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新上的纯电动公交车。
◎本报记者 刘作霖
通讯员 潘杰 郭爱华
10月31日上午9时许,带着孙女乘坐工业园区至大屯客运站18路LNG混合动力公交车,沛县市民王德旺不时地和孙女聊天。“到大屯的公交车又开了几条线,纯电动公交车几乎没有噪声,跑起来更稳,政府真是为民办了一件大实事。”
与王德旺一样,家住安泰小区的张桦也对公交的印象有巨大改变,公交车再不是以前的冒着黑烟、噪声巨大、破旧不堪,现在城区都是绿色环保的公交车。
民生发展,公交优先。从2014年城区90台公交车,9条运行线路;到现在的266台公交车,21条运行线路;从日均发送2650人次,到现在日均发送1.9万人次,沛县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公交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之路。
民生工程首位 大力支持公交发展
加快推进沛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个体,整合和优化城乡公共交通资源,促进城乡公共交通事业协调发展。
沛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百姓出行、公交发展。2014年9月,沛县政府在苏北第一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对城区和农村客运班线全面实现公交化改造,对加快公交站场建设、推进智能公交系统建设、全面落实城乡公共交通路权优先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县政府资金扶持和补贴,助力公交发展。
“资金上的扶持,解决了发展瓶颈。《意见》中明确对于新购车辆、生产运营、公交刷卡、科技投入和农工班线公交化改造五个方面,经县审计部门审计,县政府给予补贴,解决公交发展的资金瓶颈。”沛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潘群说,县政府还将加快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公交换乘枢纽、公交首末站、停车场等纳入全县重点工程,规划、国土部门将公交站场等用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解决了土地瓶颈。
股份制改造 从体制上解决问题
“现在乘坐公交车,司机都统一着装,而且每到一站都提前语音播报2次,没有了以前不报站、服务不好等现象,我们乘坐公交车十分舒心。”乘客李河东说。
沛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韩方恩说:“沛县城区公交以前有3家单位经营,经营线路都是由个人承包,不仅服务没法统一,而且公交班次不固定,群众反映意见大。”经过统筹客运资源,整合经营主体,从原从事道路客运经营的代理公司、沛县汽车运输公司和原经营城市公交的公交公司合并成立沛县公共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解决了争抢客源、垄断线路等问题,初步形成线路统筹、资源共享、优质便捷的出行服务体系。
在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中,沛县以“政府构建平台、企业经营管理”为总体思路,由政府提供市场、资源、徐运集团输入管理、理念、模式、人才和资金,政府以土地、房产、站场等有形资产以及整个客运市场、政策等无形资产作为国有资产控股控资,徐运集团以资金或车辆参股,解决了体制上的瓶颈。
购新车辟新线路 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潘群说,新公司成立后,先后购置了50部LNG新能源节能环保豪华公交车、6辆LNG公交车、20辆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100辆纯电动公交车,对经营到期的2路公交车全部下线,更新为10米长、大座位的新型公交车,其余新车投放到新辟、调整的其他路线。新型公交车的投放运营,使沛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为安全、舒适、温馨、便捷的出行环境。
为了提高城乡公交覆盖率,2015年新开通17路、18路、19路、20路、21路、22路、23路、25路等多条线路,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受到广大市民一致好评。此外,正在加快新城区加气站、停保场建设,主副城区新建121个智能公交站台,今年底将完成。
在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进程中,对于农村客运班线改造,沛县秉承“成熟一条、改造一条、开通一条”的原则,在有序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作和政府补贴机制完善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公交线路,新辟、调整、优化镇村、镇镇公交线路,作为城乡公交的重要补充。
沛县公共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勇说,为了提高驾驶员服务水平,他们加强了服务投诉管理:成立专门科室,由专人负责电话、网络投诉事宜,并规定答复时限;建立了旅客回访制度,做到件件投诉有记录、有落实、有回复。
经过最新的市民对公交的满意度调查,沛县城乡公交满意度从2014年的30%,提高到如今的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