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光扶贫”更有温度 ——我市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纪实 |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海杰 在新一轮脱贫攻坚中,徐州市纪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严格按照中央纪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求,结合廉洁政治“三清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提升政治站位,紧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力开展“三项治理”,强力推进 “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建设,深入推进产业扶贫,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切实把再监督、再监管融入到扶贫领域各个环节,为徐州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坚持精准发力明确专项治理主攻方向 “农村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以‘精准’监督,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确保中央、省、市脱贫攻坚等惠民政策‘精准’落地,取得成效。”徐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董向阳表示,全市聚焦精准扶贫、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惠农补贴发放领域启动“三项治理”,制订下发实施方案,以精准监督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落实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扶贫责任不断夯实。侧重抓“抓两头、带中间”,盯住建档立卡户和成效评估这“两头”,强化对扶贫资金拨付使用过程的监控,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建立常委包挂制,市纪委领导各负其责,对市重点帮扶地区实行一对一定点监督,定期到对口县区调研走访,对履责不力的地方党委、纪委负责人进行约谈、问责。从县(市)区的脱贫攻坚工作着手,聚焦党委、纪委落实“两个责任”情况,以及市农工办、农委开展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风险点两方面重点内容,持续不断地把监督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引向深入。全市各地纪委紧盯脱贫攻坚工作中有令不行、有责不履的主责部门和审核不严、放松监管的监管部门,铁面执纪,严肃追责。 “三资”管理规范透明。一镇村会计李某利用协助镇政府办理农村低保工作之际,将本村三户村民低保存折长期截留在自己手中,冒领和截留村民低保款75394元。该会计被查处后,当地纪委对监管失职的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在此基础上,督促农工办举一反三、深入研究,全面推行“村务卡”试点工作,资金往来结算必须全部通过银行转账或“村务卡”进行,逐步实现“非现金化”,以提高资金管理使用的安全性和透明度,从源头上预防财会人员坐收坐支、截留挪用。同时,督促市农工办、市财政局等部门改进村务经费预算管理,提高“三资”运行的规范化和透明度。 惠农资金长效监管。惠农补贴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十三五”期间,徐州各类惠农补贴资金达数亿元,数额巨大,监管任务艰巨。“惠农补贴的违纪主体是村组干部,问题主要出现在补贴发放环节,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违纪问题相互交织。”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道,鉴于此,市纪委将惠农补贴发放专项治理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同步推进,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同时,市纪委督促相关主管部门重点检查惠农资金发放流程是否科学、环节有无漏洞、信息是否公开、发放是否到位等,列出问题清单。督促财政部门优化支农惠农投入机制,实施惠农资金整合试点,构建统一的惠农资金发放信息平台,实现动态实时监管。 实行“阳光扶贫”让好政策落到实处 “七年了,一直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早知道有这种高科技,借我十个胆子也不敢。”一基层村干部李某被立案调查时悔恨不已。在此之前,他隐瞒作为赡养人的信息,为父母办理“低保”长达七年。 类似这样的案件并非个例,但这些案件,既没有群众举报,也不是上级交办,是徐州“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对精准扶贫进行监督后而精准查处的。 “大数据比对,最大的好处是能够精准发现问题。”徐州市纪委工作人员介绍说。 我市共有低收入农户262838户、682202人,在今年6月份由市民政部门牵头开展数据比对工作,以农户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标识,与12个部门开展16项信息比对,既发现剔除存疑信息,又对符合条件的进行增补。 像这样对帮扶对象的全覆盖核查,就让一批“扶假贫”现了原形。同时,帮扶资金的全口径监管、帮扶项目的全流程固化、帮扶工作的全过程留痕、帮扶责任的全方位督查、帮扶情况的全社会监督、帮扶政策全落实汇总、帮扶异常的全天候预警,系统的这“八个全”,使扶贫工作全过程公开透明,大数据全程跟踪,确保了“真扶贫、扶真贫”。 “‘阳光扶贫’监管系统,深化了源头治理,使监管更精细、更有效、更严格,保障了每一项扶贫政策落实到实处,保证每一分扶贫资金用在明处,推动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要求不折不扣的落实。”市纪委分管领导介绍道。“阳光扶贫”监管系统是一个协同办公、实时跟踪、动态监管的工作平台,它不是与互联网的简单相加,更是理念、制度、手段、路径等全方位的创新,运用好“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对在扶贫领域发生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实现了对违规违纪问题的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形成了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的责任链条和防范机制,让任何想要弄虚作假的人无计可施。 目前,徐州“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已与财政、残联、公积金、国土、工商、人保等部门业务系统实时对接,实现了扶贫对象、比对预警、行业扶贫、资金拨付等信息“毫秒级”的实时互联共通共享。据省残联工程师李成介绍,截至目前只有徐州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毫秒级”实时对接。9月18日,省纪委督查组来徐督查时,充分肯定了我市“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建设成效,认为有亮点、有特色、有效果。市委副书记杨时云、市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夏文达也专门分别作出批示,对于市纪委认真履行监督责任,推动“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强化监督推进打通“最后一米” 发生在农村基层的“苍蝇”式腐败,侵害的是群众切身利益,挥霍的是群众对党的信任。权力不被有效约束,腐败就难以遏制。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履职尽责,建起完善的农村基层“微腐败”整治体系,切实维护基层群众的合法权益。 督促把责任扛在肩上。积极建立“7+2”监督推进机制,督促7个县(市)区党委、政府和纪委扎实履责,重点强化市农委发挥产业引领脱贫致富工作职能,以及市纪委对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纪委履责情况的监督检查两个方面,合力推动各项扶贫政策和产业扶贫、产业富民措施落地见效。尤其把推动产业扶贫、产业富民作为定点监督的重点,强化全市农委系统职能作用,引导各地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等农村富民产业,让贫困户更多分享产业化带来的增值收益和发展红利,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积极构建好、运用好以“两终端、三监督、四群体、五建库、六管理”为核心的“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平台,有计划组织开展重点帮扶地区精准脱贫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及时调查、处理、解决突出问题,推动产业富民措施落实。 挺纪亮剑清障开路。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推动各项扶贫攻坚方针政策和产业扶贫措施落地见效。坚持以执纪审查的实际成效为产业扶贫保驾护航,严肃查处虚构产业项目、套取扶贫资金问题,严肃查处截留挪用、贪污侵占产业扶贫项目资金问题,严肃查处扶贫产业项目资金发放优亲厚友、显失公平问题,严肃查处产业扶贫政策落实推诿扯皮、吃拿卡要问题,对产业脱贫工作不力的进行约谈问责。今年以来,已查处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48件,纪律处分57人,分两批对查处的14起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 市纪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市扶贫领域腐败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统筹推进扶贫领域专项整治。加大了对重点问题的督办力度,筛选情况典型、反映突出、久拖不决的问题线索,通过直接查办、约谈交办、发函督办等方式,迅速推动了问题解决,严肃查处了一批相关责任人。继续抓好重点地区督办工作,结合开展专责监督,把扶贫领域专项治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监督意见书的整改落实。市、县两级纪委也加大了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的执纪审查力度,严肃查处了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等各类违法违纪问题。另外,市纪委充分发挥巡视巡察作用,在巡视巡察中着力发现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加强跟踪督办,持续增强扶贫领域执纪问责工作的强大合力。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制度化的路径、公开化的方法,在机制体制上堵塞扶贫领域以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制度漏洞,积极构建了基层微腐败预防惩处体系,努力从源头上解决扶贫领域和基层微腐败问题。 当前,徐州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牢记使命、勇担责任,精准发力、狠抓落实,以监督执纪问责的实际成效,为发挥“三个作用”、推进“两聚一高”、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