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我来了!” ——徐州小伙段培法南极气象科学考察记(一) |
编者按 去时正值深秋萧瑟,归来已是初夏明艳。12000公里的征途、522个日夜坚守,4月11日,中国第32次、33次南极考察队队员段培法,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返回中国,本报记者第一时间对他进行了采访,记录这位江苏省气象部门参加南极科考第一人、徐州南极科考第一人,深入南极进行气象考察的故事。敬请关注本报对段培法的系列报道。 ◎本报记者 吴悠 从2015年11月7日至2017年4月11日,来自徐州市气象局的29岁小伙段培法,克服生理、心理和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在南极中山站圆满完成了大气化学观测、温室气体样品采集、地面气象观测等南极气象考察任务,让青春在零下40摄氏度的南极中山站绽放,成为了江苏省气象部门参加南极科考第一人,同时也是徐州南极科考第一人。 经过重重试训 成功入选第32次南极科考名单 段培法是个土生土长的徐州小伙,又黑又瘦是记者见到他时的第一印象,“瘦也没瘦,就是在南极晒黑了。”段培法微笑着向记者说,给人的感觉十分腼腆。 在去南极考察之前,段培法已经是徐州气象探测中心的“老同志”。他2011年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多年来,凭借着徐州气象局领导、同事的关心帮助和个人的勤奋努力,在地面观测、高空探测、设备保障方面取得了出类拔萃的成绩,多次获得“中国气象局质量优秀测报员”“江苏省气象局质量优秀测报员”称号,成为了徐州市气象局的业务骨干。 2013年底,中国气象局遴选3名南极越冬气象科考队员,段培法经过徐州气象局推荐,经过省、国家层层选拔之后,成为了南极科考预选队员。 “因为去南极需要强大的心理和身体素质,所以前后多次对我们进行了全面体检,极地考察主管部门还对我们的身体、心理等方面进行了测试,另外,我们还在黑龙江中国极地考察训练基地进行了野外生存技能培训。”段培法介绍说。 野外技能培训内容主要是爬雪山、挖雪洞、野外使用GPS、搭帐篷等极地生存技能,每天早晨还要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低温晨跑,在这么冷的地方,还要高强度体能训练,这给高高瘦瘦的段培法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和挑战。 尽管试训非常严格,但段培法从未想过放弃,因为他知道自己代表的是徐州、是中国,能够走出国门,为我国的南极科考事业作出贡献,再苦也值得!凭着对南极科考的强烈渴望,经过不懈的努力,段培法终于成功入选第32次南极科考名单。 路程艰难险阻历时一周穿越魔鬼西风带 2015年11月7日,随着汽笛响起,“雪龙”号破冰船驶离上海港口,段培法开始了为期一年多的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之行,“手足无措”“惴惴不安”八个字是段培法形容自己刚登上雪龙号科考船时的心情。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是我国唯一一艘专门从事南北极科学考察的破冰船,去往南极,只能乘坐“雪龙”号,这让从未坐过海船的段培法,体验到了“一天三吐”的晕船生活,“身体躺在床上,没完没了地体验螺旋式失重与超重,吃饭就是为了完成任务。”段培法说。 当然艰难险阻不止于此,在去往南极的路上,段培法还迎来了南极之行的第一次严峻考验——穿越魔鬼西风带。 所谓西风带就是在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南侧,在南纬40度至60度附近,有一个环绕地球的低压区,常年盛行五六级的西风和四五米高的涌浪,7级以上的大风天气全年各月都可达10天以上,是进入南极必经的一道“鬼门关”。 段培法回忆道,“当时海上涌起的海浪约有五米,风力达到了八级以上,船头撞起十几米高的浪花,船被风浪挟裹摇晃剧烈,这种船舶的上下起伏和左右摇摆让大部分考察队员都卧床不起,这种情况至少持续了一周时间。” 经历风雨终见彩虹段培法和队员们到达中山站 “海上的生活摇摇晃晃,但在逐步熟悉自己的队友后,大家相互团结、互相照应,给了我坚持的动力。”段培法觉得,只有经历了晕船之后才算是真正的科考队员,而积极乐观面对困难,才是接下来克服各种挑战的必备条件。 在历经菲律宾海域的防范海盗、西风带的肆意狂虐、浮冰区的艰难破冰后,船上的气氛也开始活跃起来,队员们的脸上充满着喜悦,因为离终点越来越近了。 据段培法介绍,当时队员们都走出房间来到驾驶台或甲板上,看到成群的企鹅或海豹出现在浮冰上,大家非常兴奋,早已把晕船时的痛苦滋味抛到了脑后,拿着相机赶紧拍照。 段培法说,这才是“经历过风雨,终见到彩虹”,尽管到达南极之后,还将面临更多挑战,但在经过这些之后,自己为南极科考作贡献的心更加坚定了。 经过接近一个月的艰难航行,12月4日,段培法与其他参加第32次南极考察的队员们换乘直升机,成功抵达中山站,正式开始了南极科学考察工作。 “南极,我来了!”望着这片冰雪常年覆盖的白色净土,新奇、兴奋、责任等种种情绪一同涌向段培法,更加严峻的挑战还在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