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最痛处”亮剑 朝“最难处”攻坚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甘晓妹
2016年12月,一个代号为“263”的专项行动在徐州强力推进:从红头文件到铁腕出招,从市委市政府“一把手”亲自推进,到舆论广泛关注、全社会积极参与……
两年来,徐州以“263”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向“最痛处”亮剑,朝“最难处”攻坚,一场前所未有的治水、治气、治土攻坚战正在推进。
超额完成省定“减煤、减化”任务
作为省内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徐州“减煤”的任务在全省最重。
“徐州市的目标任务是4年‘减煤’553万吨,总量位列全省第一,占比达17%。”市发改委研究分析徐州市煤炭消耗现状及格局后发现,全市煤炭消费基数大,2016年规模以上企业的煤炭消费总量为4990多万吨,耗煤量全省第二,仅次于苏州;煤炭消费占比高,占全市能源消费约85%。
“减煤”,成了徐州“263”行动的一号工程。在《徐州市“263”行动方案》中,我市制定了4类任务举措9项重点工程,其中,集中供热代替、燃煤锅炉整治、压减非电行业、清洁能源项目等是重中之重。
2017年,徐州不负众望,全市减煤总体情况良好,全年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在全省排名第一,占全省总削减量三分之一以上。
有了良好的开端,2018年,整个徐州市开始了徐州发展史上决心最大、力度最强、措施最实的减煤行动。在2017年印发实施了到2020年减煤方案的基础上,2018年4月,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2018年减煤工作实施方案,并编排实施一批重点减煤项目。按照“工作项目化、减煤精准化”的思路,明确各部门、各地区职责分工,细化重点减煤项目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从项目督查情况看,全市39家玻璃制品企业全面退出燃煤设施,燃煤锅炉整治基本完成,焦化等重点行业耗煤产能有序退出,为2018年减煤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撑。从减煤统计数据看,2018年我市规上非电煤炭消费同比2016年减少1070万吨,超额完成省定年度任务。
与此同时,按照省化联办《关于下达2018年全省化工企业“四个一批”工作任务要求》,通过组织推进和省交叉互查,我市实现关闭一批55家、转移一批6家、升级一批53家、重组一批7家。截止到2018年底,全市化工企业231家,其中生产201家、仓储28家、码头2家,生产企业中园区内123家、入园率62%。全面完成关闭化工企业14家、转移10家、升级30家、重组10家,进园入区率达到55%的省定年度目标。
“六治”年度任务交出满意答卷
区域水环境治理、生活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和环境隐患治理,“六治”牵扯面广,工作量繁重,与广大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263”专项行动中的“硬骨头”。
2018年,我市通过群众举报、公开曝光、主动揭丑和堵疏结合回应群众需求,“六治”年度任务交出了满意答卷——
区域水环境治理方面,持续完善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龙亭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已完成,房亭河、奎河综合整治开始实施。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与治理方面,建成投运1座垃圾焚烧厂、1座卫生填埋场,新增垃圾日处理能力1200吨,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黑臭水体治理方面,2018年共计29项重点工程项目,已完成26项,其余3项雨污分流工程待道路施工后继续实施,跨年度建设任务42项,均已完成年度序时进度目标。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面,至2018年底,全面完成禁养区614家畜禽养殖场关闭搬迁任务,完成污染治理认定的规模养殖场共计1871家,完成率达85.9%,超过年度80%以上目标任务。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面,共计395项重点行业VOCS综合治理、水性涂料清洁原料替代、汽车维护行业VOCS治理和餐饮油烟治理项目和任务,全部在2018年上半年提前完成。
环境隐患治理方面,实现了环境风险入库率90%以上,专家“八查八改”检查率达100%。在省内率先完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重点整治任务并通过验收。
根本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2018年,我市的污染防治综合监管有了一个全省样板——徐州市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
2018年9月底,在贾汪区先行先试基础上,我市精心谋划、系统设计,启动建设了市级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经过两个月的集中攻坚和运行调试,12月5日,市监管平台上线运行使用。
据介绍,这一监管平台将我市“12345”“12369”“12319”平台、中央和省环保督察组交办、上级机关交办、业务平台报警信息问题、群众举报等各类涉及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线索全部“一网打尽”,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联动、纪委监督、社会共同参与的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工作格局。
“监管平台的使用,是我市提升生态保护和环境执法水平的重要手段。”市“263”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新的监管工作格局下,我市强化环境执法监管,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去年全市1-12月环保系统共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588件,处罚金额25452.9万元。
我市还利用财政政策的导向,助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机制。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快推进徐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设立10亿元重点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支持钢铁、焦化、热电等重点行业优化布局和转型升级,对钢铁、焦化、热电行业转移或退出企业给予政策奖补;并相继出台了《徐州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规则 (试行)》《徐州市排污权有偿使用资金管理办法》,保障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依法、有序进行,规范排污权出让收支管理;全市还实施了差别化污水处理费政策,被评为“红色”“黑色”等级的企业要分别加收0.60元/立方米、 1.0元/立方米的费用,对评价结果为“绿色”“蓝色”“黄色”等级的企业维持现行污水处理费标准不变。
生态染沉疴,去疴如抽丝。已有成绩犹如滚石上山,不进则退。“263”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新的一年,我市将全力推进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统筹推进水和土壤污染治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完善监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及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加强环境保护经济政策研究,让“美丽徐州”展现最靓“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