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跨越国度的“生命馈赠” “星星”的“生命种子”顺利完成使命 |
|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孟祥 “我们的女儿在这样的异国他乡可以找到完全匹配的供者已经是一个奇迹,而这样一位陌生的供者竟像天使一样善良地同意捐献骨髓给我们的女儿……”这是一封来自巴基斯坦患者家属的感谢信,信中这位被唤作“天使”的捐献者是咱徐州姑娘,名叫刘星星。 12月5日中午11时45分,历经近4小时的循环采集,从她身上采集的71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浊液被紧急送往北京,并于当天晚9时许被输入那名巴基斯坦孩子的体内。这一袋来自“星星”的“生命种子”完成使命,成就了这份跨越国度的“生命馈赠”。 昨日,记者从医院得到最新消息: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正在北京接受移植后的抗感染治疗。该患者也是第一位在我国大陆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外国人。 昨日上午,刘星星顺利出院。 “能完成跨国捐献,这是一场缘分!” 12月5日,对于志愿者刘星星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国际志愿者日”。这一天,她要完成三年前的那份“生命许诺”。 2014年8月,当她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时,她想的只是“为别人做些什么”的简单愿望,却不知这颗种子将在三年后“开花结果”。 今年10月,当接到徐州市红十字会通知,得知她的骨髓DNA与一名巴基斯坦籍患者配型成功时,她很高兴。“真没想到,真的能够帮到别人!”她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捐献请求,她的家人也给予充分理解与支持。为了早日帮助这位外籍加急患者,她积极做好配合工作,仅用5天时间就完成了高分辨配型,最大限度地缩短捐献流程。 从初配相合,到高分辨相合、体检合格,到正式入院,历经49个日夜,最难挨的不只是患者,还有这颗出彩的“星星”。49天里,她按计划锻炼身体,保持清淡饮食,规律工作生活,就连正常的出差也随时请示报告,为的就是兑现当初那份承诺。 “能完成跨国捐献,这是一场缘分!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生命都是一样的,我非常珍惜这次捐赠机会,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刘星星感慨地说。 “有了大家的鼓励,觉得力量一直都满满的!” 冬日初阳,徐医附院的病房里充满爱的温暖。“中巴两国 爱心传递 生命延续”的红条幅高高悬挂,泉山区红十字会青少年志愿者为她亲手制作的“幸运星”被摆放在床头。 “你为中巴两国人民友谊作出了贡献!我代表市政府、代表全市人民来看望你,祝你早日康复!”上午9时31分,副市长李燕专程来看望刘星星。一进病房,李燕就竖起大拇指称赞她说:“我们为你的勇气感到骄傲,充分展现了徐州年轻人的风采!”并对她的父母说:“感谢你们两位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女儿!”随后,李燕现场为刘星星颁发了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和红十字奖牌。 “能代表咱中国人为中巴友谊做一点点事情,我感到非常开心!”刘星星响亮地回答。 近4小时的捐献过程中,刘星星的亲友、单位领导同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们都赶来为她加油打气。“有了大家的鼓励,觉得力量一直都满满的!”星星开朗地说。 正如她的名字一样,生活中的刘星星像一颗闪耀的“星星”,为人热情、乐于助人,总是能给他人带来欢乐。工作之余,她热心公益,还参加了徐州市扶贫公益项目“萤火虫”计划。 “星星,你今天是最美的!”萤火虫微公益的志愿者们“组团”来看望他们的“家人”,“星星,必须要好好夸夸你,你真是太棒了!” “虽然对方不知道我的名字,但我代表的是中国人” 徐医附院的病房里摆满了鲜花。 12月5日,整整一上午,刘星星的父母一直陪伴在女儿身旁。父亲亲昵地抚摸着星星的头发,母亲轻轻地拉着女儿的手说:“能救人一命,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坚持就是胜利,我女儿好棒!” 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缓缓运转,带着“星星”体温的造血干细胞被不断采集到血袋中。来自北京的医院工作人员已经等待在病床前,并带来受捐人父母的礼物和文章开头的那封感谢信。 11时45分,整个采集过程结束。刘星星拿着带着自己体温的这袋造血干细胞,开心地与之合影留念。医务人员小心翼翼地将这份生命的礼物放进恒温箱内,徐州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部部长张君贤郑重地将恒温箱交到北京院方代表手中。 “请把徐州人民的祝福带到!”临别前,刘星星再三嘱咐着工作人员,“虽然对方不会知道我的名字,但是我代表的是中国人,中巴一家亲,祝愿她早日康复,健康成长!” “星星是中国大陆为巴基斯坦患者捐赠造血干细胞的第一人,也是今年徐州市捐献的第11例。”张君贤介绍,自2009年以来,我市有1.5万名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其中成功捐献的共有70例,今年初配合格有200多例,但捐献成功率只有5%到6%,许多志愿者因为联系方式变更、健康及家庭原因无法完成捐献,所以每一例成功捐献都显得弥足可贵,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个人是很小的奉献,但对患者却是生命的拯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