,就自称中医,夸夸其谈,传递错误的医学知识。这亟待专业人士去伪存真,传递正确的健康养生知识,推进全民健康事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徐州市中医院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助力健康徐州,服务淮海经济区群众。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院长黄大文 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实施,给肩负妇幼生命健康重任的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省妇幼保健重点学科和徐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坚持提前谋划、落实措施,全力应对生育潮的到来。通过增加产科病房、改扩建新生儿医学中心、增加生殖医学中心用房、扩大超声诊区等有效措施,从硬件设施建设到人才储备等方面着力提升“接待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徐州及淮海经济区孕产妇的需求。 徐州市儿童医院院长范从海 科研能力决定一家医院的未来发展空间,这也是作为一家区域儿童医疗中心理应具备的责任担当。在徐州市儿童医院院长范从海看来,唯有科技创新才能做好“兴业强院”的大文章。通过不断创新儿科专病诊疗模式,近几年来急救能力、外埠患儿就诊的比例逐年上升。医院立足医联体建设,成立淮海地区儿科医师联合体协作组,开展精准帮扶,对口支援,管理帮扶和临床帮扶等工作;组建微信圈规范管理,开展远程会诊,搭建起覆盖淮海地区的儿科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区域儿科医疗一体化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