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三农 > 正文

春上柳梢头——走进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柳新镇

美丽新农村。

 

繁华的街市。

 

柳新迎宾园。

 

服务业方兴未艾。

 

保丰集团万亩良种基地。

 

 

每个镇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路径和不一样的发展故事。作为全市经济强镇和全市唯一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柳新的发展一直倍受瞩目。那么,柳新到底发展的如何?又是如何发展的?请看——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踏着2016年的新雪,我们走进铜山区柳新镇,追寻前行的足迹,聆听发展的鼓响,白雪覆盖之下,一个崭新的柳新正在默默扎根、出芽,迎接春风的怀抱。

柳新,新柳!

提起柳新,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有人会引经据典:“客舍青青柳色新”,此地原有柳树,离徐州城不远,古人离别时,相送至此折柳方回,久而久之,故名此地曰柳新。好个阳春白雪的名字!

其实不然。柳新镇以其政府所在的村为名。柳新村的名字最早源于明嘉靖年间。当时一柳姓大户在此建庄,遂叫此地为柳新庄。上世纪60年代中期,全镇兴起了一股改地名热,一些不合时宜的“土名”被改掉,“刘家”改为“幸福”,“陈塘”改为“友爱”,“胡坑”改为“团结”。因柳新村已无柳姓人居住,有人提议改名,但没有通过。据说反对改名的是一个落第秀才。他的理由是,柳新就是柳树发新芽的意思,也象征着我们的生活正处在春天里。这个理由得到了当时绝大多数并不能吃饱饭的村民的支持。村民们相信,他们生活的春天已经到来,他们的日子就像柳树发新芽一样,充满了希望!

原来,这个看起来阳春白雪般的名字,却饱含了“下里巴人”最朴素的生活理想!

为了这个理想,历任柳新镇党委、政府与朴实的“下里巴人”一起,着力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民生福祉。春风杨柳万千条。2010年,柳新全镇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十二五”以来,全镇加快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截至去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超2.2万元,是“十一五”末的2.1倍。同时,每年实施一大批民生实事工程,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教育现代化建设成绩卓著,实现教育设备、管理、评价、手段、内容“五个”现代化。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完成50%以上,居民健康档案全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新农合参保率99%。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完善,自然村与自然村之间道路全部硬化,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基本完成,数字电视用户突破1.2万户,群众文化体育生活丰富多彩。

“民之所盼,政之所为。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群众所需所想,针对性安排一批民生实事项目,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该镇党委书记王兴果介绍说,“去年,我们提出‘两年实现两万户、户户都通水泥路’目标,启动实施了村内道路‘户户通’工程。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投资超2000万元,其中镇财政奖补近千万元,新修水泥路面超34万平方米,极大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大幅提高。”

春风杨柳万千条。柳新人的梦想之灯在发展中被一一点亮。

拓荒牛,领墒牛!

从徐州主城区沿徐丰路西行,经柳新镇政府西,在唐沟圆盘道处,刚劲雄阔的拓荒牛傲然挺立。该雕塑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拓荒牛”三字为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所题。这座雕塑记录了当时柳新人的艰难创业史和曾经的辉煌,同时也一直激励着后来人,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奋进。

后来人没有辜负这个期望。一直以来,该镇紧紧围绕“全区率先、全市领先、苏北争先”目标,加快转型发展,着力开拓创新,部分指标实现几何级增长。2004年柳新镇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成为苏北第一个财政收入超亿元的镇。2005年被评为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2006-2010年,连年荣获“江苏省苏北五十优乡镇”、“徐州经济发展十强镇”称号。到2015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6.26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1.26亿元、是2011年的3.5倍、2004年的11倍!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84亿元、是2011年的近3倍。

综合实力迅速攀升的同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能源电力、机械制造、玻璃制品等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进一步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四方建材城成为全市西北部最大的家居建材中心,亿吨大港顺堤河作业区投产运营,镇中心街区小商品零售、餐饮、商贸等异常活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2∶80∶18发展变化为5∶62∶33。

勇挑重担,坚韧不拔,牛劲造就“牛气十足”的柳新,拓荒牛精神,进入柳新人的血液,引领柳新勇毅笃行。

改革,改革!

“综观改革开放以来柳新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依靠煤矿资源起步形成的快速积累期;进入新世纪,资源逐渐衰竭形成的转型发展期;十二五以来,积极适应新常态、着力培育税源带来的稳定发展期。每个阶段发展取得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改革!”柳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梁世龙深有感慨。

大胆开放、锐意进取的柳新人在苏北大地上较早创办起了乡镇企业,走上了工业强镇的道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几乎和苏南民营经济起步差不多同时,柳新人积极抢抓改革开放伟大历史机遇,依托镇内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勇立潮头,大力发展社办、村办企业,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1988年,柳新镇乡镇企业已超百家,其中,年产值超百万的企业14家,超500万元的企业3家。1995年,全镇有企业412家,从业人员近1万人,固定资产达4.5亿元人民币,先后出现了多个上千万元村、千万元厂、亿元村,亿元厂。“当时铜山县有一个政策,集体企业产值超5000万元的村组织负责人可以享受副科级待遇。”柳新镇原党委副书记海兴恩介绍时仍带着自豪,“柳新镇30来个村,有8个村组织书记享受了副科级待遇!这在全县是没有的。唐沟村更是不得了,被誉为‘苏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该村原党委书记艾德福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农业规模化经营也是柳新人大胆改革的重要领域。江苏保丰集团成立于1993年,沿微山湖经营着约1万亩土地,全部实行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当时,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该集团丁培合被评为“全国种粮标兵”,丁养锐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当选为江苏省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股田制是时下农业规模经营的一个新兴名词,而柳新镇马楼村的农民已成为合作社股民3年了。“从2012年开始,我们村的群众陆续把土地交给合作社种植。我们每年不用问事儿,每亩净得1100元。”马楼村3组的杨大爷高兴地说,“现在全村95%以上的土地都交了。”

2012年,该镇迎来了最重要的改革机遇——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根据省相关文件,该镇积极进行机构调整、职能整合,将管理与服务重点向“窗口”部门倾斜,初步形成以便民服务中心和综合执法局为前台进行服务管理,以社会事业局、经济发展局、建设局等其他部门为后台进行支持配合的运行模式。同时,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投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市场监管、社会治安、民生事业8个方面,积极承接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700余项,进一步增强了镇政府的办事能力,极大释放了发展活力。

改革与创新相伴,柳新尽得风气之先,成为区域发展标杆。

嬗变,蝶变!

多年来,与阳春白雪般名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柳新镇区的脏乱差、恶化的生态环境和薄弱的基础设施。

现在变了。柳新的环境开始像她的名字一样,美丽。

柳新集曾因商贩获利多和马路市场脏乱差的环境,被周围十里八乡的居民形象地称为“母猪集”。去年12月底,马路市场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标准农贸市场。该农贸市场总投资超1000万元,占地20余亩,建筑面积超7000平方米,建设摊位470余个,可容纳2000余人同时进行交易。市场投入运营一个多月来,来往交易的人们络绎不绝,商贩仍熙熙攘攘,获利颇多。马路市场的取消和新农贸市场的启用,引起了柳新人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大家普遍认为“改变了柳新几十年的旧貌”。

柳新因煤而兴,采煤历史可追溯至建国初期,鼎盛时曾有五座较大煤矿同时开采。半个世纪的采煤史,给柳新带来了大片大片的塌陷地。“这些就像一个个伤疤。”该镇开发办主任高洪义,被大家称为“柳新活地图”,他介绍说,“从1995年开始,我们就进行采煤塌陷地治理,主要以土地复垦为主。20余年来,我们共复垦塌陷地超3万亩,占我们耕地面积的近一半。现在,我们又因地制宜,把天齐塌陷地整治成湿地公园。”

高主任介绍的天齐湿地公园,南邻桃园河,东靠柳沿路,距离镇政府3公里、距离高速入口3公里,规划面积2000亩,一期占地700亩,投资4000万元,现已建成。该公园植被有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球类植物、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同时,建设亲水平台、码头广场、石滩广场、亲水栈道、茅草亭、小桥、钓鱼台及如意岛等设施。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成千上万的徐州市民来此垂钓游玩,乐而忘返。

精彩,惊艳!

如果说柳新过去的故事足够精彩,那么展望未来,“十三五”期间,这个精彩必将会进一步加速度!

“下里巴人”的生活水平和民生状况会明显改善和提高。继续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农民人均纯收入超4.5万元,比2011年末翻一番。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到“十三五”中后期,全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达到全面小康。继续推进水泥路“户户通”工程建设,真正实现柳新人“柳新两万户,户户都通水泥路”的梦想。建成镇卫生院病房大楼二期工程,提升村卫生室医疗条件,为全镇居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运转协调、服务高效的基层法治政府。充分释放改革发展红利,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加速助推柳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巩固柳新全市唯一的位置。到“十三五”末,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重要指标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其中财政收入突破1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超10亿元。

新型城镇化迈上新台阶。徐沛快速通道、地铁二号线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柳新的基础设施,密切柳新与主城区的联系。市民文体广场全面建成,东城矿工人村地块高档商住房开发建设扎实推进,镇区居民将享受与主城区同样的配套服务。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建成休闲广场79处,确保每个自然村村民都有1个以上休闲娱乐去处。全面建成市重点中心镇,真正把柳新打造成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城镇。

让我们为柳新喝彩,并期待她的下一次惊艳与绽放!

撰稿:张世峰 刘尚魏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sannong/2016-02-03/313151.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