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村民办“樊氏图书馆” 四代人共同坚守
樊振妻子周加侠在整理图书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施向辉 摄
“樊氏图书馆”已成为东海公共图书馆分馆
1992年,樊振退役转业,从南京回到家乡连云港东海。从小就酷爱读书的他,回到家乡的第一个计划,就是在湖西村恢复家族的“樊家书屋”,将家里的藏书分享给村里的伙伴。
1996年初樊振结婚,与同样爱书的妻子在4月23日“世界阅读日”一周年之际,利用县城的新房,将图书分享给了更多的读者。1998年,“樊家书屋”改名为“樊氏图书馆”,20多年间,这间公益图书馆累积了五万册藏书。去年,樊振把“樊氏图书馆”从东海县回迁到了湖西村“樊家书屋”的原址,现在,这间公益图书馆已经成为了当地村民的精神家园。
这家私人图书馆
可追溯到清末
连云港市东海县湖西村,有一个历经四代人传承的私人图书馆。每到周末,图书馆的开放日,附近的村民纷纷前来借阅图书。如今在湖西村,去图书馆看书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村里的老人孩子几乎都知道,樊氏图书馆是个可以免费看书的地方。
樊氏图书馆可以追溯到清末,至今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上个世纪90年代,在南京当兵复员回家的樊振,决定恢复曾祖父的“樊家书屋”,把自己和家族的藏书分享给更多爱书的人看。于是,他在东海县县城开了一家可提供免费借阅服务的“樊家书屋”,不久改名为“樊氏图书馆”。
去年,樊振和家人商量后把樊氏图书馆迁回到了湖西村原址。在他看来,比起县城,在农村一家公益图书馆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新馆是由一座农村小院改造而成的,小院的正屋就是借阅室。5万余册图书按照文学、社科、哲学等分门别类地摆放在借阅室的十多个书架上,其中整整一书架的儿童读物,很受村里的孩子欢迎。除此之外,借阅室里还配备了桌子板凳和两台电脑供读者看书和查资料用。樊振的父母就住在图书馆的隔壁,平时整个图书馆就由他们两位老人负责管理。
痴迷
多年前治牙的钱都拿来买书了
图书馆的书大多是樊振的私人收藏,还有樊家传下来的一些古书。樊振从小酷爱读书,樊振的父亲樊继荣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上个世纪90年代,樊振在南京当兵,部队发的津贴几乎全被他攒下来买了书。“他给家里写信说牙齿不整齐,希望家里寄300块钱给他治牙。谁知牙没治,复员回家的时候还往家里带回了两大箱书。”
樊氏图书馆开放后,为了充实图书馆,樊振买回的书就更多了。
去年夏天,樊振上网时看到一张民国时期的东海县地图在拍卖,起拍价100元,这可让樊振高兴坏了。他仔细了解后发现,网上拍卖的地图是张1928年的东海县手抄地图。“有了这张地图,可以追溯东海县近90年来的变迁。”樊振说这张地图对于研究家乡的历史很有价值,他是势在必得,并最终以1250元拍得了地图。
在开拍前,樊振的妻子周加侠就已经跟他约法三章,价钱超过500块就要放弃。“还能怎么办呢?过年的时候,就不给他添新衣服了。”当樊振告诉她地图远远超出预算的时候,周加侠虽然觉得钱花得多了,但对于丈夫做的事她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我们是相亲认识的,他第一次带我回家,我就发现他的卧室里全是书。”周加侠说结婚20多年来,樊振从来没有停止过买书,女儿小时候他从新华书店搬回成套的童话书,为了研究一段历史,他还拜托亲戚朋友从全国各地给他寄回相关的书籍。
无私
曾向国家图书馆等大量捐书
樊氏图书馆为什么能够历经四代人?在樊振的父亲樊继荣看来,这是与樊氏的祖训分不开的。“立大志,为国读书”“忠厚传家,诗书继世”“乐耕耘,勤读书”,樊家的族谱、祖训上,早就对樊氏子弟在读书上做了严格的规定。樊继荣回忆说,父亲告诉他,“樊家书屋”在清末时就有了,爷爷从小在学堂里读书,很得先生的喜爱,家里现在还保留着爷爷在清末民初时传下来的一些珍贵书籍。
对于儿子办图书馆,他全力支持,并且和老伴一起主动帮忙打理。守着图书馆,樊继荣有时也会想到自己的父亲对他的教导,开始重新读书后,让他更加明确了知礼明义是一个人的根本所在。现阶段,樊继荣把自己的精力主要放在攻读儒家经典以及与家规有关的书上面。
樊振爱书,但更爱与人分享,这也是他办公益图书馆的初衷。樊振平时爱推荐书给家人朋友读,图书馆还不定期举办读书会,把好书推荐给更多的读者。碰到需要书的机构和读者,樊振也会毫不犹豫地把书捐献出去。据了解,十几年间,樊氏图书馆已经向内地、港台和海外30余家机构及专家学者赠送文献3000余种,向国家图书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农工党各省级组织,各地读者赠送图书2万余册。
口碑
图书馆有固定粉丝,最小的才8岁
自从媒体报道后,很多读者慕名而来樊氏图书馆借阅图书。读者想要读的书,一时没有找到,樊继荣就会打电话给樊振,让他为图书馆添新书,书来了,樊继荣就亲自给读者送去,“他们爱读,我觉得很快乐”。
每到周末,樊氏图书馆对外开放,每天都能迎来三十多个读者。8岁的王攀已经读三年级了,他年纪虽小,却是图书馆的忠实小粉丝,每个周末都来图书馆看书。
“他们不图钱,也不图名,把自家的藏书分享给别人,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读书。”74岁的杨洪佐说,樊振办公益图书馆其实是做了一件好事,图书馆从县城搬回到湖西村以后,村子里的风气比以前好多了,孩子都去图书馆看书了,村子里闲逛的人也少了。“我也是喜欢看书的人,特别喜欢看中国伟人的传记,以前想要看书还得去县城买,村里有了图书馆就方便多了。”杨洪佐说,他也是看着樊振长大的,感觉他们一家人,不追求物质享受,不讲究吃穿,把这些书留给爱书的人看,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