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高质量建设发展绘出蓝图
航空物流 |
城市生态建设 |
河南肉类口岸平台 |
郑州航空港区英迪国际学校 |
郑州园博园 |
新郑国际机场 |
□本报记者杨凌 本报通讯员成燕杨宇
春和景明,万物复苏。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热土上,一派建设发展的勃勃生机。
去年以来,航空港实验区经济社会持续保持较快发展,大枢纽建设全面提速,产业集群集聚效应不断凸显,口岸综合优势不断放大,经济结构进一步趋好,带动力辐射力影响力稳步提升。2018年,航空港实验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全省、全市占比分别达到63.87%、85.77%;电子信息业产值全省占比持续保持在70%以上;郑州机场“一带一路”沿线货物占进出口货物的60%以上,“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广。
步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去年11月27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在航空港实验区调研时指出,要对航空港实验区的重要地位和带动作用再认识再提升,以更多的创新性举措,推动航空港实验区在高质量轨道上健康发展,让这张名片更加亮丽。
省长陈润儿在今年省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以航空港实验区为龙头,统筹“五区联动”“四路协同”,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开放。
郑州市进一步明确,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统揽,以航空港实验区建设为引领,以“五区联动”“四路协同”为突破,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勇立时代潮头,无愧历史担当。新的一年,航空港实验区将勇担‘引领’责任、发挥‘龙头’作用,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国际、魅力、机遇、幸福’航空港,用航空港的一个个出彩汇聚成‘多彩’,用航空港的一步步出彩凝聚成‘浓彩’,为中原更加出彩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航空港实验区党工委书记马健充满信心地说。
聚焦“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 建立体综合交通枢纽
几万公里的铁路和公路连接的是大陆,几公里跑道连接的是世界。
全球化时代,以航空运输为引领的立体交通体系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配置高端生产要素和促进区域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抢抓机遇,打造国际大枢纽,构建陆空衔接、多式联运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航空港实验区的脚步铿锵有力。
“‘一带一路’建设的一项核心工程就是设施联通。加快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建设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做贡献’,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也是河南、郑州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中之重。”谈及枢纽建设,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管委会主任张俊峰深入阐述说。
为此,今后一段时期,航空港实验区将把建设好、发展好投资超千亿、占地约100平方公里的“超级枢纽工程”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要做好各交通设施之间的相互连接,而且将扎实做好功能配套研究与规划,统筹做好现代物流、文旅商贸、金融会展、总部经济等产业的发展需求研究与规划,做好配套服务性项目布局,切实把这一枢纽建设成为设施优良、配套合理、服务完善的优质工程,打造成为枢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为加快提升“空中丝绸之路”基础支撑能力,今年该区将尽快完成枢纽经济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南站枢纽工程建设,开展南站交通组织、标识系统、东西广场方案设计等研究,为南站配套建设创造条件;加快新郑机场至郑州南站城际铁路、洪泽湖大道互通式立交等13个项目建设,确保按时竣工投用;加快推进郑州机场三期、郑许市域铁路、G107郑州境东移(三期)改建等6个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完成投资目标;积极对接谋划圃田南至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铁路专线,研究布局国际陆港第二节点;确保迎宾大道、豫州大道、冀州路3个道路快速化项目按时开工建设;加快推进京港澳高速苑陵故城站互通式立交、G343港区段(八千乡至辛店镇)改建等6个新建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畅通对外联络,提升客货运集疏能力。
聚焦“一区一群” 走集群集聚发展之路
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之基。打造现代产业基地,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高质量建设航空港实验区的根本路径,是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的根本目的,是塑造大都市的根本支撑,是航空港实验区发挥“名片”“龙头”“引领”作用,助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原城市群建设、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
聚焦以智能终端为代表的世界级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集聚区,该区今年将进一步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据统计,今年航空港实验区共确定重点项目680个,总投资537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84.8亿元,其中竣工投产(用)项目230个、在建项目130个、新开工项目178个、前期项目142个。
立足长远、瞄准前沿、强化扶持,该区还将全力推进“5+3”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即大力发展智能终端及新型显示、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生物医药、航空制造和服务五大先进制造业及航空物流、电子商务、文旅商贸三大现代服务业。
其中,智能终端及新型显示产业方面将加快推进华锐光电、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等5个续建项目建设;推动非苹手机向品牌化发展,着力抢占智能终端产业链高端。加快推进半导体芯片、新型显示项目引进,推动智能终端产业成规模、成体系,打造先进制造河南品牌。同时推进航南创新服务综合体、智能终端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等7个竣工项目尽快投用,确保光力半导体等4个新开项目按时开工,力争合晶集团12英寸硅抛光片及外延片、百立丰等35个前期项目正式签约。
此外,该区还将加快推进中国移动(河南)数据中心、中原云等5个续建项目工程建设,力争智能交通信息装备服务研发中心按时开工;规划建设智能装备产业园,聚焦数控机床、机器人、智能物流仓储装备等重点领域,加快智能装备产业发展。
发展电子商务方面,将加快菜鸟、唯品会、苏宁综保区跨境项目建设,努力开辟“一带一路”国家跨境出口市场,建立跨境电商产业出口基地。在文旅商贸产业领域,确保台湾科技园一期、悦港锦荣国际等5个竣工项目早日投用,加快推进正弘航空港商务中心、绿地会展城(一期)、裕鸿商务公园等14个续建项目建设。
聚焦“联通全球、服务全国、领先内陆” 筑开放活力高效之都
开放是国家与省、市赋予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如何让“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广、“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快、“网上丝绸之路”越来越便捷、“海上丝绸之路”越行越远?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开放一举求多效,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是航空港实验区的责任,也是河南发展的需要。
为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能力,今年航空港实验区将争取再引进1~2家保税展示企业,依托综保区谋划建设口岸商品展示体验交易中心,积极推进综保区贸易多元化。同时加快推进综保区扩区申报,尽快形成规划编制成果。力争上半年完成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冷链物流产业园控规编制;支持活牛口岸利用建成投用的国家级进境动物隔离场拓展业务,力争郑州药品进口口岸2019年获批开展业务。
此外,还将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快推进综保区贸易多元化,积极申报144小时过境免签,促进转口贸易、国际配送、国际采购中心和国际结算中心落地,加快推动“单一窗口”合作、海关监管互认、贸易网络等国际化;持续扩大口岸、综保区业务覆盖范围,加快口岸建设向口岸经济发展转变,真正将航空港实验区建设成为“联通全球、服务全国、领先内陆”的开放高地。
聚焦航空都市承载力提升 兴宜居宜业魅力之城
“速度经济时代,机场已经成为全球生产和商业活动的重要节点,也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它不断吸引众多与航空相关的行业和人群集聚到其周围,随着越来越多商业企业在机场以及交通走廊周围集聚,一种新型的城市出现了,那就是——航空大都市!”
航空经济理论奠基人约翰·卡萨达的这段话,阐释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与产业的互动作用。
作为城市化新模式引领者的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正成为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和大量就业人群的集聚融合之地,建设一座“国际、魅力、机遇、幸福”的航空新城,既为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未来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也将为其枢纽打造、产业培育提供重要支撑。
为此,在航空大都市建设中,该区将统筹“国际、魅力、机遇、幸福”四大目标,统筹“枢纽、产业、城市”三大功能,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
——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统筹代管区域规划建设,实现代管区域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一体化。
——加快域外联络通道、域内交通道路建设,力争新开工道路里程70公里,新增通车里程60公里。完成第二水厂加压泵站建设,启动调蓄水库建设;完成6条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启动南水北调河以东7座变电站建设;推进坡刘门站和东南燃气调压站建设,启动西气东输二级平泰支线迁改;启动裕中电厂至航空港实验区热力管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华电、华润项目建设。
——以生态廊道、郊野公园、南水北调生态公园、水系等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生态绿化建设,年内新增绿化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积极引进高端国际化酒店、高档社区,力争2019年落地2~3个高端文化旅游商业综合体项目;加快推进绿地双塔、正恒国际总部、中国侨联中部基地、新希望总部基地建设,持续提升双鹤湖高端商务区建设水平。
一个产业发达、辐射全球的航空大都市,一个生态优美、幸福和谐的航空大都市,一个创造时尚与浪漫、引领国际潮流的航空大都市,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接轨世界的航空大都市,正张开有力的双翼翱翔于九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