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三农 > 正文

贾汪区农村文化礼堂打造老百姓自己的精神家园

 

传承地域文化 引领文明新风
贾汪区农村文化礼堂打造老百姓自己的精神家园
 
耿集街道柳元村文化礼堂。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杨旭东 摄
塔山镇张场村文化礼堂内的调解室。
竹园村文化大礼堂村民宴会大厅。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德鹤 杨旭东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生活保持经济富裕和田园野趣的同时,乡村传统文化更要传承创新。“乡愁”,在每个人心中,如何用具象的方式让乡愁可见、可触、可感,这是创新农村文化传承路径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今年初,贾汪区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在全区10个经济基础较好的村落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一座座设计风格特色鲜明、蕴含浓厚乡土气息的文化礼堂承载着各村的传统文化和文明新风,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了老百姓自己的精神家园。

文化兴村 拓宽发展新路

贾汪区借助农村文化大礼堂,周末舞会、夏季纳凉晚会、春节联欢晚会、农民运动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激发了广大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提高了村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拓宽了村庄的发展新路。

坐落于潘安湖西侧的马庄村村委会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与潘安湖风光融为一体。走进村委会大院,正对大门的两层仿古风格的小楼尤为惹人注意,这里正是马庄村的文化大礼堂。

2015年,马庄村在原有多功能活动室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建起了文化大礼堂,一楼可容纳观众近300人,不仅可以组织文化演出活动,还可以进行道德宣讲、技能培训、民俗展示。二楼则作为村史馆,通过老物件和历史图片,记录和展示马庄村的发展历史以及获得的各种荣誉,不仅让村民更有归属感和自豪感,让游客也可以直观感受村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文化礼堂不仅是群众活动所在地,也是早已声名在外的马庄农民乐团日常演出地。马庄村党委书记孟国栋告诉记者,1988年村里成立“苏北第一支农民铜管乐团”,经常在村里重大节庆活动时进行演出,深受群众喜爱。后来在农民乐团的基础上,村里又成立了民俗文化表演团,文化团体规模不断壮大,就需要相应的演出场地与之配套。之后村里又建起了多功能活动室,面积380平方米,舞台面积80平方米,做会议、演出之用。马庄农民乐团也从乡村演到城市,从国内演到国外,从小舞台演到大舞台。以马庄农民乐团为文化品牌,曾经的一个普通偏僻的村庄,如今已成为 “文化立村,文化强村”的典范。

彰显文脉

留住浓浓乡愁

马庄村文化大礼堂建设为贾汪区文化礼堂建设开了先河。今年3月起,贾汪10个村充分挖掘地域资源,做足地域文化的文章,将散落于民间、存活在百姓记忆之中的文化元素发掘出来,一个个农村文化礼堂破土动工,到今年8月,各文化礼堂已经初具规模,特色鲜明。

耕犁、煤油灯、独轮车、……这些从柳元村里搜集到的老物件,整齐陈列在柳元村文化礼堂乡愁馆内,不仅仅默默记录着村庄的历史,也是村民乡愁寄托所在。

柳元村所处的耿集街道办事处,古称舒城,相传是明末安徽舒城贡生耿皖生携妻子来此定居,繁衍生息,徽派建筑自成一体,后人取名舒城小镇,以表达故土难忘之情。利用原引河村委会老村部改造而成的柳元村文化礼堂,白墙黑瓦,屋檐飞翘,绿树环绕,一副徽派建筑的韵味。这座文化礼堂选址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从今年4月20日开工,6月底完工,总投资约85万元,从风格、布局、陈列颇具柳元特色。

走进其中,这座依照“四馆两室一堂一舞台”的要求进行布局的文化礼堂,依次设置了村史馆(包括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先祖先贤、村容村貌、地理物产等)、乡愁馆(用于陈列和展示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祖先文化遗产)、乡贤馆暨道德讲堂(用于宣传乡贤文化,弘扬正能量,分设“乡贤榜”“寿星榜”“孝顺榜”“婆媳榜”等)、图书馆暨农家书屋(满足农民文化知识的需要,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议事堂、农民大舞台则是为村民“量身定制”,为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提供场所。“四馆两室一堂一舞台”是贾汪文化礼堂的基本格局,建筑风格上都是彰显各村特有的地域文化,建设上多是利用老村部、祠堂、旧校舍改造扩建而成,陈列的展品不少都是从乡亲家搜集而来,再与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有机组合,新旧文化融为一体,不仅相得益彰,更显出地域文化的世代相传。

在江庄镇卧龙泉竹园文化礼堂,“竹”元素是文化礼堂的文化标志。礼堂外,竹声瑟瑟,竹影横斜,依托竹园村境内卧龙泉生态博览园优美的环境,这座文化礼堂设施既现代又充满浓郁文化气息。采用自然采光的电脑室、墨香书屋、道德讲堂让人豁然开朗,竹园展廊、竹园书屋,竹园讲堂等展示当地的村史村情、贤能人士以及群众活动的空间,在屋内装饰中处处都有竹子的身影。竹子高洁、超逸的文化品格与竹园村的竹林遍布的地理风貌留给来访者深深的印象。

老物件、历史图片、乡贤故事、建筑风格、屋内装饰……每一座文化礼堂所蕴含的浓厚地域文化元素,不仅包含着一个村落的历史文脉,更成为生长在这里的每个人的文化烙印,扎根于每个人心田,让人们记得住乡愁,守护好文化根脉,增强村庄的凝聚力。

弘扬新风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传承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文化礼堂在传承文脉的同时,改善了党群关系,调解了村民矛盾,移风易俗,对新农村文明新风的形成更有引导作用。

在塔山镇张场村文化礼堂内,专门设立了调解室,屋里的墙上挂着几根杆秤,“称心”二字在墙上格外醒目。张场村党支部书记张恒雨告诉记者,这个调解室主要是调解村民的矛盾纠纷,调解人均是村干部或德高望重的长者。“矛盾双方,不管谁有理,都站在秤下称称自己的良心,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不对的地方。6月底,有两家人过来调解,一家说另一家门口的地势太高,自家门前的水流不出去。我们经过了解后发现,这两家一直以来都有矛盾,我们就让两家人都站在秤下,自己想想有啥不对的地方,后来经过调解,两家都作了让步,问题也就解决了。”

张恒雨说,文化大礼堂的建立,对农村移风易俗有很大的好处。比如前几年农村红白事浪费之风盛行,大家都为了脸面,互相攀比,都认为自家如果规格低,就会被人说闲话,实际上大多数老百姓自己也是有苦说不出。村里于是借助文化大礼堂专门辟出一块场地用来作为红白喜事的宴请,价格统一制定,比正常在酒店要省了一半的钱。村民们都很支持,既有脸面,还经济实惠,对党组织更信任了。

不仅是张场村,柳元村和竹园村在文化大礼堂都设置了酒宴场地。柳元村文化礼堂建造了大灶台,预留凉热菜间,可摆放餐桌11张,可承接村内各类宴席,避免村民自家办酒席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外,更有利于移风易俗新风的推广。柳元村村委会主任李洪水说:“群众在这办红白喜事的,我们免费提供场所,让他们在这办得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竹园村文化大礼堂宴会大厅环境与一般大酒店不相上下,可以同时摆上几十桌,费用却能节省很多。

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带动了乡风民风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各个文化大礼堂开设的道德讲堂,通过身边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社会贤达的事迹来展现各村的风貌,生动真实、可亲可感,体现各村的风采,同时也引领村民向正能量学习。

正如贾汪区委书记曹志所说,贾汪农村文化大礼堂的建设,是引导贾汪农村居民精神文明建设道路上的一个崭新探索和尝试,不仅起到了传承传统文化、展示村庄风采、促进邻里和谐、改善党群关系的作用,还更好地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们记得住乡愁、守得住文脉,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sannong/2017-08-16/402637.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文化  礼堂  农村  村民  大礼  农民  调解  柳元村
群众  村里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