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一)

 

四十年砥砺奋进 四十年辉煌巨变 
——改革开放以来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一)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卫东

8月29日上午,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徐州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徐州调查队联合通报了改革开放40年来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总体情况。

1978年以来的四十年间,徐州人民打响了新时代的“淮海战役”,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经济发展连续跃迁,城乡面貌翻天覆地,人民生活从温饱步入小康,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凤凰涅槃,实现了由“半城煤灰一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

经济总量连跨六个千亿元台阶

在淮海经济区的首位度显著提升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197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仅有21.39亿元,继1990年进入百亿元区间后,2004年突破千亿元大关,此后13年里相继跨越五个千亿元台阶,2017年超六千亿,达到6605.95亿元,是1978年的308.8倍,按照可比价计算,实际增长79倍,年均增长11.5%,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总收入达844.83亿元,是1978年的258.6倍,年均增长15.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1997年16.00亿元增加到2017年501.64亿元,20年年均递增18.8%。

人均GDP突破万美元。1978年全市人均GDP只有334元,1988年突破千元大关,2004年跨上万元大关;2016年为67701元,按当年汇率折算,首次突破1万美元;2017年进一步增加到75611元。40年间,人均GDP为1978年的226.4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城市地位获得新提升。2017年徐州经济总量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29位;1978年至2017年间,徐州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由最低时的6.5%提升至2017年的7.7%;徐州在淮海经济区20市的经济首位度由1978年的9.8%提升至2017年的12.2%;国务院批复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

经济结构实现转型升级

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4.0:41.8:14.2调整为2017年的9.1:43.7:47.2,非农产业占比达90.9%,40年来累计提高34.9个百分点,实现由“一二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重大转变,工业、服务业主导型产业结构基本形成。相应地,非农业就业份额明显增加,就业结构比例由1978年的72.1:15.3:12.6调整为2017年的28.0:33.7:38.3。

行业和企业规模层次得到提升。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5305.9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由2002年的3.5%提高到2017年的36.5%,累计提升33.0个百分点。2017年末,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为234家,较1998年多227家,其中超百亿企业7家。2017年全市多晶硅产量居全国首位,冶金、建材业产值分别占全省的16.6%和15.0%,较1978年分别提高4.3和3.8个百分点。

投资消费协同拉动作用得到增强。2017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77.03亿元,是1978年的1646.4倍,40年间累计完成投资3.50万亿元,年均增长20.9%;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15.0%提高到79.9%;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0%左右提升至2014年的77%,达到峰值后逐步下降,三年累计下降35.7个百分点,2017年为41.3%。与此同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逐渐提高,201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886.92亿元,是1978年的374.6倍,年均增长16.4%;最终消费率达50.8%,较2007年提升21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2017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5.3%,较2011年提高7.4个百分点;R&D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03%,较1993年提高1.6个百分点。科学研究机构由1985年的24个增加到2017年的39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由1978年的3.09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47.80万人。2017年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98家,是2001年的8.7倍,民办科技型企业由1985年的3家增加至2017年的10279家;2017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85万件、授权量1.0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7874件和1792件,而1985年仅有38件专利申请量、授权1件。

全面小康成为苏北领头羊

脱贫攻坚扎实推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展顺利。四十年来,徐州成功实现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并正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稳步迈进。以1986年全市人均GDP比1980年翻一番为标志,徐州摆脱贫困进入温饱阶段;对照国家统计局确定的16项小康指标,徐州在1993年基本达到总体小康水平;对照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2003版),徐州2011年在苏北地区首家以市为单位全面达小康,2014年所有县(市)通过达标验收。目前全市正在有力推进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

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17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3917元,是1978年的115.4倍;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87元,较1980年年均递增11.9%;201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697元,相较1978年的112元,年均递增13.7%。城乡收入比由1980年的2.84:1缩小到2017年的1.86:1。2017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为18234元和12038元,分别是1980年的43倍和86倍;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5年的53.5%和52.2%逐年下降至2017年的29.7%和31.0%。2017年末,城镇、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42.0平方米和53.7平方米,较1985年分别增加33.0平方米和37.9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中拥有计算机87台、汽车29辆、移动电话248部;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计算机52台、汽车17辆、移动电话260部。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2006年,徐州开始第一轮人均纯收入1500元脱贫工程;2008年提高到2500元,全市99.19万贫困人口在2011年如期脱贫;2012年启动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2015年底全市人均纯收入低于4000元的87.7万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2016年第四轮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开始启动,提出未来五年完成68.2万人年人均收入6000元以下脱贫任务,269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万元。至2017年底,全市已有38.0万低收入群体实现脱贫,136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zixun/2018-08-30/428438.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