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顾
近年来,安徽省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产业振兴文章,科学谋划绿色食品、乡村文旅等特色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出更大贡献。
天气渐冷。12月21日,在池州市青阳县合心村,一块块稻虾田里藏着无数的小虾苗,它们不惧冬日严寒,悄然成长,充满了生机,似乎在预示着来年的丰收。
当天,合心村村民章建国去稻虾田里喂养虾苗。每隔两三天,他就要去喂一次。一大早,他在家换上防水靴,装了满满一大袋饲料,跨上三轮摩托车,向着几百米开外的自家水田驶去。
一路上,章建国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幸福。“我这104亩稻虾田,现在每年可以‘一稻两虾’甚至‘一稻三虾’,年纯收入14万元左右,比2022年以前翻了不止一番!”章建国很自豪。
短短两年左右,何以成倍增收?这要从2023年年中说起。
“去年,省财政厅的同志和省农科院的专家来了我们这,在知道村里稻虾田存在产量低、质量差、上市晚的问题后,对我们进行‘稻虾项目’技术指导,而且不要我们花一分钱。”章建国说。
章建国所说的“稻虾项目”免费技术指导,就是省财政厅组织的专题调研组深入村庄蹲点调研行动,省财政厅会同省农科院等相关单位出谋划策,集中各方资源共同支持合心村的稻虾产业发展。
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处副处长马锐介绍,省财政厅联合省农科院在村里实施的是“稻虾综合种养模式转型升级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成果转化项目,项目经费200万元,由省财政出资,省农科院进行技术指导,因地制宜推广育养分离、一稻两虾、稻虾鳖连作共生等新技术、新模式。
“以前我们不懂专业养殖技术,后来专家们来了,我才知道我们的虾属于‘近亲繁殖’,品质差,价格自然卖不上去。现在到了要繁殖育种的时候,村民之间会把自家的虾提前拿出来互换下,然后再繁殖,改善‘近亲繁殖’的情况。”章建国说,他们现在听专家的话,育养分离保证虾苗和成品虾品质,一稻两虾提前上市时间,“捕大留小”让小龙虾分批次上市。水稻、小龙虾丰收后,还能养殖中华鳖或者罗氏沼虾。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须强。在财政资金和先进农业技术的双重作用下,合心村的特色稻虾产业带动了当地农民持续增收。
“如今,通过育养分离等技术,合心村的龙虾不仅质量好,而且上市时间比以前早了一个半月左右,抢占早期市场就能卖上好价钱。”合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美珍说,预计2024年稻虾产业增收约300万元。
“我这些虾苗等到明年4月上旬就能上市了,六七月份龙虾养殖结束后还能再养鳖。种稻虾田有十多年了,除了头两年收益不错,此后越来越差,直到去年,终于有了令人欣喜的好变化。”章建国一边说,一边将饲料均匀地撒向水面,露出欣慰的笑容。
吴美珍介绍,省财政厅牵头的稻虾种养项目,让合心村许多像章建国一样的大户们看到了希望,“章建国们”信心倍增。稻虾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效增加了合心村村民的收入,预计2024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万元,较2022年增长21%。
“有了这暖心支持,现在我坚信只要用心种养,这片水田一定能给我带来应有的回报,我的干劲更足了!”章建国说。(记者 朱 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