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楼的故事”之一 潘楼人的潮生活 |
编者按 地处苏皖两省交界的铜山区三堡街道潘楼村,二十余年来,坚持村庄环境打造、“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和产业富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一起抓,抓出了发展新动能、抓出了农民精气神、抓出了乡村好风貌,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文明村、江苏省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闯出了一条落后偏远乡村走向富裕、文明、美丽、和谐的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视察时指出,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带头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潘楼村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正是践行了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乡村振兴的率先实践者,其“用旗帜引领人、用环境改变人、用文明塑造人、用文化熏陶人、用关爱温暖人”的治村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 ◎通讯员 尚庆迎 魏朝星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明慧 如今在城市,志愿服务活动不算新鲜事,可地处偏远乡村的铜山区三堡街道潘楼村也有一支志愿服务队,而且坚持活动了4年多,这件事让人惊奇;如今在微信朋友圈,建立微信群也不是稀罕事,可潘楼人建起全村的微信群“潘楼一家亲”,这件事让人倍觉新奇,想一探究竟…… 这是潘楼人的新生活,春风扑面,乡风美美。 “做志愿者很荣耀” 听说要采访志愿服务队的事,村党总支副书记侯希美一招呼,刘迎迎、王雪荣、吴远远几个就赶了过来,她们嘻嘻哈哈、叽叽喳喳,一屋子的气氛马上活跃了起来。 “那天,我们正跳广场舞,侯书记过来说要成立志愿服务队,为老年人做好事,大家立马就答应了,多好的事!”志愿服务队队长刘迎迎笑着说。 “刘迎迎在村里做美容美发,喜欢唱歌跳舞,人开朗活泼,有组织能力,也是广场舞队的队长。”侯希美一夸,刘迎迎笑着直摆手:“过奖、过奖。” 侯希美记得很清楚,2014年8月31日,村里针对老年人的服务问题专门开会,村党总支书记张衍刚提议看能不能成立个志愿服务队为老年人服务,当晚,侯希美就到文化广场“招人”,没想到,当场就有5个人愿意加入。 服务队成立后,每周一次到生活有困难的老人家里进行义务服务,帮老人打扫卫生、洗头、理发,与老人一起包饺子、包粽子、说话拉呱,4年里从未间断。 “老人一见我们来,可高兴了,拉着不丢手,问长问短,心里才感动!”王雪荣说,做了好事心里舒坦,当个志愿者感觉很荣耀。 2015年年底,有一次志愿服务队正在90岁的李庆明家搞服务,老人突然感觉不适,大伙赶紧找车把老人送到徐州中医院,由于抢救及时,老人转危为安,事后老人流着泪说,“感谢共产党,感谢这群好孩子,要不然我早埋地下了”。 程艳丽购买了数十件新童装捐给困难儿童、郭雪峰自掏腰包给老年关爱之家更换了新凳子……4年来,志愿服务队为老人、为公益做了多少好事说也说不清,他们的微笑和奉献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村民郭雪峰一家都加入了志愿服务队,而且从不缺席任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16岁的儿子参加重阳敬老活动,学着父母认真地给老年人洗头发、剪指甲,让在场的人深受感动。 潘楼志愿服务队现在已发展到23人,在服务老人、救助弱小、移风易俗、文体活动中成为一支鲜活的有生力量。 “潘楼一家亲” “通知:明天,高新区企业在三堡苏果超市对过便民大厅门前,举行用工招聘会。请宣传一下哦!” “通知:潘楼村寿星广场有免费为老人理发的,请大家相互转告!” “有去三堡的,请帮忙捎带个快递呗!” 这是近期“潘楼一家亲”微信群里的几个留言。 “效果可好了,除了发到群里,大家还相互转发,一下子全都知道了。”群主吴远远说,当初,张衍刚提议建个潘楼微信群,借助新媒体拉近与大家的距离,没想到一建群就受到大伙特别是年轻人的支持,2016年建群,现在群友已发展到234人。 “群友可活跃了,有个什么大事小情都愿意在群里说一说,很多事情就能及时解决。”吴远远说,“你看这条”。 这是一位微信名叫“金马”的群友发的,内容为:我家栽了两次核桃苗,头天栽,第二天就不见了。这事严重影响了咱潘楼人的形象。 “我知道这个事后马上向村里作了汇报,村里马上调看监控视频,很快找到了偷树苗的人。”吴远远说,最后弄清偷树苗的是一位外村的17岁小伙子,他知道潘楼人栽种的果树苗是村里免费发的,就动了偷取之心。最后,小伙子向失主赔礼道歉,返还了果树苗。 “我们潘楼人心特别齐,特别爱自己的家乡。”吴远远说,前段时间,潘楼村参与全国文明村复查和省最美乡村创建,消息一发到群里,跟帖、点赞的人很啦,特别是最后获得荣誉后,满屏都是祝贺声。 “张衍刚书记还专门发了个大红包让大家抢,可热闹了,呵呵!”侯希美笑着说。 “‘铜山发布’微信公众号也发了消息,俺潘楼人都跟着点赞和转发,连小编都夸潘楼人真团结!”吴远远自豪地说。 小小的志愿服务队,小小的微信朋友圈,把潘楼人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增加了村民的向心力、荣誉感,满满的正能量让它散发出异样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