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西融汇中的“开然心境” ——访旅英跨界艺术家李开然 |
◎徐州日报记者 刘苏 《5A艺术中国当代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暨开然人物画精品展》正在徐州美术馆(艺术馆)展出。李开然独具一格的画风和创作手法,激起徐州观众的浓厚兴趣。画家的这种画风是如何形成的,她又是以怎样的艺术理念作画?日前记者对李开然进行了专访。 绘画爱好与生俱来 李开然,旅英跨界艺术家,归国华侨,曾在中国和英国各获得博士学位。这样的人生经历,让她对中国画有着迥然不同的理解和创作理念。开然的画风被评价为“果敢跳跃、中西兼得,有古风,有新意”,其水墨作品油画作品各具特色并具有文化性的隐喻张力。 李开然从小就喜欢画画,但因为父母那一辈对美术的“偏见”,认为美术是学习不好的孩子不得已才去学的,所以成绩优异的李开然被迫选择了和美术相关的建筑专业。好在大学五年期间一直有美术课,每周都有写生课、素描课、水粉课、色彩课,这些都让她觉得很有趣。 在国外八九年的生活经历,李开然觉得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近距离地看以前仰慕的世界名画。“这个作用非常大,因为之前不管是怎么学,所有的世界名画都是在印刷品上去看的,远远比不上在美术馆近距离地看,而且是长时间地看。”李开然说,“国外的美术馆和画廊体系非常丰富和充实,并且都是公开展示的。国内现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比较现代的美术馆,但美术馆只是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其实它的软实力应该更重要,像徐州美术馆,每年有七八十场的展出,这在国内都是软实力很强的一个馆。” 中西理念下的“观心” 继前年、去年,这是李开然第三次在徐州美术馆办展。一年一展,她的画做出了什么样的突破?李开然介绍,本次人物画精品展,以“观心”为题,也即是人物绘画的主旨,希望能够观色而察心,通过作品的形式,唤起精神上的呼应。观者在画作前驻足,不仅看到整体的形和色、笔触和材质,还应该通过这些看到更多形而上的东西——精神世界的、感性的、哲理的、体悟的。 “从画种与材质上讲,我的绘画并不能简单归并为中国画或西画,因为我所用的纸张材质是中国传统的宣纸,也用了传统的国画装裱方式,但是颜料方面并不是囿于水墨,而是大胆尝试了油彩、水粉、丙烯、水墨,摸索它们之间的融汇及探讨可能的新意,并通过西方绘画的阴影立体关系和中国传统的水墨晕染、勾勒、皴檫等,来共同塑造想要表达的人物形象。一幅很大的画像,在整体性笔法上是写实的,而局部的描绘却又是抽象的:色块、线条、点染之间的交融。”李开然介绍。 在艺术创新中,李开然一直想表达的是关于黑的分解。这次展出的很多人物画,比如《童年》《爱马仕》等等,其实是一个逆光的人物剪影效果,但是逆光中的黑色永远不会是单一的黑色,在逆光环境中,它与光源、背景光、环境光的交互影响,以及通过人眼的主观感受,会变成一种艳丽纯色的交汇融合的状态——这是与眼睛的生理特征及感受力相关的,也是和颜色的元色分解融合及色度理论相关的。绘画是一种将感受分解再通过具体形象来表达的过程,逆光的形象存在着某种跃动性、夸张、变幻、不稳定的特质,而画作中所有单个的跳跃的颜色,又会汇总成为一种整体的“黑色”感受,这不是一个静止的图像,而是一种有时间性的、有过程性的、有交互性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