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评论员 市委书记张国华指出,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积极抢抓省委省政府支持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机遇,加快打造极具实力、令人信服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进一步释放新型城镇化的巨大潜力。 中心城市建设,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发挥“三个作用”、推进“两聚一高”、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没有哪一项目标和任务离得开中心城市的承载和牵引。中心城市的打造离不开城市影响力的提高,这种影响力体现在实力方面,要利用好我市在产业、交通、区位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来形成供给能力和吸引力,全面增强城市综合实力。 强化中心城市建设,要争当区域发展龙头。省委省政府对我市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定位明确、寄予厚望。省委书记李强提出“1+3”的全省区域功能划分构想,再次强调把我市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与苏南、南通等地一起成为当前江苏发展的主要发动机。我们要放眼全省乃至全国区域发展,高起点谋划推动徐州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深入开展区域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研讨,推动淮海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强化中心城市建设,要突出打造“四个中心”。坚持以产业聚人、功能留人,突出“四个中心”主攻方向,分别研究制定专项规划,排出重大功能性和支撑性项目,增强对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资源要素的集聚力和吸引力。着力抓好15个重要功能集聚区建设,推进成片开发、混合开发、融合开发,推动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现代商贸、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加速集聚发展、形成特色优势。 强化中心城市建设,要加快提升城市功能。认真落实“功能和项目建设推进年”部署要求,加大力度向上争取对我市高铁、高速公路网、港口建设等项目的支持,扎实推进徐宿淮盐铁路、徐连客专、轨道交通、高架快速路、观音机场二期、亿吨大港等重大工程,进一步提高我市重大基础设施承载力。加强城市信息、环保、水利、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快速路网体系,疏通城市“毛细血管”,打造“精致、细腻、整洁、有序”环境,提高城市宜居宜业水平。 强化中心城市建设,要构建新型城镇体系。牢牢把握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阶段规律,加快完善中心城市、中等城市、中心镇(小城市)、特色镇、新型社区“五级新型城镇体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强大引擎作用。大力促进县级中等城市提升规模实力,沿交通干线、沿边界布局一批城镇和片区中心,重点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培育一批新型社区示范点和美丽康居示范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