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在2015年第一个月的表现着实让人忧心忡忡,其原因不仅仅是瑞士央行的“黑天鹅事件”,还有各类有关希腊的消息又开始出现在金融新闻的头条,更有美元走强的负面影响不知不觉地呈现在美国一些跨国大公司——美股蓝筹股的上季度的财报上,不禁让人替美股捏把汗。在这一切看似负面的大环境下,各个央行开始了降息“开闸放水”的竞赛。
在阴历羊年新年到来之前,中国央行于2月4日宣布降低银行准备金,也算是加入了全球大小15个央行正在进行的“开闸放水”的竞赛。这次降准是中国央行自2012年5月以来的第一次系统性的降准,在中国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国内流动性较差的前提下,市场对这次降准期待已久……这次降准估计会向银行间市场注入约7千多亿人民币。
读者大概都记得去年此时,人民币兑美元在创下几年来最强记录之后,其走势便突然180度转弯。这一年来,人民币一直走弱。在这期间,一部分外汇储备被用于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中国的外汇储备在逐渐减少。所以,这次的降准注入的流动性基本抵消了前几个月因为维持汇率而减少的流动性。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央行并没有意图改变目前的有限宽松模式,估计不会进行大规模“开闸放水”。在美元大幅走强的情况下,中国央行的宽松策略重点很可能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而不是进行货币战。如此看来,接下来是否还会再降准降息,这完全取决于国内市场的流动性情况了。
2015年年初至今资本巿场有一个明显特点:货币策略成为整个资产配置的关注中心。无论资产配置以原生货币为单位如何成功,但只要是原生货币相对美元贬值,那投资回报就大幅减少。主要原因是由于各国央行都在大肆地货币贬值,明目张胆地打货币战争。
大家都知道社会经济结构性的改革是目前大多数国家急需的,但结构性改革触动即得利益者,因此带来不小的阵痛,势必引来极大阻力。相对来说,打货币战见效快,痛苦也小。不过打货币战争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各货币竞相贬值,会造成资本巿场中货币汇率波动率上升。目前,欧元、瑞士法郎、加元、澳元等货币汇率的波动率极距上升,欧元兑美元波动率已经翻倍。
汇率波动率上升势必造成国际贸易时进行货币风险对冲费用大幅增加,降低进出口行业的利润率;也迫使各公司更多关注本国市场而放弃国际市场,降低国际贸易增长率;另外高居不下的汇率波动率会阻碍外商直接投资。所有这些代价都会在中长期负面影响经济,因此货币战争的结果其实是几败俱伤。
目前市场加大力度关注各个央行大妈们的动向,用各种数据从各个方面推测其下一步。有一些对冲基金重金下注……这也对央行大妈们的工作水平提出了高要求:无论是政策制定、其目标、框架、执行时的一致性、信息公布的透明性以及顶住政治压力的独立性都无时无刻不在市场视线之内。央行的信誉至关重要。
就拿丹麦央行来说,丹麦央行坚持丹麦克朗和欧元之间汇率稳定。在瑞士央行宣布瑞郎与欧元的汇率下限取消之后,于是乎大家开始寻找下一个经受不住欧央行“放水”的,目光投向了丹麦央行,丹麦央行一而再、再而三地表达自己捍卫丹表克朗与欧元挂钩的决心和能力。总之,今年各位央行大妈各个出动、各显神通,当然也可能会有经不起考验的。而就市场而言,下对注的,今年赚大钱的是汇率,下错注的,亏大钱的也是汇率。
上周五美非农就业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市场继续复苏的势头。不仅就业人数上升,劳动参与率小幅上升,而且美联储最最关注的薪酬较去年12月增长0.5%,是自2008年以来最大月涨幅。尽管几天前美国经济的其它几个指标不理想,但是非农数据的靓丽一下子使得市场把美联储今年6月提息这个话题又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其实,本次非农数据的靓丽也是有些技术及季节性原因,外加美国目前这几个国际跨国公司(如IBM、P&G、Caterpilar等等)受美元走强影响其利润率而不得不裁人,估计下个月会有一定幅度的回落。不过,美联储提息是迟早的事,应该不是今年的6月就是9月,市场更应关注的是其提息的幅度和速度。
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美股(标普500)目前正处在1980-2080的值域里,并且向上的冲劲也不足。美元走强,油价低迷这两大因素对于美国经济来说究竟是利还是弊,目前市场还无法决定。因此好消息是否是坏影响,反之亦然?
另外,尽管美国情况不错,但是欧洲(希腊问题)却像是悬在头上的剑;尽管欧洲、日本等经济体在大量注入流动性,美联储提息可能迫在眉睫。最后要美股在本年度创下新高,可能还要看政治家们的边缘政策手腕的高明与否了。
(本文作者介绍:现任ING美国投资管理公司衍生类产品资深交易员,拥有10多年华尔街各种衍生类产品交易经验,持有金融分析师资格(CFA)和高级北美精算师资格(FSA)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