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评:小学一年级不学英语 家长有必要恐慌吗?
开学没几天,南京的钱女士却遇到了“烦心事”。钱女士的孩子在南京某小学上一年级,但学校一年级并未开设英语课。再对比周边的小学一年级都有学英语,家长们瞬间炸开了锅,认为这是剥夺孩子学习的权利。当地教育部门回复,小学一、二年级英语课不作要求,三年级正式上课。即便如此,家长们还是“很着急”。(9月5日《京华时报》)
该学校低年级为何不开英语课?据校长李某说,“学校一二年级能否开英语课,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场地,二是师资,目前学校共有11位英语老师,要带三、四、五、六年级,每周每个班三节英语,如果要在一、二年级开设英语课,师资跟不上。”李某补充道,“一、二年级开设的英语课程属于‘校本课程’,也就是说学校可以自己设定课程,我们学校安排了‘生命安全’取而代之。”
一年级不学英语违规吗?
2001年,教育部曾发布《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的规定,明确指出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据南京市教研室最新消息,目前南京300多所小学中,低年级开设英语课的学校也就一半左右,甚至一些名校因为条件不成熟,低年级也没有开设英语课。而江苏省教育厅对各校的要求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一二年级开设,但不做硬性规定。所谓的有条件,主要是指学校有开设这门课的师资和课时。
由此看来,小学一年级“无英语课”并没有违规,却让家长们如此焦虑,这是为何?在全国各地,一些名小学纷纷从一年级开设英语口语课,更有甚者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教育资源不均衡所形成的对比不免让家长“人心惶惶”。需要指出的是,从三年级开始,小学就把英语当成主课了。背单词,背书,默单词,考试,结果小朋友第一反应就是“我不喜欢”。当学生对英语课没兴趣的时候,其学习成果不言而喻。显然,英语课的上课形式比何时开设更重要。
家长为啥急了?
家长们对于英语课如此在意,并非他们对英语爱得“深沉”,而是功利教育所致。在中考、高考这种直接关系到孩子升学的考试中,英语始终是必考科目,且是公认可以拉开分数差距的科目之一。多数家长甚至笃定英语将是孩子未来职业规划能出彩的必备技能。《武汉晚报》对此表示,“升学需要考英语,因此家长们想尽办法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这样的英语学习,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初衷,而且变相增加了孩子的负担。事实上,国家课程计划没有硬性规定学习英语,就是出于为孩子减负、推动素质教育的目的。”
多年来,我们一直呼吁给教育、给孩子减压,让教育回归理性、让孩子得到更优质的教育,却难有实质进展。其实,家长确实很反对甚至反感奥数,但还是要把孩子往奥数班送;虽然同情孩子学习压力太大,但还是把周末的课外班安排得满满当当。说是“素质教育”,可一旦学校重视“素质”了,家长就又开始担心会影响主课的考试成绩。
前文提到该学校校长安排了“生命安全”课程,“上学期刚刚开馆的‘江苏省生命安全综合馆’进入中小学我们是第一家,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会自求、自护,生命安全、抗震减灾等,让他们远离灾害。”这一应试教育框架下的教学方式创新本应赢得认可和点赞,家长们却有患得患失之忧。不久前,河北涿鹿县教科局长郝金伦在全县中小学推行的“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在家长的反对声中被全面叫停,其个人也以辞职表示“抗议”。
应均衡分配教育资源
若要化解家长们的焦虑心理,应均衡教育资源的分配。当地各学校应统筹考虑开设英语课程的时间,不宜学校各自为政,使之有个大致的同步。此外,小升初多一点按户摇号、随即派位入学,少一点“名校”的自主招生和各式加分都将缓解家长们的焦虑情绪。
《南方网》指出,“教育资源的重心逐渐下移,许多孩子在焦虑的家长的鞭策下奋不顾身地往前冲。教育作为‘生活的过程’,已经异化成为‘将来生活的预备’。”激烈的教育竞争和匮乏的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扭曲了一些家长的是非观和价值观。操之过急的学英语成为了一种见怪不怪的常态,给孩子们“减负”的“无英语课”才显得突兀和另类。来源:人民网-江苏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