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文之光烛照彭城 值彭城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访院长汉风
用人文之光烛照彭城 值彭城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访院长汉风 |
◎徐州日报记者 张瑾 上月,彭城书院网站发出了招收第11期国学班的消息,一时报名者众。书院国学班每年招收一期,学制一年,周末授课,不收任何费用。2017年是彭城书院成立的第十个年头。十年间,书院外面的城市发生了很多变化,书院本身也日新月异,不断成长。 汉风是彭城书院的创建者,也是主讲人和灵魂人物,从体制内的一名教师到公益书院的院长,这其间他走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又探索出怎样的书院模式?我们听听他怎么说。 初心:“用一个读书人的良知,做一个文化传播的标本” 记者:彭城书院是以“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为宗旨的公益性质的现代书院。十年前书院在徐州还是稀罕事,初心和动力是什么? 汉风:彭城书院的创办源于我对一个问题的追问“读书上学究竟是为了什么?”小学生的答案是“考试有好分数”;中学生的答案是“考个好大学”;大学生的答案是“找份好工作”。我总觉得这太实用,也太利己。传统中国人读书,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追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因为过去读书人主要读的是圣贤经典,接受的是修身教育。圣贤是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经典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里面蕴含着做人、处事、接物的道理。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人至今还看不起前人,视传统为落后。我生活于这个时代,读了圣贤书,也深入研究了西方文化,还是觉得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很多智慧可以指导我们今天的生活,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于是,就决定创办一座书院,用传统的方式,来演绎与弘扬传统文化,让有缘人从中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 历程:“十年弘道路筚路蓝缕, 七次易其址弦歌不辍” 记者:书院历经十年,搬了七次家,每一次搬家由地址到内容的变化在哪里?书院的成长说明了什么? 汉风:2007年5月,书院在户部山状元街开坛。2012年5月,创办五周年之际搬迁至位于户部山翰林街的雁南艺术馆。2014年5月,搬至徐州古建博物馆。2015年1月,搬至位于马市街中段的文怀堂。2015年11月,搬至彭城路建设银行。2016年2月,搬至民主路徐州政协委员活动中心。2016年6月,搬至凤凰艺术教育办公区。(下转03版) 2016年10月,搬迁至解放路8号彭城大院文化产业园。 书院走过十年,搬了七次家,这也算是一个奇迹。搬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来书院求学听课的人太多,我们不得不强行扩大;二是书院缺钱租不起大房子,哪里给地方我们就去哪里。其实每一次搬家都是一次飞跃,地方越搬越大,义工越来越多。现在,书院教授委员会有近200名教授、专家、学者;志愿者协会有义工300多人。每到周末,有将近500个孩子在书院读书。我们还在宿迁、张家港等地建立了分院。十年,我们走得不容易,但是影响越来越大。 运作: “我们用出世的心态,做这一份入世的公益事业” 记者:书院每周的工作是哪些?课时安排?工作人员管理?生存模式?您怎样看待市场赢利? 汉风:书院其实就是一个学校,要安排教师与课程、要面试招生、要购买书籍、要对外交流等。每个周一至周五,除了五六位全职义工在书院处理日常事务,还有不少义工轮流到志愿者协会值班,负责接受各种咨询,清洁教室环境等工作。 书院的课程主要集中在周六、周日、二十四节气晚上以及寒暑假期。周六安排少年儿童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周日安排国学讲坛、二十四节气晚上是茶会;寒暑假期有国学夏令营与冬令营。另外,还有四季诗会、中华女德研修班、远足游学、学术论坛等活动。 书院走过十年,没有任何盈利项目。一开始几年,完全靠我个人的积蓄与收入支撑。后来,有了爱心捐助;再后来,热心学友发起成立了书院发展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用以支付越来越高昂的房租、水电费、书本费等,并定期公示收支情况,不够的部分由我来补上。现在,书院师生与家长、热心市民、爱心企业家等都来奉献爱心,书院规模尽管越来越大,但我个人的压力却越来越小了。 我们始终坚持公益之路,书院的公益行动得到了政府诸多部门的关心与支持,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社科联等单位对书院一直给予政策支持与相应的资金扶持。日报、晚报、晨报、徐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更是不遗余力地对书院的各种公益活动给予关注和报道。 影响:“我们羡慕徐州人,因为那里有个彭城书院” 记者:我们从网上看到许多外地人来书院参学后写的感悟文章,感叹最多的是羡慕徐州人身边有个彭城书院。书院改变了他们什么?或是改变了这个城市什么? 汉风:书院的课程有很多是面向全国的,比如中华女德研修班、大学生传统文化研习营、中小学生国学夏令营等。十年来,有数千名外地传统文化爱好者来徐州,到书院接受国学教育,远的有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近的有宿迁、淮北等邻近城市。 来自河北唐山的女企业家李玮于2015年9月到书院参加了第七期女德班,她在感悟文章中说:“我第一次带着敬畏之心走进彭城书院,看到长幼咸集。大家白天可能还在为各自的生活而辛苦奔波,夜晚都放下俗世的喧嚣,坐在教室里,用心倾听先生讲学,感受国学智慧的浸润,那一刻,我真的仿佛听到了花开的声音。生活在徐州是幸福的。” 书院改变了许多人的精神世界、思维模式与生活方式。有很多人一家两三代都是书院弟子。在六朝松公司工作的赵厚银先生,本人是书院义工,妻子、女儿、儿子分别是书院的师资班、国学班、启蒙班弟子,有时候,一家四口同时来到书院,共同修身,书院的教育使这个家庭越来越和谐。江苏师大党委书记徐放鸣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十年,彭城书院有了长足的发展,它给徐州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市民素质的提升,带来了很多正能量。可以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