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委有关负责人近日透露,国家农产品特定农产品禁产区划定办法即将出台。为了做好特定农产品禁产区的划定工作,江苏从2012年就开始进行耕地质量普查,普查的资料正在上报,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我省将划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
所谓特定农产品禁产区,指的是划定的耕地上不能种植用于食用的农产品。我省乃至全国的耕地资源并不宽裕,为什么要划出特定农产品禁产区呢?省农委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有关专家介绍说,产地环境(包括土壤质量)是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划定特定农产品禁产区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措施。
什么样的耕地可能被划入特定农产品禁产区呢?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施卫明说,最主要的指标是土壤中重金属超标。多年以来,施卫明和他的同事对全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做了广泛的取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南方土地重金属污染比北方严重,西南、华南地区比东南沿海严重。构成土壤污染的重金属包括锌、镉、铅等。土壤重金属污染,一种原因是地质背景自身造成的,比如说丘陵山区的土壤本身就含有较多重金属;另一种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外力造成的,有些工矿企业污染排放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周边的土壤会出现重金属超标。
“土壤污染是很隐秘的,肉眼看不出来;治理是很费劲的,需要很长时间,不像空气污染,来一阵风就可以吹走。”施卫明说,在重金属污染严重的耕地上种植食用农产品,可能吃了10年都没发现什么问题,但20年以后说不定就出现大面积疾病,因此,划定农产品特定农产品禁产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生命安全。“总体来说,江苏的土壤质量是不错的,土壤重金属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在10%左右,而全国平均水平是19.3%。”施卫明说。
同为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的吴龙华告诉记者,相比较而言,稻米作物中,籼稻特别容易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粳稻的吸收能力弱得多,而江苏种植的稻米品种主要是粳稻,因此,江苏产的稻米绝大部分是安全的。
记者了解到,从2012年起,省农委就专门成立了“江苏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各地相继成立领导小组或机构,建立省、市、县三级97个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工作机构。4年来,我省组织开展了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工作,普查覆盖了全省7000万亩耕地,调查了近160万亩工矿企业周边、大中城市郊区、污灌区等3类重点区域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布点、采样、监测产地土壤样品3.4万份,监测土壤中5项重金属元素,设立了全省产地重金属污染防治样品库。这些举措,为将来划定特定农产品禁产区提供了依据。
从2014年起,我省又在农业部产地土壤重金属普查的基础上启动了全省重点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加密监测,协同检测农产品重金属污染情况。预警监测我省3200万亩“米袋子”和150万亩永久“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产地,粮田每3000亩、菜地每1000亩设一个监测点,定期检测;如发现有重金属超标等污染现象,就加大检测密度。2014年至2016年计划采样分析产地环境土壤及农产品样品6万多个,目前,采样分析还在进行之中。
特定农产品禁产区的土地是不是永久不能种植食用农作物了呢?施卫明说,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修复这些土壤,比如说种植一些能够大量吸收土壤重金属的植物。如伴矿景天这种植物就能大量吸收土壤中的镉,堇菜类、芥菜类植物也能吸收多种重金属,这些技术已经被证明是成熟的,可以推广。对于重金属污染没有超标的耕地,可以使用一些稳定剂,能有效降低植物吸收重金属的数量。
事实上,从2013年起,省农委已经启动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试点示范工程,联合相关科研教学单位共同制定技术方案,探索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的技术路径。主要采用土壤调理剂调节土壤pH值和种植非食用农作物吸附移除重金属污染物等方法,已先后在句容、张家港、宜兴、徐州贾汪区、昆山、南京江宁区等6个区域开展修复试点示范,每个试点周期为四到五年。试点周期结束后,如果重金属含量明显减少、达到耕种标准,就可以恢复生产。(吴 琼 朱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