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源头活水 造一鉴方塘 ——“徐州教育学南通”系列报道之四
◎徐州日报记者 甘晓妹 见习记者 周婕 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是科学,就要研究与遵循规律;是艺术,就需要灵感与创新。 从教育大市到教育强市,这条跨越之“路”该如何走?带着对教育的新追求,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徐州教育人怀着责任与期待来到了黄海之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学南通,正是去引这源头活水。在寻觅和探索、借鉴吸收中,徐州以大手笔描绘的教育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这幅蓝图凝聚着市委市政府的远见卓识;这幅蓝图承载着徐州教育的发展梦想。在其背后,我们感受到的是徐州教育潮平岸阔、千帆相竞的发展之势。 居黄海畔沐东方风来,随改革建百年大业,彭城将遍植杏坛繁花。 跟岗学习 近距离感受南通教育“正能量” 与往年相比,今年秋季的这个新学期注定不同。 秋季开学前夕,张秀毅没有像往年那样忙碌,可是她的心情却是又紧张又兴奋。根据安排,新学期里,她将到南通大学附属中学报到,开启为其一个学期的跟岗学习的生活。在准备行囊时,张秀毅特意塞了好几本笔记本,这是她最看重的“听课笔记”。 今年8月底,我市全面启动教师赴南通交流活动,首批和张秀毅同行的,还有265名老师和校干。他们都是市内各所中小学的骨干。以张秀毅为例,在徐州市三十六中从事着语文教学的她有着20多年教龄。“以前,我觉得自己几十年都是这么教学,慢慢的思想上、行动上都产生了惰性。现在,有机会走出校门,向优秀教师取经,让我一下子觉得自己又有了无限的学习兴趣和渴望。” 张秀毅被分配到南通大学附属中学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跟岗学习。因为学校有晨读,她每天早上不到7点就要到校跟班,接下来的一上午基本在听课,然后是教师间的研讨、整理听课笔记和学习感悟,一天下来,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但这种辛劳更多的被学习的欲望占据了。“我有了一种从高处看自己工作的心态,好像找到了人生的新起点、新坐标。虽然辛苦着,但也幸福着。” “一所创建不久的新兴学校,办学历史虽不长,但已经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这里,各种教育教学设施都很先进,体现的是一种现代化的文明。但在我看来,她最值得骄傲的就是能够打破常规的界限,打造出为教师和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和谐教育生态。”这是通大附中学给张秀毅留下的最初的,也是最深刻的印象。这里的老师个个都是“多面手”。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有实效,管理学生讲究艺术。于是,一有时间,张秀毅就走进其他老师的课堂,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比,及时弥补自身不足,进一步完善自身教学策略。 “聆听着通大附中老师们的精彩讲课,看着孩子们在他们的引领下,那种陶醉在知识海洋里的神态,我真的由衷地佩服,更让我觉得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在这样的‘大熔炉’里,我唯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走出家门 找差距补短板提升自我 初冬,寒风料峭。但在海门市通源小学校内,却在进行一场热闹异常的讨论。来自新沂的校干老师们,围绕着南通教育话题各抒己见。“南通教育之所以全面开花,源于对随之教育的深刻理解和精准定位。”“今天我们的教育,不再为了‘应试’,而是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提供优质服务,为全体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南通在这一点上领先我们很多。”……一个又一个观点,彼此不断的交流碰撞,通源小学的会议室,成了智慧迸发的场所。 在此次新沂市赴南通海门交流的21名骨干教师中,新沂一中的王保强是其中主动请缨的一员。在听闻我市要选派骨干教师赴南通学习交流的时候,他就向校长提出了交流的心愿。 在新沂一中教了十几年书的王保强熟悉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而相距500公里的海门,对他来说,还很陌生。在热血沸腾的另一面,他也有自己的顾虑:在新沂工作生活了这么久,已经轻车熟路,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海门如何开展工作,能取来教育圣地的真经吗? “海门是一方教育圣地,有一大批全国名师,如果只是一味地艳羡徘徊,那就游离了教育的本真,而明智之举便当是走进她、感受她、体悟她,相信,必将会有所得。”老校长的一番鼓励,更加坚定了王保强走出家门到外面看一看的决心。 “学习的机会不能只靠等,还要创造。”教师成长离不开相互间的切磋和研讨,也只有在反复的倾听与思考、互动与辩析中,才能明晰前进的方向、不断地提升教育的智慧。王保强在海门刚刚安定下来,就考虑怎样尽快融入新的环境。他对生活和教学的热情很快影响了身边的一批人,也拉近了他和海门教育系统其他教职工的距离。 “虽然身处陌生的环境,但我并不觉得孤独,因为在这里,让我更多地感受到同事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他们给我出谋划策,为我打气。可以说,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面临一种挑战,尽管有种种困难,我努力用行动不断战胜自我,像刚毕业的新教师一样,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这一交流的经历将在我的工作生涯中写下难忘的一页。”离开了家乡的“怀抱”,王保强显然没有丝毫的孤独感,因为身边有一群青春洋溢的年轻教师和活泼可爱的孩子们。 “来这里不是为了呼吸新鲜空气,我要努力从名师专家身上汲取营养。”王保强知道自己肩负的重任,他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向贤明的人学习,就是追求幸福。浸润在海门的新教育实验田之中,读与写、写与思、思与行交相辉映,内心会不知不觉中逐渐丰盈起来。海门之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不为别的,就因为我是个老师。 从“输血”到“造血” 催生教育发展“洪荒之力” “跟岗学习不是一种福利待遇,而是要取回真经,对徐州教育的改革发展有所帮助。这就好比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追求共同富裕。”徐州市教育局局长张德超的形象比喻让人印象深刻。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学南通,关键的落脚点还是要放在“人”这个第一要素上。教师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一个“实”字,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逐步实现我们的目标。“组织校干教师赴南通研修”这一项目在启动之初,就是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思考设计的,它的目标是为全市教师提供一次参与学习、更新提高的机会,为徐州教育培养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并付诸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的优秀教育人才。“走出去”是为了把有价值的经验“拿回来”,要让向南通的优质名校“借脑”“输血”,成为加快徐州教育发展的重要“引擎”。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教师的反思也是如此。是心灵的碰撞,思维的交流。让教师动起来,主动学习交流,反思,是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剂补药。将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输送到名校,这好比是“造血”。对这些优秀青年教师而言,能有幸交流到名校执教,耳濡目染名校教师的执教理念,亲身体验名师们的教育智慧和教学方法,不失为一条自我提升的捷径。从学习成果的反馈来看,徐州赴南通跟岗学习的校干和教师们,在南通名校的各类平台中努力实践:翻转课堂中有他们勤勉的探索,家长微课程中有他们筹划的汗水,班主任论坛中有他们精彩的发言,同事分享中有他们智慧的共享,文娱活动中有他们的身影……在为期不长的交流时间内,教师不仅提升了教学水平,还汲取到先进的教学理念,拥有了科学的教学方法。没有哪种教师培训之道比这更见效、更实用了。相信,待他们学成后回到原来学校,一定会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甚至名师。这样,改变徐州学校的面貌,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就大有希望,大有可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育人其实和种庄稼一样,必须以农人俯身的姿态,以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做真教育,真做教育。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教育很专业,它很小;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它又很大。教育有真知,唯博学深思以求。“在教育的征途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是我们选定的路,我们不怕远行。”行走在这条痛并快乐着的奋进之路上,徐州教育人信心满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