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影响深远。 2018的徐州,有太多期许与梦想等待实现—— 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将从何处发力? 产业层次和产业支撑力将如何进一步提升? 淮海经济区CBD辐射带动力如何增强? 民生领域短板如何补齐? 农村面貌如何改善? 靓丽宜居的美好家园如何打造? 新的历史起点,徐州将有哪些大动作?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六大关键词,为你“剧透”2018新徐州。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文佳 曲美慧 魏宁 1、关键词:实体经济 习总书记在徐州视察时特别强调,要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经济要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新的一年,徐州将如何围绕振兴实体经济发力?对徐州而言,凸显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产品加快迈向中高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市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创新、富民、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继续实施一批补短板项目。 持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深入落实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产业实施方案,抓好自主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尽快培育四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突出发展供应链物流、保税物流等特色物流和批发零售、电子商务、服务贸易等商贸业态,加快专业市场搬迁改造升级,构建大市场大物流,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集中精力主攻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总投资4662亿元的210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通过强化招商引资、企业兼并重组等措施,力争再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项目。 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在产业平台建设上下功夫,提升平台创新发展水平,形成由开发区、高新区、南北共建园区、跨境跨区合作园区、特色园区构成的开发园区体系。 2、关键词2:城市品质升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心城市不是领导‘封’出来的、更不是自己喊出来的,是要靠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只有经济实力强了、城市能级品质高了、首位度提升了,我们才会有底气,别人才能够服气,这才是淮海经济区真正的‘CBD’”。 2018年,徐州将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建设有地域特色、有文化特质、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城市。 新的一年,徐州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我市将加快建设“米字型”高铁枢纽,实施铁路物流(专用线)发展规划,做好徐连运河规划对接申报,积极推进徐州东部绕城高速公路、睢宁至台儿庄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构建大交通格局。一批一流功能性项目的落地,将为我们的城市带来更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我市将实施科教文化提升工程,启动规划建设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科技馆、会展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等。 新的一年,我市的基础设施体系将更加配套、更加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将不断增强,总投资2820亿元的六大类170项城建重点工程即将启动。将完成市区老旧小区三年整治任务,实施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积极推进“煤改电”采暖和增设外挂电梯,实施2127万平方米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逐步解决停车难问题。 3、关键词3:乡村振兴 新的一年,我市将加快农村新型城镇化,持续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抓好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建设,强化现代农业示范园、特色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培育,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完善“1530+30+130”新型城镇体系,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加快县级中等城市建设,提高综合承载功能、公共服务能力、现代管理水平,促进县城规模适度扩张。扎实推进重点中心镇建设,尽快建成一批领先苏北的小城市样板,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特色小镇。突出新型社区和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体现田园风光、乡村风情、乡土韵味的特色乡村。 创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建设、管护机制,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促进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抓好撤渡建桥,年内新改建道路500公里、桥梁100座,实现村级道路建设新突破。完善农村环卫设施,健全城乡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抓好农村厕改,强化农村水环境、生活污水整治,加大村庄绿化和河塘清淤力度,塑造洁净有序、水清树绿的村容村貌。 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年内确保17万低收入人口和68个经济薄弱村实现脱贫,形成外部多元扶贫与内部自我脱贫的互动机制。 4、关键词4:改革创新 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市将坚持以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推动动能转换,为徐州发展开辟更大空间。 纵深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政务服务更加优质、更加便捷;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不断提升国有经济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投融资机制,规范推行PPP模式,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全方位推进双向开放,加快创建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双向开放改革试验区,争创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同时,启动“一带一路”中格共同市场合作区建设,抓好综合保税区、新沂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开辟新的国际航线,增加航班班次,申创国际快件中心,促进临空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推进国家原生态产地产品保护工作,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鼓励重点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抓好一流创新载体打造,吸引更多国内外一流研究院所落户,打造集人文特色、科技特色和生态特色于一体的城市新片区,促进关键性、原创性和前瞻性技术成果加速实现市场化、产业化;推动骨干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持中小微创新企业加快发展壮大;抓好一流创新人才引进培育,打造淮海经济区人才高地。 5、关键词5:生态建设 新的一年,我们将牢记习总书记“打造绿水青山,并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谆谆嘱托,把徐州建成生活富庶、身心愉悦、蓝天常在、绿水长流的美好家园。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强力推进“263”专项行动,实施大气污染严管严控,不断增加空气优良天数。持之以恒抓好水环境治理,深入落实“河长制”和“断面长制”,开展生态河湖专项整治,保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平稳有序推进减煤减化,从源头上杜绝新增污染。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抓好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积极融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推进山体修复和塌陷地治理,实施植树造林工程,年内新增成片造林4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稳定在30%以上,让城市生态底色更加鲜明亮丽。同时,做好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推动前端清洁化生产和后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打造一批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提高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继续抓好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市和循环经济示范市建设。 6、关键词6:民生实事 今年,徐州在广泛听取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安排了11大工程75件实事,总投资540.8亿元。我市将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打造淮海经济区最安全城市,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期盼。 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健康徐州”建设,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完善公共体育设施,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通过促进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实施“八项富民工程”,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让徐州人民的“钱包”尽快鼓起来。 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深入推行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推动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建成经济适用房12万平方米、公租房9万平方米,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加快建成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努力打造淮海经济区最安全城市。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打造区域放心消费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