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民生 ——记丰县“大走访”活动二三事 |
|
◎徐州日报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石培明 刘桓宇 全省开展“大走访”帮扶活动以来,丰县向全县371个行政村派驻371名村(社区)第一书记,一人驻村,全员参与。4个月来,全县一万多名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倾听群众呼声,征求群众意见,把群众的“小事”“急事”当“大事”来办。一件件实事,一件件小事,看似琐碎,却是丰县“大走访”帮扶活动的生动诠释。 “小故事”里见真情暖民心 丰县顺河镇土囤村重病患者孙基光已年过六十,由于没有身份证一直不能领取养老补贴。县委宣传部党员干部在走访时了解这一情况后,当即和县镇有关部门联系,为孙基光办理了身份证。目前孙基光已正常领取农村养老补贴。孙基光家人激动地说:“这一百多块钱就能解决俺家一个月油盐酱醋的开销。”看似一件小事,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就是一个大事。 丰县各包挂单位及时办理走访过程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对群众家庭个性问题通过“12345”政府服务热线协调解决,对群众普遍反映的共性问题,分类进行梳理,健全完善了意见收集、分类交办、办理回复、跟踪督办、销号办结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研究会商难题,推动问题加快解决。截至目前,全县共走访家庭181860户,走访企业418家,走访基层党组织905个,发放问卷71434份,梳理问题1806条(其中共性问题1508条,占83.5%,个性问题298条,占16.5%,解决437条,占24.2%)。 借助“小故事”解决大民生 “谢叔叔,我会好好学习,听老师和爷爷奶奶的话,长大后和您一样当第一书记。”这是丰县驻边庙村第一书记、县教育局局长谢辉在走访时,留守儿童孙巧巧向他说出的一番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孙巧巧现在顺河镇边庙小学四年级读书。这个10岁的小女孩父母都外出打工,和弟弟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谢辉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立即对全村留守贫困儿童进行筛查,深入全村8个留守儿童家中进行走访,了解了他们学习生活情况。5月13日,在谢辉的联络下,8位女性教师与这8位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的“爱心妈妈”。 全县有多少这样的留守儿童?如何给全县的留守儿童送去关爱救助? 丰县教育局和妇联一起为全县留守儿童定制健康成长“百宝箱”,留守儿童的具体信息以及家长务工单位、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等内容一应俱全。学校指定专人负责建档、管理及联系工作,并及时补充或更新记录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得以加强,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为留守学生安全成长筑牢了一道道坚实防线。 丰县在“大走访”活动中坚持分层负责,分类解决基层反映的问题。属于县、镇层面应该解决的,及时明确责任,解决到位;对涉及到上级相关条线的,要帮助反映、跟踪催办;对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向群众说明和解释清楚;对需要面上研究的重大问题、共性难题,要及时转交相关部门,认真组织专题调研,提出工作建议。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推动各类问题有效解决。 讲好“小故事”促进大走访 5月19日,由丰县大沙河风景区管理处、大沙河镇党委政府主办的丰县“第一书记”公益宣讲暨“最美家庭”表彰会在大沙河六座楼村举行。宣讲人不是县机关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也不是镇里的党员干部,而是全国道德模范谢淑华和中国好人刘景全。台上宣讲人孝老敬亲和热心公益事业为主题内容的讲演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党员群众。 为进一步发挥典型人物模范带动作用,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丰县县委宣传部组织县镇好人工作室到各镇村进行义务宣讲,通过各种文艺方式传递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正能量,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升基层文化内涵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