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二)

 


四十年砥砺奋进 四十年辉煌巨变 
——改革开放以来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二)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卫东

8月29日上午,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徐州市统计局局长陈宁、国家统计局徐州调查队队长蔡健通报了改革开放40年来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总体情况。

1978年以来的40年间,徐州人民打响了新时代的“淮海战役”,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经济发展连续跃迁,城乡面貌翻天覆地,人民生活从温饱步入小康,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凤凰涅槃,实现了由“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

双向开放新格局加快构建

园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98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仅有787万美元,2017年达78.01亿美元,年均增长26.9%,其中出口总额由1988年的567万美元增加至2017年的63.34亿美元,年均增长27.4%。一般贸易出口额382.6亿元,占出口额的89.4%,占比较1988年提升60个百分点以上,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徐州对外贸易国家和地区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到10个,形成了目前以美国、欧盟、东盟为主要市场,以“一带一路”国家、非洲、拉丁美洲为新兴市场的外贸格局。

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1985年徐州实际使用外资实现零突破,但仅有55万美元对外借款,2017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达16.60亿美元,年均增长28.5%。2017年末,全市共有三资企业840家,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6家落户徐州,投资方向从一般性加工工业逐步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延伸。

“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2017年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完成营业额分别为3.41亿美元和1.01亿美元,分别是1995年的10.5倍和4.5倍;海外投资企业从1家增加至22家,中方协议投资3.92亿美元,年均增长29.7%。企业“走出去”战略加快实施。

开发园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九五”以来,徐州开发区快速成长,集约发展水平和辐射带动力明显提高。2011年和2012年,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后升级为国家级园区,2017年鼓楼高新区获批省级高新区,目前全市共有1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2017年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219家国家级开发区中综合排名第25位,徐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全国147家国家级高新区中居第49位。2016年,徐州获批开展国家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培育的45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稳步推进。

开放平台建设成效显著。2016年首次提出“十大开放平台建设”理念,两年来,电子口岸上线运行,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试运行,人民银行批准徐州首家离岸金融业务分中心,国家工信部同意我市互联网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建设,徐州综合保税区、徐州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站成功获批,观音机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建设全面启动,新沂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海关同意。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徐州“外贸港”、新会展中心工作有序推进。

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发展

公共服务水平较快提升

教育文化事业全面发展。1996年全市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2017年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0%;2017年末,全市各类学校总数达2248所,在校学生由1978年的142.28万人增加至191.68万人;专任教师数由5.51万人增至10.88万人,其中普通高校由2所增加到10所,在校学生数(不含成人本专科)从2080人增至14.26万人。2017年末,全市文化馆站158个,较1978年增加53个;拥有9个国家级、58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城乡居民用于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分别达6.0%和4.8%,较1985年提高3.7和2.4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事业较快发展。2017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509个,比1978年增加3857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7家,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增至64个;卫生技术人员数达5.75万人,是1978年的3.7倍;全市每万人口拥有医生26.1人、床位63.4张,分别是1978年的3.1倍和3.3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率达100%。2017年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7.9张,较2012年增加7.9张,“9064”养老体系初步构建完成。

城乡统筹就业积极有效。全市就业人数从1978年的283.64万人逐年增长至2017年的482.70万人,年均增加5.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从高峰时的5.44%降至2017年末的1.82%,自2003年以来连续14年下降;2017年末,全市乡村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比重达63.8%,40年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连续10年保持在200万人以上。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1984年以来逐步进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2017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1.8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22.54万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2%;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937.45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6%。2017年全市连续第13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退休工资达2518元;自2010年起连续第7次调整养老金,2017年人均195元/月。2017年职工住院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城乡居民住院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分别达82.7%和71.0%。2005年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2007年建立自然增长机制,城乡低保标准从2005年的160元和60元提高至2017年的586元和490元。

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2017年全市公众安全感、法治建设满意度分别达94.6%和96.1%;安全生产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继续实现双下降。社会稳定工作进步明显,城市和农村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分别为92.1%和87.1%,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6.9个,每万人拥有律师数1.9人,较1990年分别增加5.4个和1.6人。

改革开放40年来,徐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展望未来,在中央高质量发展战略引领下,我们坚信,徐州,这座活力四射的城市,必将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迎来新的跨越发展,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区域发展更趋均衡

县域综合实力不断壮大

县、区板块发展质量日益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县域与市区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呈现出城乡互补共进的良好发展态势。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末(1979-2000年),市区与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名义增速分别为17.7%和14.9%,增速比为1.19:1;新世纪以来(2001-2017年)年均分别增长13.3%和17.2%,县域经济增长反超市区3.9个百分点。近十年间,县域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与2007年相比,2017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名义增长13.4%,增速快于全市1.8个百分点;县域人均GDP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的81.0%,比2007年提高21.7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25.7%、19.0%、23.1%和15.7%,分别快于全市平均水平6.3、4.9、1.7和0.2个百分点。1978-2017年,徐州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7%,增速快于全市0.9个百分点;2017年,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3.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0个百分点。

县域发展要素不断积聚。2017年末,县域建成区面积和工业用地面积分别为201.14平方公里和29.84平方公里,较2003年分别增长97.0%和100.3%。县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470.13亿元,是1978年的453.7倍,年均增长17.0%,增速快于全市0.3个百分点。县域常住人口自2013年开始回流,2017年达545.62万人,较2012年增加2.7万人;2017年,县域城镇化率为53.7%,较2003年提高25.5个百分点;各类专业技术人数达21.31万人,是1978年的20.5倍。

城市承载力不断提升

城市魅力充分彰显

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2017年末,全市铺装道路长度、面积分别达4113.79公里和7840.61万平方米,其中市区分别达2577.15公里和4553.89万平方米,分别是1978年的38.2倍和68.0倍,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由1989年的3.3平方米增加至2017年的22.9平方米;2015年轨道交通1、2、3号线先后全部开工建设,徐州成为江苏第5个建设地铁的城市。1997年以来,京沪高速徐州段、徐淮、徐济、徐宿淮盐、徐明等7条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2017年末高速公路里程达463.96公里;2011年高铁东站建成投运,目前通达181个城市,2017年末铁路营业里程达486.35公里;2010年启动亿吨大港建设工程,疏港航道、疏港公路一期二期先后竣工,目前疏港铁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1997年观音机场建成通航,2018年T2航站楼正式试运行,2017年末正常运营的国内国际航线达30条,全年旅客和货物运输量分别达191.65万人和9232吨,是建成初期的近200倍。

城市主体功能逐步完善。2017年末,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65.0平方公里,是1978年的6.4倍;排水管道长度由1978年的118.0公里增加至2017年的5028.1公里,密度由2.9公里/平方公里提高至19.0公里/平方公里。2017年,自来水供应总量2.67亿立方米,是1978年的8.8倍;煤气液化气普及率由1985年的6.7%提高到2017年的100%;市区公共照明用电量4400万千瓦时,是1990年的21.4倍;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16.2标台,较1990年增加12.7标台。同时,商贸物流、科教文化、金融服务等城市功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中心商圈、中东部商圈、东部商圈、南部商圈和新城区商圈辐射力进一步增强,“一城一谷一区一院”等科技创新空间持续扩大。市区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明显。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等荣誉,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赢得“一城青山半城湖”美誉。

新型城镇化体系有效推进。2017年末,全市城镇化率达63.76%,比1978年提高52.26个百分点;五个中等城市、30个中心镇产业和人口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2003年以来,全市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11432公里,桥梁1188座;2013年开始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3026公里,改造桥梁728座,2178个行政村全部通达客运班车;250.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区域供水入户率达97.5%;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康居村庄31个、美丽宜居乡村460个。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zixun/2018-08-31/428458.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