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 正文

吉林大地出卫星?项目带头人:五年后将有60颗

 

“这次是一箭四星,‘吉林一号’。我们明年可能要发两次,就是‘吉林二号’、‘吉林三号’,这两次要打12颗星,也就是明年吉林省在天上要有16颗星,在2020年前要有60颗星。”

10月20日,在长春市高新北区一座新建的大楼里,人民网采访组见到了“吉林一号”卫星项目的带头人宣明。伴随着楼外装修的噪音,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春光机所原所长宣明侃侃而谈。就在十几天之前的10月7日,“吉林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公司一层大厅里,一组北京市卫星地图引起我们的兴趣,图片上清晰可见鸟巢、国家大剧院、故宫等标志性建筑。照片正是位于地球650公里以外的“吉林一号”传回的图像。

“吉林一号”卫星传回图像(人民网王嘉澍 摄)

敢为人先 十年磨一剑

“吉林一号”卫星开创了我国航天领域的多个第一: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星载一体化卫星;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米级高清动态视频卫星;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吉林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遥感应用领域商业化、产业化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然而,“吉林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吉林还能发卫星?”的疑惑写在了一些人的脸上。作为此项创新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不无风趣地说道:“吉林为什么不能发卫星呀?”

仔细了解,“吉林一号”的成功发射离不开吉林省和东北地区雄厚的科研实力,离不开科研人员的砥砺坚持和厚积薄发,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的推动。

吉林省和东北地区有一批大院大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光机所”)就是其中之一。长春光机所先后参加过“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被誉为中国“光学的摇篮”。

从2005年开始,长春光机所根据国内外卫星技术发展趋势,创新性地提出以载荷为中心的卫星设计方法,开展以载荷为核心的技术研究。

“当时刚开始干的时候,所内有不同的意见,”时任长春光机所所长的宣明回忆道,“首先从专业上,怎么干卫星呀,所长,你要把光机所领向何方?我说专业上,我们只是扩大一个应用而已,以前我们给卫星做载荷,现在同样它是一个光学仪器,扩大一点,还是光学仪器,没有领向何方。第二,这么复杂,你能不能干成?光机所历来敢为人先,敢拼,有啥不能学的,谁都是一颗脑袋。别人能干的事,我们怎么不能干。尤其他在前面趟了那么多,更应该能干。”

“第三个事是最难回答,”宣明说,“2005年的时候,你敢说你的卫星能发射? 那个时候是计划,你能干,那你说发就发呀?这个问题最难回答。但是我认为肯定要走这一步,为什么?这是一个趋势。”

长春光机所原所长、长光卫星董事长宣明(人民网王嘉澍 摄)

功夫不负有心人。宣明和光机所科研人员的努力得到了吉林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小卫星项目也逐渐步入快车道。

2008年,通过吉林省发改委批准,长春光机所建设了“吉林省小卫星技术工程中心”,围绕高性能小卫星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攻关。

2012年,以长春光机所为主体,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建设了“小卫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12年11月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升级成为国家级工程中心,标志着长春光机所星载一体化小卫星研发及产业化发展进入到新的时期。

创新机制 更多“吉林号”待上天

吉林一号卫星项目从2013年起连续三年被写入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被列为全省重大建设工程。

为加快卫星项目实现商业化运作,2014年12月,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注册资本金8亿元。其中,省财政股权投资2亿元,长春光机所科研骨干股本金1.5亿元,两家民营企业股本金各1亿元,自然人股本金0.3亿元,长光所以2.2亿元无形资产入股,宣明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长光所是大股东,2.2个亿,省政府2个亿,2个民营资本家一人一个亿。我们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做了一次增资扩股,民营资本又增加了1.5个亿,我们在公司的骨干又增资了7700万,所以现在我们的股本是10个多亿。现在是这样一个股权的结构。今天的投资者比当年要多得多了。”宣明进一步解释,“政府当时还给了我一条优惠的政策,投资是2个亿,还承诺贴息贷款。但是要去贷的话,银行是要有抵押物的,我什么抵押物也没有。今天不一样了,我今天的股权就值钱了。”

“现在资金要筹划下一步明年要12颗星了,资金上不说紧张,但是也是需要开始筹措这笔资金了。我就可以用我4颗星做抵押,用股东们的股权作抵押,这都可以了。和五六月份大不一样。”宣明表示。

“我们是首颗(国内自主研发商用)星,破除了很多壁垒。”宣明不无自豪地说。谈起下一步计划,他说:“2020年前要有60颗星”、“2030年前要打138颗(星)”。

客户是全球70亿人 “大戏”还在后头

“为什么要打这么多星呢?” 宣明给我们解释道,“航天信息两大技术特征,一个是空间分辨率,一个是时间分辨率,通过我们众多的卫星可以实现。”

他说:“我这138颗卫星的品种也非常多,我们不仅有可见光的,还有微光的,只要月光比较充足,也可以照相。我们还有红外的,你就是黑天,我用红外也可以照。我们还有超光谱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再加品种,有这三个要素,我们这个平台肯定是世界上一流的开发平台。”

“现在(利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来带动整个社会进步,是一个大潮流。”宣明高兴地说道。“航天信息产品的应用开发,就像手机里的APP一样,它特别适合于大众开发。”宣明告诉我们,接下来公司要拿出5个亿的天使基金,吸引和鼓励航天信息产品开发。长光卫星未来要建成三个平台:航天信息产业平台、高端制造业平台,以及航天文化平台。未来五年,他们要把卫星服务应用到测绘、国土、城建、规划、环保、地矿、公共安全、农业和粮食、林业和植被、水利水域、交通物流、减灾防灾、能源勘探、突发新闻、智慧城市等领域。宣明笑称,他们的客户是全球70亿人。

“从2015年到2020年,公司的销售收入要近百亿,再过5年,达到千亿”,宣明在接受采访时始终充满自信。这种自信源自中国创新发展理念的确立,源自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时间和路径都在缩短。

航天卫星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可以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且市场应用需求大。为加快推进航天卫星产业发展,吉林省专门出台了《关于扶持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的意见》,把遥感卫星发展纳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的增长极。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人大吉林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要做好“加减乘除法”。吉林省省长蒋超良说:“‘乘法’,就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创新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推动吉林振兴发展,必须下好创新驱动‘先手棋’,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蒋超良省长特别提到,“重点发挥‘吉林一号’等重大创新性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充分利用航天领域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抓好‘吉林一号’卫星项目,以航空航天产业园区为平台,加快商业化、产业化,全力打造航空航天数据信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两个产业集群。”

舞台搭好了,宣明和他的团队的“大戏”还在后头。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zixun/2015-11-18/251338.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