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聚力科技创新 铜山勇扛大旗

 ◎徐州日报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刘尚魏

围绕“两聚一高”,2017形成诸多年度关键词,科技创新,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必选项。

2017年,徐州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大手笔,多与铜山有关。比如说,高标准打造科技创新核心区——“一城一院一谷一区”,其中的一院“徐州产业技术研究院”、一谷“徐州科技创新谷”皆落地于铜山;比如说,积极培育、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铜山交出的成绩单是,全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9家,2017年的目标是全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量过百……

“铜山有苏北首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徐州高新区,徐州科技创新核心区半数落地铜山,徐州科技创新的大旗,铜山不扛谁扛?”铜山区区委书记王维峰每每谈及科技创新,总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担当。

当然,作旗手不仅要有铿锵的话语,更要有实际的行动。以“一院一谷”形成创新集聚;以创新体系培育创新环境;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在经济新常态下,借力科技创新,铜山已为经济的新一轮腾飞积聚了资源要素,留下了发展空间,插上了展翅高飞的双翼。

以“一院一谷”形成创新集聚

以建成全球优势创新资源集聚区、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助推器定位的徐州科技创新谷,目前尚处建设阶段。这片依托徐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徐州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规划建设5平方公里的科技创新园区,分为起步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科技谷主体区三个主要功能区。目前,位于起步区的大学生创业园已投入使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已完成土地平整,正在施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可完成封顶,明年正式交付使用。未来,这里将成为集国际学术成果展示、高端人才交流、餐饮、住宿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载体;主体区正在进行整体规划,预计将开发建设52万平方米研发办公区,可以满足未来10年发展需要。

“我们是边建设,边引进,边发展。”徐州科技创新谷相关负责人邓辉说。确实如此,虽然仍处建设阶段,但在科技创新谷,创新集聚的效应已日益突显。

位于徐州科技创新谷内的徐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已确定入驻研究院15家,每一家都是相关行业内的“领军”式团队。

春节过后,知名材料学家、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的井上明久,在徐州产业技术研究院特设了办公室,每个月都要来上几天,亲自坐镇,带领自己的团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非晶合金研究所投入新材料的研发和成果转换工作。

5月中下旬,软通动力将正式试运营。作为一家主要从事软件外包的科技创新企业,软通不仅带来了线上创新创业综合平台——“乐业空间”,而且承诺一年带动20家信息服务、软件外包实体店落户科技创新谷,3年带动60到100家落地。

“软通的主业是做软件外包,主要是通过平台,为软件外包企业提供众包或分包服务。落地铜山,我们还有新的科技附加,目前我们正在做创新体验中心,同时建设两大平台——铜山政务大数据平台、跨境电商平台。政务大数据平台将打破信息孤岛,使各政府网站真正实现互通,比如说,老百姓以前办户籍证明要跑公安、工商等多个部门,现在只要跑一个部门就行了。跨境电商平台,可以‘一键’报关、通关、销售。这些科技创新,能让老百姓也感受得到。”软通动力咨询总监管小磊对于公司在徐州科技创新谷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对于科技创新谷来说,这一切都还只是开端。据邓辉介绍,目前徐州科技创新谷正在洽谈多个项目,像西班牙风电设备生产项目、大型桥梁全寿命防护科学研学院已基本达成意向;3月,在徐州科技创新谷举行的一周一次的4场“2017赢在徐州”路演,让科技创新谷又“锁定”了两个浙江省“千人计划”项目,目前正在洽谈之中……

“我们引进的项目以安全科技为主,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为支撑,以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为引领,以此形成科技创新集聚效应。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专门的项目承接区,也就是说,许多创新项目可以就地进行转换。这些科技创新势必将对铜山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甚至可以说是深远的影响。”邓辉说。

以创新体系培育创新环境

在铜山发展的语境中,科技创新不单是一个词,而是一条链,它将政府、企业、平台、高校、金融串成了一条线。“铜山的创新体系是政府+企业+平台+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对于铜山的科技创新链,王维峰给出了这样的解读。

铜山的科技创新将企业和高校联系了起来。通过实施“蓝火计划”,铜山与浙大、华中科大、吉林大学、中国矿大、北科大五所高校联合成立了“5+1”协同创新联盟,同时与沿京沪线、陇海线的11所高校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同时依托辖区内高校较多的天然优势,铜山将区内优势产业和区内高校的优势学科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最终形成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地方优势产业和高校优势学科。

去年9月落户铜山的石墨烯项目便是江苏师范大学李海涛教授带来的研究成果,而他们的科研团队又相继带来了英国剑桥大学、清华大学、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的研究团队,形成了该产业的高层次团队。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还将重点推进矿业大学的雾霾防控研究院、地下气化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高压输配电、电动车)、非晶带材研究院及智能采掘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和环境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等优势学科项目,江苏师范大学的植物生物重点实验室、先进激光实验室系列成果在铜产业化。”铜山区科技局局长刘峤说。

铜山的科技创新将企业和平台联系了起来。截至目前,全区建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10家,其中院士工作站5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9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家,实现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同时围绕现有的科技创新平台,铜山区积极组织区内企业做好众创空间的建设工作,2016年保丰集团、恒源电器、恒鼎安全科技3家单位获批省众创空间。润嘉食品和铜沿农业分别创建了蔬菜产业星创天地和铜山粮食星创天地,并通过了国家科技部认定。

与此同时,国际知名的科研院所也纷纷慕名前来,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今年2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徐州分中心正式挂牌,4月,英国剑桥大学中国创新中心徐州分中心也将挂牌徐州高新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徐州分中心目前正在进行洽谈技术转移相关工作,4月底,将带来一批技术转移项目。”徐州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滕文桦说。

铜山的科技创新将企业和金融机构联系了起来。在铜山,科技金融有专业组织和中介服务平台。科技部门通过“苏科贷”项目的实施,引导和培育区内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区“苏科贷”企业库入库企业达到200余家,累计发放“苏科贷”贷款达87笔,累计贷款金额32200万元,其中2016年新增贷款25笔,贷款额6330万元。

德坤电气便是其中的受益者。这家以为制造型企业提供工业4.0技术项下解决方案的科技型公司,正是通过相关政策,获得了资金支持,完成了《基于工业4.0技术项下智慧空调器工厂》胀管单元样机试车,相关技术得到客户认可,并同意进行全面深入合作。

德坤电气便是其中的受益者。这家生产智能工业机器人的科技型企业,正是通过相关政策,获得了资金支持,完成了空调组装机器人的科技研发,解决了行业难题,继而从“美的”签得大单。

“我们科技创新体系的外延仍在不断扩展,目前正在探索科技创新的社区化服务,让科技创新人才在这里既能解决科技研发问题,也能休闲娱乐,来了就不想走。”王维峰说。

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

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企业永远是真正的主角。让企业发挥能动性,是铜山科技创新的重要一环。

来自铜山区科技区的一项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全区获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5个项目,全部来自企业的自主创新。

格利尔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矿山可见光通信安全保障系统研发及产业化”是五项中的其中一项。在董事长朱从利看来,正是自主科技创新,打开了企业逆市上扬的上升通道。

“过去几年,我们每年在智能控制系统研发方面的投资都达300万元,最初收效不明显,但从去年开始,逐渐开始收获创新红利。靠着科技创新日益形成的技术优势,格利尔去年签下了数个千万元大单。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被彻底打通了。”靠技术优势打赢数场“硬仗”的朱从利,对于企业走科技创新道路的决心日益坚定。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就是要加速推进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铜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目前,铜山区已实现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其中徐州高新区还拥有4家国家级研发机构,今年力争再申报一家。

而徐州高新区草拟的《促进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目前正在征求各方意见。在这份征求意见稿中,获得国家、省、市发明专利以及专利申报大户企业皆有具体的量化标准。

“去年,铜山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566亿元,申请专利5304件,授权专利2186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09个,市级高新技术产品135个。各项数据跨越式增加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学会了运用专利‘攻城略地’,实现创新驱动。”刘峤说。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企业“攻城略地”,铜山创新活力不断提升。一个有关科技创新与经济腾飞的良性循环已然延伸开来……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7-04-12/390525.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