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在山东省汶上县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内,无人机开展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杨国庆摄
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在麦田喷防作业。 杨国庆摄
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研究小麦苗情。杨国庆摄
“以前浇地都是大水漫灌,现在讲究‘测墒补灌’,加上这新式的浇水设备,俺家这1000多亩地,能省下一万五千块!”3月25日上午,在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内,种粮大户刘宪礼蹲在田头,看着正“卖力”给麦苗浇水的卷盘式喷灌机,连连感慨。
返青麦田测墒补灌,可节水30%以上
刘宪礼是次丘镇三楼村的种粮大户,去年流转了1000亩地种植冬小麦。据当地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比起大水漫灌,利用卷盘式喷灌设备,能节水30%以上。
正在一旁指导浇水的汶上县农业局土壤肥料站站长韦伟说:“与传统灌溉相比,测墒补灌是根据麦田不同地块土壤墒情浇水,不仅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小麦产量还能增加10%。”听着韦站长的话,刘宪礼竖起大拇指说,“现在种地真是越来越讲究了。”
在节水灌溉上得了实惠,刘宪礼又跟韦伟算起了施肥这本账。韦伟告诉刘宪礼,“我们土肥站正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针对不同地块土质的具体情况,推荐精确的施肥品种、时间、配方和方式,缺啥补啥、啥时缺啥时补,算下来,一亩地至少要少用10斤化肥。”
“一亩地省10斤,1000亩就省1万斤,这又能省下不少钱了。”刘宪礼笑着说,其实,不光省钱,“听用过测土配肥的农户讲,还能预防土壤板结”。
韦伟仅是山东农业部门派出指导农民进行春季麦田管理的技术人员之一。从2月中下旬开始,山东省组织省里的农业专家顾问团小麦分团和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有关专家,分成7个考察组,到17市开展春季小麦苗情考察和巡回技术指导——根据当地苗情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并通过电视、广播等向农民传授,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粮水平;还制定下发《2017年全省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指导各地科学开展春季麦田管理,并组织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蹲点包片、进村入户,指导农户针对各类麦田不同特点,科学运筹肥水,加快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绿色防控病虫害可减少两成农药施用量
据农情调度,山东小麦春季苗情是近3年来最好的一年:全省小麦播种面积576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20多万亩;一、二类苗面积占小麦总播种面积85%以上,比上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
除了小麦,山东省春播作物还有春玉米、棉花、花生、蔬菜、甘薯等。据春播农作物种植意向初步调查,预计今年山东省春播作物面积3737万亩,比上年增加了近10万亩。
立足绿色发展理念,汶上县在示范方核心区建立了2万亩绿色防控示范区,加强病虫监测预警,严格按农药安全间隔期要求,开展达标防治、适期防治,避免盲目用药;采取种子包衣处理,减少施药次数、农药使用量,推广生物农药。同时,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防治,提升农药应用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此外,低空底量多旋翼无人机、高地隙水旱喷杆喷雾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新型植保机械,成为精准施药“生力军”。据统计,绿色防控示范区比常规防治区减少农药施用量20%,农药利用率提高了5%—10%。
有了农技人员的指导,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望着眼前绿油油的麦田,刘宪礼说:“今年定又是个丰收年。”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