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提法
人民网北京12月18日电(孙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在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总结2016年经济工作的基础上,对明年的经济工作作出重要部署。
其中,若干个新提法尤为值得关注。人民财经独家专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对201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提法逐一解读。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会议指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匡贤明认为,这次在强调供给侧结构性为改革为主线的同时,不仅把“促改革”提上去,而且提到比较前的位置,突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决心和思路。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重要原则,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明年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匡贤明表示,作为大国,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础。这次把“稳中求进”提升到方法论的高度,说明决策者更加注重防止风险冲击,更加注重宏观经济的相对稳定,避免宏观政策的大起大落。
同时,今年的会议更是突出阐释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
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去年的会议在对矛盾和问题进行表述时,提到“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国内外条件变化,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化解。”
匡贤明对人民财经表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核心问题是结构性矛盾与问题,是投资、消费、区域、投入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失衡,其结果是经济循环不通畅,既有制造业领域的产能过剩,又有服务业领域的供给严重短缺。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进一步直面问题、剖析原因,指明了改良路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会议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匡贤明认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细化和破题是这次会议中的核心内容,去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有一种倾向是把供给和需求对立起来。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用经济循环的视角,打破了单纯强调供给的倾向,把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这意味着要注意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以此作为结构性改革的锚。
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
会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果,然而,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一定波动。匡贤明对人民财经表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新的信号,对房价不再一味强调打压,而是宏观政策与微观政策各司其职。宏观管住货币,避免资产泡沫,微观支持合理性自住购房,打通需求侧。通过避免一刀切的政策措施,推进房地产市场向自住转型,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坚持有错必纠,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
会议强调,坚持有错必纠,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
今年9月7日,中央深改小组审议通过《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也正式对外公布。不少企业家表示,“民营企业将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在民间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下降的形势下,保护企业产权迫在眉睫。
匡贤明认为,市场经济的活力来源于微观主体。微观主体预期不稳,直接导致民营投资增速剧降。这其中对企业产权的侵害,是一个重要原因。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抓紧编纂民法典,并且要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可以说,一个案例胜过十个法条。
透过公报看明年:经济工作有五大亮点可期
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管清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是把握下一年经济走向的最重要的风向标,在当前空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寻找中国经济新方位显得更为重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必须对当前以及未来的形势有充分的把握。从这次会议来看,中央对形势的判断有以下几个重点:
第一,经济缓中趋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经济形势总的特点是缓中趋稳、稳中有好,质量和效益提升。该判断意味着中央认为GDP增速虽有所放缓,但短期内难以出现大的下跌,维持L型增长。GDP增长目标或将进一步被淡化,政策重心向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供给侧改革倾斜。根据会议要求,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与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货币政策要适度灵活”相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稳增长的力度或将有所减弱。
第二,结构有所优化。“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十三五开局之年变化明显:一是在经济结构优化的同时,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二是生态环境有所好转,绿色发展初见成效。三是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基础性改革措施已基本出台。四是贫困人口预计减少1000万以上,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而协调发展的成果并未明确指出,意味着当前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等仍有待缩小。
第三,矛盾问题突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所面临的突出矛盾:一是产能过剩与需求结构升级之间的矛盾。需要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提高供给效率,增加符合消费转型方向的中高端商品供应;二是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今年经济总体平稳,主要动力来自于房地产和基建投资,而两者都易受政策的影响;三是金融风险有所集聚。资产轮动下金融机构加杠杆、居民加杠杆买房,但当流动性逆转时,面临去杠杆压力,金融体系风险敞口上升;四是部分地区困难增多。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加大,需要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落实精准扶贫措施。
总体来看,经济形势稳中有忧,在此基础上,中央的政策基调依然是稳中求进。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中求进”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的高度,从战略上看,政策框架越来越清晰。
一是坚持宏观政策要稳。连续多年不变的财政货币政策总基调反映了我国进入新常态以来宏观调控保持了一定的定力,注重政策的连贯性是推进改革的坚实基础。
二是坚持守住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近四年经济工作会议中“风险”一词一直高频率出现,从近两年的政策趋势看,中央的底线思维不但未变反而强化,对风险防范和化解的重视度提高。
三是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议肯定了供给侧改革的作用,明年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党中央在保持政策定力的同时,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体现了经济工作的灵活务实。
透过公报看明年:经济工作有五大亮点可期
从战术上看,2017年的经济工作有不少亮点可以期待。
一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提出是在2015年的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使其工作定位得到进一步提高。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其次,积极稳妥推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缓解因收储价格高于市场出清价格所形成的储备粮高库存压力。再次是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通。最后是增加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加快实现精准扶贫工作提出的目标。
二是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近年来,金融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火爆,资金脱实向虚明显,一定程度上对实体经济形成了资金分流。但任何国家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崛起,金融市场本质上也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此次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以化解当前经济运行所面临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在增加有效供给的同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是稳定房地产市场。当前房地产市场分化明显,一方面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库存处于低位,去年以来价格经历了一轮上涨,而广大三四线城市又面临商品房库存过多的问题。要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既避免热点城市房价再次出现较快上涨,加大金融风险,又需要防止房价的大幅下跌。此次会议提出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盘活闲置和低效的用地,与以往限购为主的调控政策有较大不同。
四是鼓励民间投资。今年经济运行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上半年民间固定资产增速大幅下滑,下半年虽有所恢复,但仍处在较低水平。多部门采取一系列举措稳定民间投资,此次会议也有多处提及。一是坚持扩大开放,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二是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等方面,使中小微企业更好参与市场公平竞争。三是加强产权保护制度,甄别纠正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保护企业家精神。部分行业准入门槛高、国企央企垄断市场以及产权保护不到位,是限制民间投资的重要因素。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制度上鼓励民营企业家进行投资。
五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被放到空前重要的位置,并提出要深入研究积极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处在较高位置,居民部门杠杆率因地产销售量价齐升而有所提高,个别月份房贷甚至超过总的商业银行贷款,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上升。除引导实体企业有序降杠杆、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外,还需要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此前有媒体报道现有的一行三会监管体系或有调整,但从此次会议公告看,“深入研究”和“积极稳妥”,意味着改革步伐或慢于此前预期。
2016年已经给十三五做好开局,2017年更重要的是攻坚克难。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国内金融风险隐现,国际黑天鹅事件频发,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以结构性改革突破供给侧瓶颈,以稳定的宏观政策化解需求侧的风险。(作者系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业改革是硬骨头 要有新突破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4日至16日召开。在本次会议中,特别强调了要深入加快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对农村工作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在当前全球经济比较低迷、仍然面临很多不确定的形势下,这一论述尤其凸显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农业改革要有新突破的紧迫性。
当前,农村经济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中的一块短板。三十多年前,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的经济改革的序幕,也开启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历程。但是,在其它行业开始快速发展后,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不但有所落后,有的方面甚至停滞不前。
这直接导致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长期得不到根本性解决。当前,我国城乡人均收入比达到2.8倍左右,差距仍然巨大。另外,我国存在的6千多万贫困人口中,大部分都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村的公共服务不完善,有些地区留守儿童、独守老人等现象比较普遍,并引发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
同时,农业科技力量发展缓慢、竞争力不足的情况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我国生产的大量农产品挤压,广大农民面临增产不增收的窘境,而另一方面,超市中充满着国外进口的农产品,不但价格高昂,却受到人们的青睐。
因此,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农村改革,首先就是让农民富裕起来。不仅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要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同时,加快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新空间。我国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我国农业科技跟发达国家差距巨大,这将刺激我国农业科技快速发展。同时,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投资,也可以弥补我国投资的不足。而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成为家电、汽车等商品的巨大潜在消费市场。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业改革是硬骨头 要有新突破
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加快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呢?
首先要坚持创新发展的思路。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养殖、特色种植,大力生产附加价值高的农作物,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加快农村的电商建设,使得农民生产的农产品直接跟城市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中间成本。
要对农民加强技术培训。农民是科技成果的使用者,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是农业科技成果实现成功转化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农业科技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并且要深入田边地角手把手地传授这些科学技术,培养出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民科技能手,作为示范带领其他广大群众掌握科技致富的本领。
坚持创新还要加大科技投入,地方政府要逐年增加科技投入,并通过政府的配套资金,引导农民、企业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金融机构要在农业科技贷款融资方面,多提供优惠政策,从而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减少农业生产的信息盲点。要加强对农民互联网知识的应用和培训,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信息,从而根据市场的需求安排农产品的生产,并借助互联网技术销售,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要加快农村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土地出让为商业土地,增值巨大,但是农民往往却很少从这种升值中获得好处,因此要增加农民在出让土地收益中的比例,同时,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往城市转移,农村地区的宅基地大量闲置,造成浪费,政府应该加快宅基地流转的试点,既增加农民的收入,也为农村发展带来资金。要根据目前农村年轻人大都进城打工的现实,要创新土地制度,在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的情况下,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土地流转试点建设,适度规模化,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向农业,创新农村经营模式,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还要加快农村的基本社会保障建设。随着年轻人大量转移到城市,农村“老人化”现象比较严重,缺少年轻人的照顾,他们既基本失去劳动能力,也无法在城市生活。2015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已经达到了380元,基本上可以满足农民的医疗需求,但是,其它方面的社会保障水平仍然比较低,仍然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坚持农村协调发展,共享发展,避免贫富严重分化。
农村要创新管理方式,营造促进农村发展的环境。农村要完善基层选举制度,创新选举办法以保障选民的合法权利,鼓励思想开放、有志于为农村服务的人员参加选举。对农村出现的暴力、威胁等现象要严厉打击,营造积极开明的乡村文化。
最后,在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的同时,必须坚持“粮食安全”的理念。我国具有十三亿人口,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承担的,只能依靠我国自身解决。同时,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坚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底线。
粮食安全不仅体现在数量上,也应该体现在质量上。大力加强粮食从生产、运输、加工各个环节的检测,尤其是化肥、农药、种子要保障安全,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同时要提高人们在环保方面的意识,加强水资源、土壤以及空气方面的保护,防止因为环境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受到损害,坚持绿色发展。
农村情况复杂,是一根难啃的硬骨头。农业改革既是挑战,更是巨大的机遇,农村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全面小康的建设,也会对我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当前我国新旧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加快实现农业改革的新突破,对我国经济实现稳中有进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