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湖畔劲吹文明之风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
文/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源 图/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艳 眼下,细心的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民发现,身边社会风气越来越好,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者越来越多,文明守礼、孝老爱亲……文明之风吹遍全区大街小巷。 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行一系列活动和措施,不仅城市的基础设施、城市面貌等硬环境有了质的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等软实力也大幅提高。 ◆探索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近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巩固创建成果,大力开展专项整治,加大市政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探索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积极营造“精致、细腻、整洁、有序”的城市管理新环境,进一步提升开发区城市新形象和管理新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完成了对金山桥办事处、东环办事处、金龙湖区域、蟠桃花园周边区域的市容秩序、洗修车、户外广告、违规营运三轮车、车辆违规停放、夜间烧烤、门面房油烟扰民等重难点城市管理问题的综合整治,拆除不符合设置标准的LED电子显示屏、店招标牌、门头字号。对工地扬尘严加监管,裸露土地确保全覆盖,开工工地增设自动冲洗设备。对上路渣土车辆严格审核,形成了核准车队“一车一证,无证必罚”的工作态势。 与此同时,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了振兴大道、规划三号路等12条道路两侧墙体改造;完成了杨山路、洞山路等15条道路不锈钢果皮箱更换;完成了黄金路、广德路等5条道路穿插式机动车护栏及广德路、蟠桃山路等2条道路绿化隔离护栏安装;实施了荆马河北支路、三孔桥路、民营路等13条道路路灯建设;完成了杨山路与广德路、杨山路与龙潭路、金水路与螺山路交叉口等13处路口交通信号灯安装及区内15条道路停车位划线、340个道路路名牌安装、1000个停车泊位施划等。维修路灯87杆,更换电缆379米,花岗岩路牙石修复、铺砌150米,花岗岩道板修复、铺砌135米。这些硬件设施的完善,为开发区创建达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区内老旧公交站台重新喷漆,及时更换公益宣传画面。完成主要街区机非护栏的安装道路标线施划工作,保证了群众及企业员工的出行安全。 在此基础上,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升园区环境卫生水平,做好街巷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每周对各镇办市容环境管理情况进行考核。与区内沿街各商铺业主签订市容环卫责任书,印发2000余份“门前新三包”自我管理倡议书。加大对环卫保洁监管考核力度,实施环卫保洁考核双随机检查及经费核发机制,对不符合标准的予以重罚,抽查的企业随机、作业标段随机,保证了检查工作的公平公正。为保证数字化案件的及时发现、及时派遣、及时处置,实行早8点至晚8点的12小时工作机制。 除此之前,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强考核督办督查工作。在环境卫生、市容秩序、道路设施、建筑工地、停洗车秩序、户外广告、绿化养护、违建治理、镇(街)环境卫生、农贸市场周边等方面制定了工作职责及考核要求、标准,明确科室、责任人。实行创文责任网格化管理,街区人员值守实行两班倒值班制度,采取定人、定岗、定责以及主要街道、重点区域24小时值守的管理方法,使城市管理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和处理,全体队员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辱负重”的城管精神。 ◆打造基层文化阵地为民利民惠民 一直以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徐州市社区(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为契机,通过区、镇(街道)和社区(村)三级有效投入、精细管理、常态运转,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和功能得到质的提高,为丰富和活跃社区居民“家门口”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实地测评标准,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完善阵地建设工程,以增强实效性为根本,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实地测评标准,分解细化硬件建设标准,把解决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场地当成构建和谐社区的一项迫切和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并在实践中总结完善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办法,即“因地制宜抓新建、统筹兼顾抓改建、依据规划抓配套、资金倾斜抓投入、整体推进抓场所”的“五抓工程”。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区4个街道1个镇均建立了综合文化站,81个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大部分室内面积超过300平方米,社区文化小广场70余个,全区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设有道德讲堂、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未成年人活动室、妇女儿童之家、家长学校、健身室等功能室,设施齐全配套。 在积极开展宣传文化、党员教育、市民教育、科普教育、普法教育等“五项教育”基础上,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强化文化服务功能,一方面立足现有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小广场,组织好社区文化活动,在社区举办庆春节、中秋、“七一”、“十一”广场演出、“八一”军民联欢会、居民夏季纳凉晚会、电影晚会等广场演出,丰富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该区积极引导各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上力求创新与突破,每年举办“社区邻里节”、社区才艺展演、社区好人评选、道德讲堂、市民课堂、居民论坛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近期,该区还积极响应市创建办号召,在全区建立27个“图书漂流屋”,实施全区图书交换共享制度,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与参与。 在创建过程中,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升软件配备水平,针对社区软性指标欠缺,公益宣传文化氛围渲染不够等问题,组织现场评比观摩,进一步规范统一台账资料,完善功能室标识牌,提档升级改造文化宣传橱窗(长廊),增加免费开放项目及开放时间表等配备软件。监督各镇(街)确立专业文化管理干部及文化辅导员,通过定期组织学习培训,提高了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出台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办法以及激励机制,鼓励先进、树立典型、鞭策落后、催生服务,突出发展社区文化,更好地满足了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让居民长期享受创文带来的成果 为巩固创文成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市容环境管理、公益宣传和民生改善等有机结合,在景区管理、社区小区、农贸市场、交通秩序等领域持续开展综合治理,保持创建常态长效,做到创建为民惠民利民,让居民真正感受到创建带来的成效。 按照精细化、市场化、网格化、长效化管理要求,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严控店外经营、流动摊贩等各类问题回潮。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做到环境卫生经得起细看、公共秩序经得起细评、窗口服务经得起细挑、基础设施经得起细查。全区道路市场化保洁达到100%,老旧小区、城中村及城乡接合部村、背街小巷环境焕然一新。实施“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打造了坡里、三孔桥、桥南头、桃园、晓山、佟村、西贺等一批示范社区小区。 加大创文资金投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补齐环卫、社区、道路、无障碍设施等创文短板,实施垃圾收运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在高铁生态商务区二期新建垃圾中转站1座,购置5台垃圾运输车;实施老旧小区整治工程,计划完成14个老旧小区、17个拆迁安置小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工程,新建提升10个村级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突出道路建设,完成88条道路硬化和4条道路修整。对7个农贸市场整治奖补42万元;投入613.49万元,对40条主干道沿街围墙进行改造,建成2.5米高公益广告宣传墙。 严格按照划片包干、网格管理、上下联动的方式,再接再厉,巩固创建成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方面紧盯主干道、商业区、大型超市、旅游景区等繁华地段创建,另一方面突出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偏僻角落整治,做到街容市貌干净整洁。围绕社区建设、物业管理、文化惠民等内容,建设了32处景观式公益广告和社区文明创建主题文化长廊等具有开发区特色的创建品牌,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色添彩。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创建,开展市场环境、社区小区、窗口单位等专项整治工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全区市场实施网格化监管责任制,按照辖区街道(社区)及经营户数划分单元网格,明确网格人员包片责任区,细化单元网格具体工作职责,确保监管覆盖面100%。取缔农贸市场 200 米范围内马路市场,清理占道摆摊业户126家,拆除占道摊位50余个,安置蔬菜流动业户65家。清理店外经营235处、流动摊点108处、露天烧烤17处、野广告316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