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频道 > 房地产市场 > 正文

中国楼市出现大规模分化 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

 

中国火热的楼市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分化,一线城市房价继续坚挺,但三四线城市,越来越多地进入冰川期。或许,这意味着,中国的楼市正步入新时代。

9月2日,“百城价格指数”,对100个城市新建住宅进行的全样本调查数据显示,8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442元/平方米,环比7月上涨0.92%,是2012年6月以来连续第15个月环比上涨;同比上涨8.61%,连续第9个月上涨。

 

对于即将到来的“金九银十”,推盘量增加将缓解房价上涨压力,但部分供应不足的热点城市可能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其调控政策或进一步升级。

上涨城市数至71个

纵观此次数据,从环比来看,上涨城市数增至71个,其中北京涨幅最大,达3.22%;武汉以2.16%次之,广州、深圳、上海涨幅分别在1%-2%之间;而同比来看,广州涨幅最大,达24.15%,北京、深圳、南京、成都涨幅均超过10%,上海、武汉、重庆(主城区)、杭州涨幅在5%-10%之间,天津涨幅低于5%。

一位房地产分析师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多数开发企业为备战“金九银十”,近期实际新开盘项目处于阶段性较低水平。在部分城市供应依然不足、政策面宽松、购房者观望情绪进一步缓解等多重因素带动下,8月土地价格持续攀高,进一步拉动了百城指数上涨。

而在上周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时也称“房价反弹压力较大”。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则表示下一步将“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

冰火两重天

虽然百城中大多数城市房价都持上涨态势,十大城市同比也都平均上涨12.18%,但其中也不乏跌幅较大的城市,其中,海口、温州的跌幅超过10%,分别为10.89%和10.23%;三亚、张家港、江阴和贵阳4个城市跌幅介于1%-8%之间;昆山、聊城和南宁的跌幅均在1%以内。由此可见,中国的楼市呈现出各地冷热不均的现状。而各地楼市的政策也同样是冰火两重天。

由于郑州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已经连续4个月名列前茅,受此影响,河南郑州购房限购令升级。

昨日,郑州市房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房产新政。据悉,从9月1日起,持有郑州居住证明3年以上,缴纳社保或个税一年以上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一套;对于未满20周岁的无住房单身人员,暂停其在郑州市限购区域购房;对于年满20周岁的无住房单身人员,限购一套住房。

与之相反的是,另一边,正在经历楼市“怒跌”之困的温州,却继松绑“限购令”之后,又出台《温州市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10月1日起,包括农村房屋所有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内的12类产权可上市交易。外界认为,《办法》的出台,意味着温州农民房可上市买卖,具有破冰意义。

与温州境遇相当的芜湖,日前也发布楼市新政,对于本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等人才购房进行免契税及2万元安家补助的补偿。此举也引来了不少争论。有网友就担心政府急于救市,补贴商品房购买者的行为会分摊掉一部分保障房投入的资金。

对于近期一些城市的房产政策微调不断,中原地产宋会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二三线城市的房产市场在过去步伐迈得过大,许多有历史积淀的二三线城市人口结构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因此住房需求基本稳定,尤其是改善购房的需求达到饱和。房企通过对于未来的趋势预判,还是选择了回流人口结构复杂、需求旺盛的一线城市。而国家未来的房产政策是要建立长效的稳定机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在服从政策安排基础上的小动作救市都无济于事。

金九银十成色足?

对于即将到来的“金九银十”的展望,上述房产分析师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今年的“金九银十”成色预计不错。一方面,土地地价的持续上涨及一线城市积压的刚性需求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城市供应充足,品牌房企纷纷加大推盘,房价涨幅仍将在一定范围以内。

宋会雍指出,目前房价上涨的71个城市中,未来将还有一部分三四线城市“落马”,由于房企刚回流一线城市,市场还处于观望状态,但经过一段时间,更多三四线城市将爆发出供大于求的问题,更多“温州”现象可能出现。

对于一线城市而言,他表示,刚性需求仍十分旺盛,国家的未来政策将围绕鼓励“自住性”需求展开。而在此基础上想让房价处于稳定趋势,除了出台限购、房产税等政策,政府还应坚定不移地推进住房信息联网,可以先从本地联网做起。“虽然此项政策的推进会遇到利益方的阻挠,但关键还是取决于政府的决心。”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house/fqdt/2013-09-03/24731.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