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创业活力迸发 “赢在徐州”2016双创大赛搭平台促创新 |
■编者按 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2016年度“徐州市创新奖”评选工作经过立项备案、中期评估和年终评审等程序,于今年年初评出60个创新项目。为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氛围,挖掘各地各部门创新潜力、激发创新动力、提升创新能力,本报从即日起开设“创新进行时——2016年度‘徐州市创新奖’获奖项目展示”专栏,宣传获奖项目的成功经验。 ◎本报记者 范海杰 15项分赛事贯穿全年、直接参赛人数突破20万人、新引进高层次双创人才227人……2016年2月以来,我市举办了以“赢机会、赢支持、赢未来”为主题的“赢在徐州——中国徐州创新创业大赛”,在全市上下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引领了全社会的双创潮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赢在徐州”2016双创大赛荣获2016年度“徐州市创新奖”党群系统唯一的一等奖。 激起创新创业潮 “背诵一首五言诗。” “收到,现在背诵《静夜思》……” 去年3月底,在团市委主办的“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路演PK赛决赛现场,一个“听话”的小机器人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眼球”。这是大学生创业者张宁在演示教育机器人,期待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开发。 从2016年2月起,我市举办了“赢在徐州——2016中国徐州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计划、教授创业、职业技能、科技创新、青年电商等15项分赛事相继成功举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激发了各个社会群体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从年龄看,有80多岁的耄耋老人,也有十几岁的中职学生;从知识层次看,有享誉世界的“诺奖”得主外籍院士,也有普普通通的产业工人、农家妇女。据统计,直接参赛人数突破20万人,大赛“一网一端两微”全年总点击量达到280万。 在双创大赛的带动下,82岁高龄的石尧梁老人制订了创业计划书,设计创立“家庭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计划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电力网络转变为能源共享网络。“创业创新不分老幼”,石老说,正是双创大赛的举办让他坚定了创业理想。 大赛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号召力,得益于组委会创新组织形式,全力扩大参与范围。大赛筹划伊始,就明确在组织理念上,突出“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引领社会双创潮流”,明确参赛范围宜宽不宜窄、形式宜多不宜少、时间宜长不宜短,最大程度扩大社会参与;在赛制设置上,电视赛事周周见、铸品牌,分项赛事月月推、出亮点,年底决赛强声势、掀高潮,各有特色,贯穿全年。 引来人才项目落地 在去年5月举办的“赢在徐州——项目路演周”中,包括两位院士、18位千人计划专家在内的共计160余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齐聚徐州,路演最新科技成果。这其中,来自美国的坐拥15项美国专利的毛国平博士在新材料领域颇负盛名。去年,他被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全职引进,担任技术副总,被评为2016年度双创大赛的“双创之星”。 毛国平博士是双创大赛招才引智的典型之一。在去年的大赛中,市人才办会同相关部门,连续举办了“项目路演周”、“高校科技成果对接周”、“徐州籍高层次人才家乡行”等三大招才引智活动,并打造了“周二路演吧”常态路演活动品牌。去年我市新引进“诺奖”得主、“两院”及外籍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领军人才45名,新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27人,其中一半以上参与了大赛相关活动。 通过大赛,一项项务实合作“落地生根”。大赛主办方分别联合中关村信息谷、绿地集团、市人社局等单位,举办了“项目路演周”、“高校科技成果对接周”等重点活动,与中关村信息谷共同创设了“周二路演吧”,既推动了大赛开展,也吸引了项目入驻有关平台,实现合作共赢。 各牵头单位以赛事纳入市级赛事为契机,一方面着眼于赛事影响力提升,一方面立足于更好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活动形式和内容等均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各经济园区、众创空间和创新型企业安排精干力量,自始至终观摩路演,积极寻找合作意向,许多载体和企业还邀请路演专家实地考察、深入对接洽谈。 树起双创新品牌 项目路演周、双创会客厅、数学建模大赛……2016年全年,创新创业大潮席卷彭城大地,点燃了民众激情,焕发了城市活力,奏响了时代最强音。 回顾全年各项赛事,可以发现,社会各界的热情参与,提升了赛事水平,也激励着各单位下功夫组织活动、按序时推进赛事,营造了良好双创环境。 “高校科技成果对接周”组织了22所高校的197位专家在两个场地开展对接,高校领导称赞“规模力度罕见、堪称大汉雄风”;市人社局对职业技能大赛优胜选手进行集训,在省“第三届技能状元赛”中总成绩跃居第三,创历史最好水平;团市委“创青春项目PK赛”,孵化5个项目进驻园区,“木牛流马机器人”项目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名…… “赢在徐州”2016双创大赛提升了我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大赛期间莅临我市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参赛选手,普遍对我市的城市风貌、产业发展、双创氛围给予高度评价。随着赛事影响扩大,开封、淮北等近10个兄弟市来徐交流双创工作经验。据中关村信息谷统计,大赛举办以来,先后有76批嘉宾考察,对“赢在徐州”大赛、“周二路演吧”表现出深厚兴趣。“赢在徐州”成为我市双创工作的一张靓丽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