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频道 > 国家政策 > 正文

徐州棚户区改造造福群众改善民生

 

棚户区改造造福群众改善民生
至2015年底,市区已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面积3210万平方米,16万余户棚户区居民搬进了新居
 
 
棚户区改造是徐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保障房建设工程,也是惠及群众最多的民生工程。
徐州日报记者 孙井贤 摄

 

◎徐州日报记者 刘作霖

5月25日,原本住在卧牛社区二组的路长英、李传银夫妇拿到了新家钥匙,他们盼望已久的棚户区定销安置房翡翠杏山定销房小区上房了。和他们同时享受这一福利的,还有309户棚户区居民。

原本和父母住在平房里的路长英感慨地说:“我们以前居住的条件太差了,房子都有好几十年了,冬天冷夏天热不说,几代人住在一起,生活实在不便。我们这个新房109平方米,三室一厅,厨房、卫生间都挺好的,客厅又大又明亮,看着心里就舒服,小区内社区服务、超市等配套齐全。我们全家人都打心眼里感激党的棚改政策。”

2008年省委、省政府作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部署,徐州市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全面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截至2015年底,市区已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面积3210万平方米,16万余户棚户区居民搬进了新居,全面改善了建成区范围内居民居住环境。

改善民生 实现共享发展

“从改善民生的角度看,棚改是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从优化环境的角度看,棚改能有效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显著改善城市形象面貌。从促发展的角度看,棚改对稳增长、调结构具有重大支撑作用。”今年3月30日,在徐州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推进会上,市委书记张国华表示。

在徐州市棚户区改造中,从规划设计、补偿标准确定、质量保证、各种配套设施建设等,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着眼于切实保障居民的切身利益。“不让拆迁户的利益丝毫受损,把最好的地块、最美的环境、最便捷的交通最大化地让给百姓”是徐州棚户区改造的一条“铁规矩”。棚改整理出来的地段,除了部分建设定销房,大多用于公共设施、绿化等城市建设,以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

徐州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持“改善民生、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货币补偿安置、集中建设定销房安置、团购市场商品房安置”等多元化安置方式。一方面,鼓励引导货币安置,对于选择货币安置且自行购买商品房的,在房屋征迁评估价的基础上增加10%的补贴。另一方面,多元化推进实物安置,采取集中建设定销房、居民自由选择购买市场存量商品房的办法,满足征迁群众安置需求。另外,徐州还将棚户区改造安置与住房保障相结合,采取“三项特殊政策”。对棚户区征迁中符合经济适用房条件的直接安排经济适用房;对双特困户和符合廉租房条件的直接采取廉租房安置,交纳政策性房租;对经济困难、补不起差价的,实行共有产权安置,5-10年内被拆迁群众可按征迁时的价格购买剩余产权。针对棚户区改造中特困群体安置难的情况,徐州市专门成立棚户区改造救助投诉中心,建立了慈善救助基金,对棚户区改造中部分低保户、特困户、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孤寡老人等特困群体给予帮扶。目前已妥善安置困难户265户、投入共有产权资金4200万元。通过多种安置方式并举,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面被拆迁群众的安置需求,保证了征迁安置工作的顺利实施。

纳入考核

全面推进棚户区改造

为加强对棚户区改造工作,徐州市成立了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市棚户区改造的组织、推进、综合协调等工作。各区也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全市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组织领导体系,建立了市、区、办事处和拆迁公司之间的联动机制。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将棚户区列入“三重一大”项目,纳入市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建立绩效问责和考核奖惩机制,有力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徐州在棚改中把依法行政作为棚改工作的红线。严格执行风险评估制度。动迁前对群众接受度、补偿安置方案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严格审查,90%以上被征迁户同意的方可启动实施,确保社会稳定。全面推行房屋征收信息公开,严格履行公示、公布制度。通过房屋征迁整治专项行动、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等多种形式,规范房屋征收行为,并强力推行房屋征收公开信息。严格履行“一听证、两公告、五公布”制度,从征收的程序、征收要件、补偿结果等方面进行全过程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维护征收补偿的公开、公正、公平。开辟投诉举报通道。组建棚改投诉救助受理中心,公布举报电话,听取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问题。设立监督制度。项目实施方案由部门会审、政府审批,纪检监察和审计人员全程跟踪督查、审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群众利益不受损害,切实做到了拆得了、拆得好、拆得稳。上述措施的实施,有效地规范了房屋征迁行为,切实实现了依法征迁、阳光征迁、和谐征迁。

创新模式 改善城市功能

徐州市棚户区改造实行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作模式,专门成立了国有投资公司,并授权其作为棚户区改造的投融资主体,负责棚户区改造融资,目前已累计融资授信520亿元,为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资金支持。此外,徐州市还在土地运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按照“政府拆迁、统一规划、定向招商、净地出让”的推进模式,最大限度提高土地综合收益,并将收益全部用于棚户区改造,土地增值部分不是让开发商占有,而是全部让被征迁居民享用。通过棚户区改造市场化运作模式的尝试,拓展了资金筹集渠道,有效保证了棚户区改造工作的资金需求。

棚户区改造是徐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保障房建设工程,也是惠及群众最多的民生工程,承载着棚户区居民对美好家园的期盼。16万余户棚户区居民搬进了新居,告别了阴暗、破烂的危旧房。住房建筑面积由原来的人均10多平方米、户均30多平方米增加到人均20多平方米、户均70多平方米。

在徐州市棚户区改造过程中,高度重视把棚户区改造与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和城市功能完善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人文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棚户区改造是改善百姓居住条件、生活环境的过程,同时也是整理城市空间、改善城市功能、调整经济结构的契机。通过把棚户区改造与城市功能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联系起来,综合考虑棚户区改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城市的未来发展,提高了棚户区改造的综合效益。

徐州对棚户区改造腾出的土地,从规划建设农贸市场、放心早餐、社区医疗机构、中小学和幼儿园、公交首末站、街头绿地等基础性项目,到建设音乐厅、艺术馆、规划馆、文化(健身)中心等功能性项目,为市民的生产、生活、休闲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从改造户部山、回龙窝、潘安湖、吕梁湖、九里湖等历史文化片区及风景名胜区,到打造泉山森林公园、龟山公园、楚园、故黄河、徐运新河等风景旅游区,真正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广大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house/gjzc/2016-11-10/375405.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改造  安置  徐州  改善  群众  工作  城市  居民
推进  保障  房屋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