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上饮食不当、喝酒、熬夜,生活不规律,极易患上消化道疾病。俗话说“病从口入”,如果药不对症,对肝胃肠又会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市中医院消化二科主任王胜英:走中西医优势互补特色之路,从整体改善患者体质尤为重要 |
|
||
|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瑾 “春夏交替冷暖不定,往往是消化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复发期。自从春节以来,患者不断增多,再过一个多月就要立夏了,春夏交接,万物上升,消化道慢性病容易在这个季节复发,近来中青年人因为饮食起居不规律患上肝胆胰腺疾病的也不在少数。”市中医院消化二科主任王胜英说,消化系统包括食管、胃、肝、胆、胰、小肠、大肠等,一处不适,波及全身,找准病症、对症治疗非常关键。 从医30年、身兼多职的王胜英主任介绍,消化科将现代医学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与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相结合,灵活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注重突出中医特色、重视辨证论治,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腹部胀痛原因多,舒肝和胃解郁结 年初,有位58岁的男性患者因尿频、排尿困难住院治疗,查肝功能明显升高,上腹部增强CT检查肝硬化,脾大,腹水,肝脏多发小囊肿,肝左内叶一过性强化灶,遂予以保肝对症治疗了一周,待复查肝功能正常,患者自觉病情好转出院。 患者出院后,病情又反复,并伴有尿黄、皮肤瘙痒等。来到市中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初步诊断为肝硬化、2型糖尿病。接诊的王胜英主任了解到,该患者糖尿病史4年,间断口服药控制,吸烟史30余年,一天20支,有饮酒史30余年,每日饮白酒半斤。从中医方面辨病,患者因既往大量饮酒,湿邪内生,日久化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浑身乏力,腹部胀满不适,病位在肝、脾、肾,病理因素与气、血、水、热相关,辨证为肝胃不和、湿热蕴结、气滞血瘀。 针对患者的情况,王胜英主任为患者制订了保肝降酶、抑酸护胃、营养支持的治疗方案,在西药的基础上,辅以中药疏肝健脾、清热利水。入院一周以来,患者自觉腹胀较以前好转,乏力症状明显减轻,食欲也增加了。 王胜英主任说:“这位患者的病症在中医有个名字叫‘积聚症’,又称癖块、痃癖、痞块,以腹内结块、伴有胀痛为主要病证。西医学诊断,凡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脾肿大、增生型肠结核、腹腔肿瘤等多属‘积’之范畴,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原因所致的包块则与‘聚’关系密切。中医的解释,积聚的原因多由情志不舒、饮食不节、起居失宜导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脾失健运、食滞痰阻。” 记者在门诊了解到,消化科近期收治了数例这样的患者,在中西医综合治疗下,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半月前,一位53岁的女患者感冒后口服药物治疗后,出现食欲减退、腹胀间作、胃内有烧灼感、两肋疼痛不适、口干口苦,于外院住院治疗无明显改善,患者遂来到中医院寻求治疗。 经一系列检查,王胜英主任诊断这位女患者为胆道结石伴感染、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特发性(原发性)高血压,经过辨病辨证认为,患者劳累后好生气,肝失疏泄,肝胃不和则气行不畅,综合各种症状,予以舒肝利胆、理气和胃方药,并予艾灸、针灸治疗,数日后患者诉上腹胀痛好转。 腹泻8年多方求治,中西药兼用改善症状 一个月前,消化科收治了一位血便、伴下腹部坠胀的55岁男性患者。患者主述2011年无明显诱因解脓血黏液便,伴里急后重,曾于外院就诊,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予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然而8年来症状反复,发作不定,伴黏液脓血便,间断住院治疗效果尚可,但出院后病情反复,迁延不愈。 接诊的王胜英主任了解到,该患者有既往抽烟史20余年,平素脾胃虚弱,受凉或饮食不节后易发腹泻,经结肠镜检查,诊断患者为溃疡性结肠炎,为进一下查明患者的结肠炎是急性结肠炎、阿米巴肠炎、克罗恩病还是消化道肿瘤,予以内镜及腹部CT等检查,排除肠道占位等。患者入院后予消炎止痛、止血等治疗,并针对中医辨证诊断出的湿热下注、气血失调等症,予以中药健脾化湿、清利湿热等治疗。 入院一周以来,患者服用一些药物后,腹痛症状缓解,黏液脓血便次数减少,继续口服中药汤剂清热燥湿、调气和血,配合艾灸等治疗,大大改善了症状。 消化科通过中医全身辨证用药加局部灌肠给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稳定。 “中药对改善胃肠道各部位的动力紊乱具有较好的疗效,经临床及试验研究,中药制剂效果好,广泛用于临床,深受患者好评。”王胜英主任介绍,“本着以人为本,规范、个体化、治未病的原则,我科根据不同的病情,不但采取以中医药为主导的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化治疗,还开展了平衡火罐疗法、诸穴闪罐、走罐疗法、中药榻渍治疗、中药熏洗、中药足浴治疗、埋线疗法、中药保留灌肠、耳穴压豆、艾灸、穴位按摩等多种中医特色疗法,深受患者信赖及好评。” “我科新采用穴位贴敷、中药膏方的方法改善脾胃虚弱、胃肠虚寒患者的不适症状,并以三九、三伏贴穴的形式扩大知名度及影响力。科室制定的两种‘院级膏方’舒畅暖胃膏和舒胃调气膏和两种‘科级膏方’舒意通便膏和疏肝理气膏,让许多接受中医特色治疗的患者从中受益。” 重视辨证论治,多学科联合打造专病特色 “中医治疗肝病历史悠久,具有调节整体脏腑功能,扶正祛邪、调理气血等功能,在慢性肝病的治疗上,通过疏肝理气、补气活血、滋补肝肾、温阳利水等治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消化二科不断探索亚专科建设方向,积极开展专病建设,已开设酒精肝、脂肪肝、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专病门诊。”王胜英主任说,“中西医结合治疗首先要将患者的病情诊断清楚,大的治疗方向要明确,诸如在晚期肝硬化出现消化道出血、腹膜炎等急慢性并发症时,首当其冲的还是西医,用西医的手段把症状控制住后,在生命指征安全平稳的情况下,再一步一步慢慢调理,发挥中医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在改善临床症候和肝功能损害上显示出卓越的效果,疗效较单纯西药明显,尤其是防治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在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及调节营养代谢失调方面有满意的效果。” 王胜英主任介绍,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正常人的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到一定程度就称为脂肪肝。 “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并结合中医古代文献中有关肝病的论述以及现代各医家临床观点,提出了化浊祛瘀法治疗脂肪肝。此法配合中医特色治疗,大大提高了药效,有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阻止了脂肪肝慢性病程。”王胜英说。 同样是脂肪肝,其症候分型各有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王胜英说:“诸如湿热蕴结型表现为右肋胀痛或胀满不舒、口干口苦、大便溏薄,中医治疗时应以清热利湿、疏肝健脾为主;痰瘀阻滞型肝病则会脘腹痞闷、形体肥胖,对这类脂肪肝应以化痰散结、活血通络为主;肝郁气滞型肝病胸胁胀闷、恶心呕吐,应给以疏肝理气、开郁散结。此外,中医还有特色针刺、耳针、耳穴埋豆、经穴磁导、穴位注射等多种针对性治疗。” 在常规西药保护肝细胞、抗炎、改善肝脏代谢等治疗基础上,消化二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通过中医辨证论治来治疗肝病,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的证型选择不同的方剂或方药进行治疗,提出了“疏肝健脾”“利湿降浊”“活血化瘀”法。 王胜英主任说:“现代肝病治疗不仅涉及到单个学科,而且涉及多个中医内科和西医学科,包括内分泌科、风湿科、针灸科及彩超室、CT室等,中医院大力推行的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在对疑难复杂肝病的治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