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 正文

对外开放,徐州发出新动员令!

 ◎本报全媒体记者 魏宁

4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个瞬间。

 

40年,对一座城市来说,却写满了沧桑巨变。

40年来,徐州走过了不同凡响的开放之路,绘就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谱写了慷慨激昂的奋斗赞歌。

在全市对外开放大会上,市委书记周铁根的讲话掷地有声: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必须以勇立潮头的进取精神把握大势、以广纳四海的开放胸怀拥抱未来、以坚如磐石的信心信念搏击奋斗,坚定不移把徐州对外开放事业向纵深推进。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坡更陡。这是一次总结对外开放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的大会,也向全市上下发出了徐州对外开放新的动员令。

40年

徐州从封闭半封闭

走向全面开放

改革开放早期,徐州是全省仅有的两个未被列入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既不靠海也不沿边的徐州,并不具备对外开放的先天优势。

没有先天优势,可以创造优势。

40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自费开放、自力开发,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推动开放规模不断扩大、步伐不断加快、格局不断拓展,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向全面开放的历史性跨越。

对外贸易从小到大。进出口总额从1988年的787万美元跃升至2018年的117.4亿美元,30年间增长1491倍。境外投资额、对外承包工程额累计达71.1亿美元,始终保持苏北第一。

利用外资苏北领先。40年来累计利用外资176.93亿美元,总量稳居全省第六、苏北第一,目前全市实有外资企业773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5家。

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1992年第一家开发区成立以来,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已达16家,总量位居全省前三,徐州高新区成为江北第一家国家级高新区,全市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占全市80%以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民间交往不断扩大,徐州“朋友圈”越来越大。截至目前,我市签约缔结国际友好城市21对,开拓友好交流城市70余个,美国徐州商会等26家商会遍布全球,先后接收50个国家和地区留学生来徐学习。人文交流日益频繁,彭城画派走出国门,“舞动汉风”走向世界,徐州国际马拉松赛影响力不断扩大,作为全球唯一城市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去年成功举办“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城市名片赢得世界“点赞”。

40年来,在徐州发展进程中,开放始终被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如今,开明开放已成为徐州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放

走出一条

具有徐州特色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大局、着眼长远,把开放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主动对标中央要求,厚植开放发展优势,努力打造贯彻开放发展理念的区域样板。

全市开放型经济加速崛起,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高速增长,2018年达到773.7亿元,同比增长46.7%,其中出口638.4亿元、增长49.1%,增幅均居全省第一,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最突出的亮点和最显著的进展。此外,我市突出抓好招商引资“生命线”,三年累计签约5亿元以上内资项目308个、总投资2871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74个、总投资110.5亿美元,一批高端优质项目落地建设。

服务外包实现裂变式增长,2018年全市服务外包合同额和执行额分别完成38.1亿美元和32.65亿美元,较2015年分别增长76倍和102倍。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优势特色产业更大力度“走出去”,成功举办中巴商务合作大会,徐工巴西产业园运营良好,煤矿开采、电动车制造、新能源等产业加速向全球布局。伴随着徐州开放步伐的加快,开放领域不断拓展,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观音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31.4%,高铁直通城市位居全国第四位,形成了“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

深入推进以“十大开放平台”为代表的载体平台建设,徐州成为淮海经济区内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城市。徐州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中欧班列开行突破100列,观音机场一类开放口岸加快建设。“一城一谷一区一院”等科技创新平台、国际邮件互换局等信息平台、淮海金融服务中心等金融平台体系日益完善,电子口岸、无水港、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有序运营,要素集聚的磁场效应正在显现。

对标国际标准,坚持问题导向,我市系统打造政务服务、投资开放、要素供给、创新创业、诚信法治、人文生态“六大环境”。以3年为期压茬推进“建设年、提升年、巩固年”活动,聚焦影响营商环境建设的痛点堵点深入开展“八大专项行动”和“五查五整治”。如今,“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徐州形象”已成为全市上下普遍共识。

再出发

拓展新时代对外开放

实践路径

站在新起点,面临新机遇,肩负新使命。徐州,在新时代吹响了对外开放“再出发”的号角。

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在区域内拥有广阔的开放空间和发展腹地。特别是省委站在全省高度谋篇布局,赋予徐州建成对外开放强支点、建设国际陆港、打造江苏向西开放门户和淮海经济区对外开放枢纽的光荣使命,为徐州推动开放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

现阶段,我市对外开放工作总的思路是:坚持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主抓手,围绕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打造江苏向西开放门户和淮海经济区对外开放枢纽,不断推动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奋力谱写新时代开放事业新篇章。

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要按照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准的要求,我市将积极发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效应,持续深化与连云港、上海、郑州、西安等地的对接合作,使亚欧大陆桥东方起点和中西部最便捷出海通道成为徐州全面开放的优越条件。同时紧扣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物流集散中心的定位,充分依托淮海国际陆港、中欧班列等开放平台载体,进一步巩固提升与中亚、中欧等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真正把徐州的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

加强产业国际合作,我市将继续鼓励徐工、协鑫、淮海控股、徐矿等龙头企业、重点行业组建跨国企业集群。抓牢招商引资“生命线”和“头号工程”,实施“主攻欧美、深耕日韩、巩固港台”招商战略,紧盯世界500强企业,大力引进旗舰型企业、基地型项目。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准确掌握海内外产业领军人才分布,加快集聚紧缺人才,稳定用好关键人才,培育造就高端人才,打造淮海经济区人才高地。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为了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我市将主动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全面对接国家指标体系,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年”和“服务企业年”活动,加快建设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让徐州成为海内外客商的投资福地和创业乐土。

40年前的徐州,全市干群不等不靠、砥砺前行,走出了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开放之路。

40年后的徐州,全市干群解放思想、再次出发,书写好新时代对外开放“徐州答卷”。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zixun/2019-04-01/43464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